超4万亿资产银行换帅,连任仅1个多月

野火追踪 2025-01-28 11:16:40

【高管】陷入被查传闻中的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有了最新消息。

华夏银行1月27日晚间公告称,李民吉因个人原因,辞去本行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李民吉的辞职自2025年1月24日起生效。

眼尖的读者看出来了,首先是辞职原因,不是工作调动、工作调整或者退休等原因,而是个人原因。

其次,辞职公告是1月27日发布,但辞职日期更早,至少在1月24日或者之前就提出。而在1月23日,根据界面新闻的消息,称李民吉被带走调查。

熟悉上市企业人事变动的读者都知道,如果是正常离职,无论是董事长、总经理(总裁、行长),一般一般高管,董事会都会“礼节性”地对离职高管“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而在华夏银行公布的李民吉离职公告中,并无表示感谢等措辞,这让其离职更显得不同寻常。

2024年12月中旬,根据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李民吉连任董事长,也就是说连任一个多月就卸任了。1月14日,在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中,李民吉建议,要为科技企业提供银行系的增量耐心资本,整合并开放科技企业数据信息,强化数据赋能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当然,具体后续如何发展,还需要看权威渠道的消息发布,笔者就不做更深分析了。

李民吉,出生于1965年,现年60周岁,正高级经济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经济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博士。

李民吉曾任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北京国际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中国信托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以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

而李民吉任职的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正是华夏银行间接最大股东,通过首钢集团持有21.68%,此外持有10.86%股权的北京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则由北京市政府全资持有,因此北京市国资成为华夏银行的最大权益方,通常华夏银行也被视为北京的上市国企。

李民吉在华夏银行任职也较长久。他从2017年3月开始当选为董事、董事长,至1月卸任,前后近8年时间。仅次于吴建,他从2008年12月至2016年1月,前后任职8年1个月时间。他们两人之间是樊大志,任职只有4个月时间。

在李民吉掌舵华夏银行期间,该行总资产从2017年末的2.51亿元增加至2023年末的4.25万亿元,增长69%,不过同期归母净利润从198亿元增加至264亿元,增长33%,不到资产增幅的一半。

而作为董事长,李民吉薪酬却较为低调。年报显示,2023年其薪酬为75万元,大大低于财务负责人、董秘等高层,排在第五。值得注意的是,该行独立董事薪酬在40万元左右,人均薪酬也近40万元。

根据董事会决议,由执行董事、行长瞿纲代为履行华夏银行董事长职责。

瞿纲,1974年11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正高级经济师。曾任北京国际信托委委员、副总经理,北京金融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北京国际信托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华夏银行党委常委。他从去年10月才开始担任华夏银行执行董事、行长,并兼任党委副书记。

截至1月27日,华夏银行总市值1210亿元,市盈率4.5倍,股息率大约6.4%。

0 阅读:0
野火追踪

野火追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