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刚过三天,苏州印象城负一层的杨国福麻辣烫就上演了一出魔幻现实剧。
穿白围裙的店员忙着打包外卖单时,选菜区玻璃柜里突然窜出灰褐色生物,正在挑菜的顾客手机镜头瞬间捕捉到老鼠啃食娃娃菜的惊悚画面。
这段15秒视频当天冲上微博热搜前三,评论区炸出九万条留言,有网友调侃:"315晚会是杨国福的预告片吧?"

涉事门店当天下午就拉下卷闸门,玻璃上贴着"A4纸手写体"的停业通知。
店员接受采访时甩出"隔壁装修论",声称老鼠是从施工中的奶茶店逃窜过来的。

这番说辞很快被网友扒出漏洞——餐饮行业防鼠防虫本该是基础操作,更何况该品牌两个月前刚因相同问题被广西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整改。
这并非杨国福首次遭遇"鼠辈危机"。

去年五月广东中山某商场门店,消费者发现活鼠在菜品区挡板缝隙钻来钻去,店员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两瓶冰红茶加删除视频。
更早的案例显示,2024年该品牌在黑猫投诉平台线下餐饮黑榜登顶,超过六成投诉涉及食材异物或变质问题。

连锁餐饮的卫生顽疾在加盟模式下被无限放大。
杨国福全国6193家门店中加盟店占比超过99%,总部每年从加盟商收取的督导费高达2.7亿元,却连最基本的防鼠措施都形同虚设。

某北方加盟商私下透露,每月消杀预算压缩到500元就能多赚3%利润,"反正吃不死人"。
与杨国福同病相怜的还有黄焖鸡巨头杨铭宇。

这个拥有三万家门店的国民品牌,今年315被曝使用冷冻五年的"僵尸肉",郑州某门店甚至出现20人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两家餐饮龙头的危机暴露了行业潜规则:规模扩张速度远超品控能力,加盟商与总部的博弈中,食品安全总是最先被牺牲的筹码。

市场监管部门的反应速度倒是值得点赞。
苏州工业园区市监局接到舆情后两小时就派员到场,菜品全部下架封存。

但这种"马后炮"式监管治标不治本,当记者追问涉事门店何时恢复营业,工作人员只能含糊其辞。
消费者用脚投票的趋势愈发明显。

事件曝光后三天,苏州印象城店的外卖订单量暴跌82%,周边三家杨国福门店的客流量减少四成。
更致命的是品牌信任危机——社交平台上"麻辣烫避雷清单"的转发量突破百万,有宝妈在评论区晒出给孩子点的外卖,配文:"这碗汤里飘着的黑点,我现在看着都发怵。

"
餐饮行业的信任重建远比想象中艰难。

老乡鸡去年投入八千万升级明厨亮灶系统,海底捞后厨监控直接接入食药监平台,这些举措虽然增加20%运营成本,但换来了95%的复购率。
反观杨国福,今年初还在招股书里吹嘘"单店日均营业额破万",现在恐怕要重新计算商誉减值了。

站在商场负一层的滚梯口,隔着玻璃能看到杨国福店员正在擦洗展示柜。
消毒水味道飘到十米外的奶茶店,几个举着自拍杆的年轻人正在直播:"老铁们看清楚了,这就是网红麻辣烫的'无菌操作间'!"他们脚边的商场绿植区,灭鼠公司的黄色警示牌格外醒目。

这场闹剧最讽刺的细节出现在停业通知旁边——杨国福三月新推出的"春日鲜食计划"海报还没撤下,翠绿的蔬菜图片配着广告语:"每一口都是春天的味道。

"现在经过的路人都忍不住多看两眼,毕竟海报底下那团可疑的污渍,怎么看都像是老鼠爬过的痕迹。


评论区聊聊:你遇到过最离谱的外卖卫生问题是什么?敢晒图的朋友送你VIP会员!)

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