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壬寅虎年。
虎年说虎,虎字在中国古代出现的频次极为频繁,且多为军事相关。古代称宫廷禁卫军的将领为虎贲,禁军也称之为虎贲军。三国时期,曹军中名将许褚被称为虎痴,刘备麾下五员大将被封为五虎上将。另外,武将的营幕称为虎帐、虎握,帝王发兵的符节被称为虎符、虎节,遮护营垒的障碍物称虎落、虎路,明朝时将一种形体短粗的火炮称之为虎蹲炮,如此等等,在古代中国军事上与虎相关的事物多不胜数。
这就不禁让我想问,为何虎符、虎节、虎贲为何图案是老虎,而不是其他动物?
东北虎
在古代通信条件下,统治者不可能直接领兵,调兵凭证兵符应运而生,先秦时期调兵必须要有虎符,配合君王诏书,将领方才有调兵之权,否则擅自调兵则视为谋逆大罪。战国时期,信陵君窃符救赵,信陵君位高权重,也需要通过窃取虎符,方有调兵的权力,可即使如此信陵君也无法真正调动兵马,在先秦时期调兵除了需要虎符外,还需要诏书,在诏书中明确调兵人数、将领、时间、作战命令等等。因此信陵君的门客朱亥打死魏国大将晋鄙,信陵君依靠权势夺得兵权,如此才有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传奇故事。
先秦时期兵符大多制成虎形,因此兵符被称之为虎符,虎符意味着军权,见符即见君。
虎符
当今现存于世的虎符只有三个,分别是阳陵虎符、杜虎符和新郪虎符。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杜虎符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铭文最长的一件,40个错金篆书铭文,其上大意是,甲兵之符,右符在君王手中,左符在驻扎地的将军手中,凡需要调动军队超过五十人以上,君王都会派人持右符去驻地,与将军手中的左符符合,将军才能出兵。先秦时期战火频繁,军情紧急,稍有闪失就可能殃及城池。山高水远,没有现代通信手段,君主就是靠虎符传达军令,为了保密,虎符通常设计成小巧隐匿的造型,实现账户和密码的有效对接,虎符都由左右两半组成,君主和将军各执一半,左右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对应,符到则君到,只有同为一组的虎符合在一起,才能发兵。虎符就是古人最原始版本的密码学,有效地防止了权力的扩散。
那么,古人为何将调兵的符节制作成老虎形状呢?
杜虎符
首先第一点,虎乃百兽之王,先秦时期中国古人有着图腾崇拜的习俗,勇敢而凶猛的老虎便成了古人最原始的崇拜对象,因此虎广泛应用于军事用途,代表了古人对于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良好期盼。
其次,四象神兽中白虎位在西方,白色主金,金者兵也,很自然的以白虎形象作为军事用途上象征之物也是应有之义。
四象神兽
那么,虎符如此重要,能够调兵遣将,是否有人仿制虎符,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呢?其实想要如此做,很难,几乎不可能达成。首先因为虎符制作工艺困难,成本高风险大。早期的虎符是用竹子做的,因为有竹节,所以虎符也被称为“虎节”。如果想要仿造虎节,那并不困难,可是就算仿造了出来,也不能行使兵权,因为还缺少统治者的文书。统治者调动兵权的时候,通常都是要下达一封官方的文书,再加上一半的虎符。古代帝王为了限制将军做些图谋不轨之事,就用虎符来制衡他们的权力。通常是将虎符一分为二,一半掌握在统治者手里,一半掌握在将军的手里,只有将虎符聚集在一起时,才能调动军队的力量。
虎符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变为用青铜、黄金作为制造的材质。这时期的虎符仿造的难度极大,因为冶炼青铜、黄金属于官办,民间不能进行冶炼。普通的人若想仿造虎符,就连虎符的冶炼技术都难以学到。
其次每一支军队有着相对应的虎符,每一个虎符身上铭刻着不同的花纹样式,现存于世的杜虎符,长度仅有9.5厘米,高度仅有4.4厘米。如此窄小的面积之上,却刻有错金铭文九行四十字,另外虎符的表面,还充满着各种凹点与凸点,想要制造一模一样的出来,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杜虎符
其次,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即使真的有了虎符,调动起兵马,也需要朝廷配合调集粮草物资,如此大的动静,是不可能瞒天过海,瞒过所有人的,统治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反应过来并且做出应对措施,成本大,风险高,成功的可能性低,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几乎很少有人这么做。
虽然现存于世的虎符很少,但是虎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是推动分封制向中央集权转变的一个关键性事物。
春秋战国时期,国君想要掌握君权和军权,首先军事统帅的将领必须要由国君任命,统帅军队的官吏只有带兵的权力,却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想要调动军队,就必须要有国君的虎符。不管任何人想要调动军队,取决于手中是否有虎符。
虎符本身的意义,类于后期的节,执符是执以赴君命,直接代表的是君权。可以说虎符是战争的产物,它的产生是人类军事史上的里程碑。兵符虽不大,但它无疑是君权至高无上的中央集权的产物,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虎符实际成了军队指挥权的象征,若无国君的同意和虎符验合为信,任何人都不能调遣军队。这样一来就保障了军队的控制权,军队的稳定才能带来政权的稳固,军权收归中央,加强君权的控制,从而达到维护自己统治的目的。
君王
当然我们也要辩证性的看待问题,不能否认的是,虎符在军事领域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首先是由于虎符的使用受地域的严格限制,一个地方一个符,甲地的符不能用来发乙地的兵。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或变动时,虎符的使用就显得不便,当兵力不足的情况发生后,不能及时带来强有力的支援,使问题得到尽快的解决,也可能带来政局的动荡,兵戈四起。其次,士兵只认虎符不认人,在说明军队运行严谨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采用不合理手段获得虎符,违背君权掌控军队,军队得到了非法的调动,这对国家安全来说是不利的。再次,合符需要地方军事统帅的虎符和国君的相合,在古代交通条件之下就需要经过很长时间,如此一来途中的时间就显得过长,随之降低了办事效率,影响军队的及时有效调动。最后,虎符作为军事领域里长期使用的发兵信物,总是在不停地发展完善着。因此我们要全面地看待虎符的使用及其作用,更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虎符对先秦国家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总而言之,在政局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和整个社会都经历着重大的变革。国家安全和军队安全都需要得到保障,虎符就是君权和军权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下的产物,并产生着重大影响。通过虎符的使用来减少“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局面的发生。国君需要通过虎符掌握军权,军权通过虎符加强君权,这三者之间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最后加速专制制度形成的进程。
林由奈的铁粉
牛犇[得瑟]
天下无极
虎符把老虎分成2半对老虎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