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捷生被军阀杨森的侄女收养,晚年忆养母:我们从未互相理解彼此

绿海看历史 2025-01-30 04:36:17

1937年下旬,贺老总即将率领八路军一二零师奔赴抗日战场,而贺老总的妻子蹇先任同志也被党组织安排到抗大担任教员,负责为革命队伍培养优秀骨干人才,他们夫妻二人各自肩负重大使命,实在无力照料尚且年幼的女儿贺捷生。

蹇先任在经过认真思考后,提议将女儿送到延安的保育园去,可贺老总却觉得保育园的孩子太多,而老师就那么几个人,肯定没办法面面俱到的照顾到每一个孩子,万一贺捷生受了委屈怎么办?与其这样,还不如将女儿送回湖南桑植老家,交给自己曾经的部下瞿玉屏照料。

瞿玉屏秉性善良、老实,待人十分真诚,他与妻子杨世琰结婚多年,也一直没有一儿半女,因此他对于小孩子是比较渴望的。在将贺捷生接回家之后,瞿玉屏一时欢欣鼓舞,将这个机灵的孩子视如己出,无微不至的关心贺捷生的生活和学业,悉心照顾贺捷生的饮食起居。

瞿玉屏邻居家有一个七岁左右的女童名叫兰兰,她对贺捷生也非常照顾,经常带着贺捷生一起玩耍,贺捷生的裤子、鞋子磨破了,她也会帮忙缝补,在贺捷生的心目中,兰兰就是亲姐姐一般的存在,她为贺捷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安慰。但可惜的是,就在兰兰长到十一岁之后,家人为她安排了一门亲事,谁料兰兰刚嫁过去没多久,便意外患上了传染病,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至于杨世琰,贺捷生对她的印象是比较负面的,此人出身名门,其叔父是四川大名鼎鼎的军阀杨森,她自幼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堪称养尊处优。而杨世琰在嫁给瞿玉屏之后,更是过起了“阔太太”的生活,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便是打牌、逛街,后来,在“闺蜜”的撺掇下,杨世琰又开始吸大烟,整日沉浸在低级的精神愉悦与刺激中,完全没有一丁点贤妻良母的样子。

有一次,瞿玉屏外出公办,将贺捷生交给杨世琰照看,杨世琰则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将贺捷生当做空气一般、不理不睬,到了下午,她更是跑到外面打麻将,将贺捷生一个人扔在家里。好在贺捷生十分乖巧,没有出门乱跑,否则早就被人贩子拐跑了。

1944年,瞿玉屏奉中共党委命令,到湘桂交界地带从事民运工作,结果却在半路上遭到敌人袭击,被打成了重伤,性命危在旦夕,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瞿玉屏还是放心不下贺捷生,他挣扎着给杨世琰写了一封绝命信,警告她必须要照顾好贺捷生,否则等到革命胜利,贺老总一定会找她算账。

瞿玉屏去世后,杨世琰带着贺捷生离开桑植,前往吉首定居,此地的人文环境比较恶劣,经常有土匪和草寇出没,杨世琰为了贺捷生的安全着想,便要求她必须二十四小时待在家中,坚决不许出门,只有在周末下午,贺捷生才能跟着杨世琰到河边和洗衣服,尽情感受自然风景,呼吸新鲜空气。

后来,闷在家中的贺捷生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便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尽情在学海遨游,孜孜不倦的学习先进的知识。1947年,贺捷生怀着忐忑的心情,参加了吉首县立民族中学的招生考试,结果顺利获得录取,当她将这个好消息告知给杨世琰的时候,杨世琰却面露难色,表示自己的积蓄已经见底,实在没办法供贺捷生上学。

贺捷生得知这个消息后如遇五雷轰顶,她实在没想到杨世琰如此无节制,完全只顾自己而不管他人。万幸的是,中共湖南省委得知此事后,给贺捷生送来一笔钱,帮助她解决了学费难题,让她得以顺利入学读书。等到全国解放后,贺捷生被贺老总接到北京生活,自此与杨世琰断绝了联系,两人再无任何往来。1955年,贺捷生考入北京大学就读,毕业后她主动申请前往青海某大学担任教职,70年代初,她被调回北京担任中央历史博物馆政治部主任,期间她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先后撰写了多篇反映社会现实的文章,并在文坛引发强烈共鸣。

1983年,贺捷生被调入军科院任职,1986年,她参与编纂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详细讲述了中国近现代武装力量的发展脉络,1995年,她因为年事已高退出领导岗位,开始过疗养生活。晚年贺捷生在接受媒体的采访的时候,曾公开表示自己和杨世琰并无亲子之情,两人虽在一起生活了十余年,但始终如同陌生人一般,从未互相理解彼此,这大概是世界上最令人遗憾的事情了!

0 阅读:37
绿海看历史

绿海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