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只要跨入大人的世界,周遭的长辈总会在你耳边唠叨诸如此类的话题。
但养儿真的能防老吗?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独身或者是丁克。
经济压力不断变大的如今,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更别说再加上一个孩子了。
但人们选择不生孩子的原因大概不止于此。
人心难测,尽管是自己精心养大的孩子,我们也无法准确预测。
这个倾注了自己心血的小孩,会最终长成一个什么样的大人。
我们生长于上个时代,而孩子却是成长于新时代的花骨朵。
我们跌跌撞撞半生,终于积累了一身生存的经验,却也无法避免,这些经验不再适用的结局。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越来越多的矛盾诞生在各个家庭。
这些矛盾经过经年累月的堆积,甚至可能会在最后,演变成一起刑事案件。
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让一名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在2011年成为杀害自己亲生儿子的凶手?
又究竟是因为什么,让许多村民,在案发后愿意联名上书,请求从轻发落这位杀人凶手的呢?
经年累月的折磨,难以言说的苦衷刘志成出生于河北省张家港市的一个小村庄里,作为家中的小儿子,毫无疑问,他从小便受到了家里人的娇惯。
只可惜,家人对他的善意,并没能让他也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与之相反,刘志成甚至成了在村里臭名昭著的恶霸。
他不求上进、游手好闲,分明已经长成了大人,却依然需要向家里索要生活费,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平日里的物质需求。
不仅如此,刘志成还会对家里人拳脚相加,父母兄姐,乃至姐夫都没能逃出他的魔爪。
这样的家暴,对于刘家人来说并不稀奇。
连村里的其他居民,有时也会遭到刘志成的迫害。
眼看着自己的小儿子变成这副模样,刘家两口愈发感到绝望。
刘志成的母亲,甚至也因他而死。
在刘志成母亲人生中的最后三天,她饱受儿子虐待,无法进食,最终迎来死亡。
促成母亲的死足以令人毛骨悚然,但这依然不是刘志成恶意的极限。
在母亲死后,刘志成依然没有停下对家人的暴行,他还是像过往一样,不断家暴其他家庭成员。
有这样一名恶霸在家中横行霸道,将刘家形容成“人间地狱”似乎也不为过。
但都已经到了这样的境地,刘家的其他成员,又为何不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
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结婚仍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如果不结婚,人生就算不上完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因此,刘志成父母也并不想因此坏了刘志成的名声,让他最终“讨不到”媳妇。
当然,他们也有忍无可忍的时候。
在某次被刘志成打至重伤后,其父刘绪终于不再忍气吞声,他找到了村委会寻求帮助。
村支书于是将刘志成带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
但刘志成并不会屈服于这些言语上的批评,他甚至会反过来威胁村委会成员,称这是他们的家务事,命村委会不许再管这些事。
村委会说到底也只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并没有多大的实权。
他们也无法对刘志成采取更多的行动,对其进行惩罚。
于是在那之后,刘志成也变得愈发猖狂了起来。
诚如前文所说,刘志成父母并不希望把此事闹大了,所以他们对外界的求助,也仅限于村委会。
在这次求助无果后,刘志成父母似乎也失去了最后的让孩子回头是岸的机会。
矛盾最终爆发母亲死后,刘志成依然对家里的其他人颐指气使。
对待养育自己的亲生父亲,更是没有丝毫孝心,只知道一味地向对方索取。
刘绪年事已高,加上家里条件并不好,所以他的日常经济来源,也不过是低保。
也就是说,刘志成手上的生活费,均为刘绪用来勉强维持生计的低保。
更令人寒心的是,刘志成每次拿到钱后,转头便会把这些钱用来玩乐。
看着自己孩子这副贪得无厌的模样,刘绪越来越感到绝望。
2011年1月的某天晚上,刘志成和往常一样,在家中酗酒。
喝醉之后的刘志成更是无法无天,他完全不将刘绪放在眼里,甚至反过来称呼自己为“四爷”,命令刘绪为自己倒酒。
刘绪倘若不听,刘志成便会像之前的很多次一样,对刘绪施以暴力。
面对正值壮年的刘志成,八十四岁的刘绪说是手无缚鸡之力也不为过。
幸运的是当晚刘绪的大儿子及二女婿也在家中。
在刘志成发出:“你们今晚要是不弄死我,你们也别想活的”的威胁之后。
三人终于不再忍耐,合力夺走了刘志成的生命。
罪行暴露刘绪找来绳子,一圈一圈地绕在刘志成脖子上,使出浑身力气,最终将刘志成勒死。
杀死刘志成之后,三人又通过摩托车,将尸体运往附近的一块空地。
抛弃尸体后,三人又找来汽油,将其焚烧,企图模糊尸体身份。
之后的某一天,一位羊倌在赶羊时,发现羊群似乎总在避免经过某片地方。
对此他感到奇怪,便上前查看。
可看到眼前的场景时,霎时间让他汗毛倒立。
当时天色已晚,羊倌不敢再上前确认,只好在第二天下午再度来到现场。
他再次上前查看,果不其然,地面上的那些黑色物体,就是人类的尸体。
发现尸体后,羊倌立刻报了警。
警察赶到现场之后,并没能发现多少线索,只发现了一个汽油瓶盖,以及几道摩托车车轮印。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尸检过程中,警察很快收获了重要线索。
那是一本被焚烧的电话簿,尽管大部分信息已被烧毁,但他们依然发现了一串完整的电话号码,以及一串只被烧毁一个数字的号码。
除此之外,还有“段”“三妹”等字样。
警察们于是顺藤摸瓜,根据电话号码找到了凶手之一的段忠。
之后也锁定了刘绪、段忠(刘绪二女婿)、刘志远(刘绪大儿子)三人,而三人便是这起案件的凶手。
联名上书很快刘绪三人便对自己罪行供认不讳,警方也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
但奇怪的是,村里的其他人在知道此事后,竟联名上书,请求释放刘绪,要求取保候审。
哪怕是对于从事有关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来说,上百人的联名上书,请求对犯人从轻处置的情况也是极为罕见的。
更何况,这起案件的性质也较为恶劣。
毕竟这是一起杀人案件,按理来说,刘绪三人面临的可能是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是无期徒刑,且案件需要交给市级法院进行审理。
但村民们的做法,却给这次案件审理带来了一定的转机。
村民们之所以会联名上书,无疑是因为他们早将刘志成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也十分可怜这位八十几岁的老父亲。
甚至在村民们眼中,刘绪三人也算得上为其他村民“除了害”。
提到刘志成时,村民们个个义愤填膺:
“该死的东西”“应该处理”“他在家里没有好名声,在村里也没有好名声,四处害人。”
在村民们嘴里,刘志成就是这样一位人人避之不及的恶霸。
村民们在对刘志成口诛笔伐的同时,也无不透露出他们对刘绪一家的可怜。
也正是因此,村民们才会在没有专人组织的情况下,自发地写下刘志成的种种罪状,联名上书,为这群恐刘志成久矣的一家人请求从轻处置。
但由于这起案件,是刘绪、段忠、刘志远三人伙同犯下的,并且案件在当地引起了较大的骚动。
所以最终也需通过市级机关进行更慎重的考量,再做下判决。
悔不当初“拉扯儿女,为防备老。我防备的,来犯罪来了。”
回忆起这件事,牢狱中的刘绪,以苦恼的语气,说出了这句话。
他苍老的眼睛中,似乎也闪烁着些许泪光。
“我不该弄死他,他就是厉害,谁要是抬死他谁就抬死吧,咱不弄这个,犯这个罪。”
正如刘绪所说,用之后十几年甚至更久的牢狱之灾作为代价,来惩罚刘志成这个渣滓,实在是不值得。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刘志成如此猖狂,和刘绪一家不再上报他的家暴行径,也有一定的关系。
正是刘家人“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给了刘志成进一步对他们施加暴力的勇气。
尽管当时对家庭暴力的界定范围并不明晰,但无论如何,刘志成的行为都严重侵犯了刘家其他家庭成员的人身安全。
如若在悲剧发生之前,刘家其他人坚持上报,而非放弃抵抗,或许一切都还会有转机。
刘志成生前给刘绪一家带来了数不尽的苦难,最后也害得刘绪、段忠、刘志远三人面临牢狱之灾。
志成志成,充满父母美好期待的名字,最终竟成长为了这样一个恶霸。
如此悲剧,让我们这些旁观者也难免为之唏嘘。
但在唏嘘的同时,我们也应以此为鉴。
刘家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没能换来刘志成的回心转意,只是招致了愈发猖狂的虐待。
所以,如果我们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我们不能像刘家其他人一样忍气吞声,只有反抗才是与这种人对抗的武器。
罪行已然犯下,一切都已经发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但值得庆幸的是,刘绪一家在牢狱之中的生活,并不难过。
至少有关工作人员不会像刘志成那样,对他们施加暴力。
虽然夺走刘志成的性命可以称得上是下下策,但刘绪一家也总算是逃出了刘志成的魔爪。
村民们也终于不用再担心这个横行霸道的恶霸,是否会来迫害自己了。
结语尽管一直到今天,法律对家暴的定义依然模糊。
依然有许多人用“家”当保护伞,来掩盖自己恶意伤人的行径。
但只有把这些恶行捅出去,让其他人看见施暴者罪恶的嘴脸,受害人才有更多的获救的机会。
也正因此,我们更加不能抱有“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
刘绪一家为了让刘志成不至于“讨”不到媳妇,所以再三忍让。
但显然这并不是最优解。
他们这种想法,甚至可能最终导致另一名无辜的女性也落入刘志成的掌心,成为家暴的另一名受害者。
综上,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该容忍家暴,我们不需要为另一个家庭成员的罪恶承担不堪与羞耻的情绪。
及时向外界求助,不放弃任何一点反抗的机会,终有一天能够摆脱家暴的阴影。
当然,我们也期待着法律能够一点点改进,对“家暴”这一披着皮的恶意伤人行为做出明令禁止,更好地保护受害者,不让受害者陷入对法律和未来的绝望之中。
尽管改善之路道阻且长,但我依然愿意相信。
早晚有一天恶人终将伏法,受害人也不需要继续活在被至亲之人伤害与威胁的阴霾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