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盘下肚,女子引发急性肾衰竭,最近很多人饭桌上都是它!

诗槐聊健康 2025-03-26 09:39:00

65岁的李大妈怎么也没想到,一盘春日野菜竟让她住进了医院。她是杭州本地人,退休后爱上了田野间的“寻宝”——挖野菜。春光明媚,她带着满满一袋荠菜、马齿苋、香椿回家,炒了一大桌“春鲜”,吃得满口生香。可谁知,这顿“尝鲜”不仅没带来健康,反而让她腹痛、尿少,甚至被诊断为急性肾衰竭。医生一查,罪魁祸首竟是她最爱的“长寿菜”——马齿苋。

“吃野菜不是养生吗?怎么还吃出了大病?”李大妈躺在病床上,满脸不解。接诊的肾内科主任张医生却见怪不怪:“最近这样的病人不少,野菜虽好,可吃错了就是‘肾脏杀手’。”从田间到餐桌,这盘野菜的“翻车”之旅,不仅让李大妈一家心有余悸,也敲响了春季野菜热潮下的健康警钟。

李大妈的田园时光

李大妈,65岁,杭州人,退休前是小学语文老师。她身材瘦小,精神矍铄,退休后迷上了户外活动。她家住城郊,附近有不少田野和小山坡,每到春天,她就挎着篮子出门挖野菜。她小时候跟着爷爷种过地,对野菜如数家珍,荠菜、马兰头、马齿苋、香椿,都是她的“老朋友”。她常说:“野菜天然又健康,比超市的菜有营养!”

李大妈的健康状况不算完美。她有糖尿病20多年,靠药物和饮食控制,血糖一直稳定。她还有轻度高血压,但体检时肾功能指标正常,她觉得自己“老当益壮”。她尤其爱吃马齿苋,觉得这“长寿菜”能清热解毒,还自己在菜园种了一片,几乎天天凉拌或炒着吃。她从没想过,这习惯会埋下隐患。

发病:从“春鲜”到“春险”

事情发生在3月中旬的一个周末。杭州天气转暖,李大妈约上老姐妹去郊外露营。她一眼就认出营地旁的野菜,兴奋地挖了满满一袋,荠菜、马兰头、香椿,还有她最爱的马齿苋。回家后,她忙活了大半天,做了芦蒿炒香干、清炒马兰头、香椿炒鸡蛋,主打菜是一大盘凉拌马齿苋。一家人吃得赞不绝口,连孙子都多吃了两碗饭。

可当晚8点,李大妈突然觉得肚子一阵绞痛,紧接着开始腹泻。她以为是吃多了凉菜,上厕所跑了五六趟,吃了点止泻药才缓过来。她没在意:“可能是野菜有点凉,歇歇就好了。”可第二天早上,她发现脚踝肿了,小便量少得可怜,肚子还胀得难受。老伴看她脸色发白,急了:“这不像小事,去医院吧!”

就诊:医生的“侦探”行动

李大妈被老伴扶着去了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接诊的是张医生,50多岁,肾病专家,眼神里透着沉稳。她一量血压:150/90mmHg,心率110次/分,脸色苍白。张医生问:“最近哪儿不舒服?吃了什么特别的东西?”

“昨天开始肚子痛,拉了好几次,今天脚肿了,尿也少。”李大妈声音虚弱,“周末挖了野菜,炒了一大桌,挺好吃的。”

“野菜?都有啥?”张医生追问。

“荠菜、马兰头、香椿,还有马齿苋,凉拌的多。”李大妈回忆。

张医生眉头一皱,安排了紧急检查:血肌酐、尿常规、肾彩超,还加了个肾穿刺活检。结果触目惊心:血肌酐飙到393μmol/L(正常女性<97μmol/L),尿沉渣镜检发现草酸盐结晶,彩超提示肾脏肿大。活检确诊:急性草酸盐肾病,伴糖尿病肾病背景。

张医生拿着报告对李大妈说:“你这是急性肾损伤,野菜里的草酸超标,堵了肾小管,加上腹泻脱水,肾功能一下垮了。得赶紧治,不然可能变慢性。”

“草酸?野菜不是健康食品吗?”李大妈一脸茫然。

治疗:从“危急”到“转机”

确诊后,李大妈被紧急收治入院。张医生制定了抢救方案:

1. 补液纠正脱水

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稀释尿酸和草酸盐,促进排泄。护士每两小时监测尿量,第一天从50ml涨到200ml,张医生松了口气:“肾功能有恢复迹象。”

2. 控制草酸沉积

开了氢氧化铝凝胶,减少肠道草酸吸收,同时用呋塞米利尿,加速毒素排出。

3. 糖尿病管理

调整胰岛素剂量,稳定血糖,避免加重肾负担。

住院第三天,李大妈的浮肿消退,尿量恢复到每天1000ml,血肌酐降到200μmol/L。一周后复查,肾功能接近正常,她终于脱离危险。张医生说:“你运气好,发现得早,再晚点就可能要透析了。”

科普:野菜里的“草酸陷阱”

出院前,李大妈问:“野菜到底能不能吃?我吃了半辈子,怎么这次出事了?”张医生拿出一份肾病研究,娓娓道来。

1. 什么是草酸盐肾病?

草酸盐肾病(Oxalate Nephropathy)是因草酸钙结晶沉积在肾小管,导致急性肾损伤的疾病。《肾脏病学杂志》指出,高草酸摄入是主要诱因,常伴脱水或基础肾病(如糖尿病肾病)恶化。

2. 野菜为何成“肾敌”?

野菜如马齿苋(草酸含量1310mg/100g)、菠菜(970mg/100g)、苋菜(600mg/100g)富含草酸。**《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研究显示,单次摄入超500mg草酸就可能损伤肾小管,若长期累积,风险更高。

3. 国内现状

中国疾控中心统计,春季因野菜引发的急性肾损伤病例逐年上升,尤以中老年人多见。2023年杭州某医院肾内科一个月收治了10余例类似患者,多与野菜过量有关。

4. 其他“草酸大户”蔬菜:芥菜、空心菜、茭白。坚果:杏仁、腰果。水果:杨桃、猕猴桃。饮品:浓茶、巧克力。张医生强调:“这些食物不焯水,草酸全进肚,肾脏扛不住。”5. 危害有多大?

草酸不仅影响钙吸收,还可能形成肾结石或直接堵塞肾小管。《柳叶刀》报道,急性草酸盐肾病若不及时治疗,30%-50%患者需长期透析。

反思:野菜的“正确吃法”

出院时,李大妈问:“以后还能不能吃野菜?我可舍不得这口。”张医生笑着说:“能吃,但得聪明吃:”

焯水去草酸:沸水煮1-2分钟,草酸减少70%-80%。适量为王:每周一小份,别天天吃。多喝水:每天2000ml,冲走草酸盐。有病慎吃:糖尿病、肾病患者更要少碰。

李大妈点点头:“早知道焯水这么重要,我就不贪鲜了。”

结尾:春鲜虽美,健康更贵

李大妈的野菜风波最终有惊无险。她回家后把马齿苋全拔了,换成了低草酸的白菜,还叮嘱老伴:“以后吃野菜,先焯水!”她在小区微信群里也发了条消息:“别学我,野菜吃错了真要命。”

张医生的话成了她新的人生信条:“春天的野菜是风景,也是考验。吃之前多想一步,肾脏少受一分罪。”这场从餐桌到病床的教训提醒我们:野菜虽鲜,养生需科学,别让“长寿菜”变成“夺命菜”。

参考文献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Dietary Oxalate and Acute Kidney Injury."The Lancet. "Global Burden of Acute Kidney Injury: A Review."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春季野菜相关健康事件分析报告.”中华肾脏病杂志. “草酸盐肾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治.”
0 阅读:0
诗槐聊健康

诗槐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