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亚历山大东征到达中原与秦始皇相遇,那双方谁获胜的可能性更大

船长趣谈 2023-12-11 21:14:32

众所周知亚历山大东征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事件,从前334年—前325年的十年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从地中海到印度河之间的大片领土,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马其顿帝国。如果亚历山大继续东征而与秦始皇相遇,那结局如何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马其顿王国

前4世纪后期,马其顿王国是希腊北部的一个强大王国,也是整个希腊无可置疑的霸主。而希腊中南部仍是城邦林立,传统的两大强邦雅典和斯巴达已因长期的争霸战争而走向衰落,新兴的霸主底比斯也被马其顿击败,所以所有希腊城邦都向马其顿表示屈服。

随后马其顿为了团结整个希腊世界,便以对抗波斯帝国为由组建了科林斯同盟,使得自己可以自由支配整个希腊的军事力量。

不过由于马其顿偏处北方一隅,文明程度也落后于南方的希腊城邦,所以一直被希腊各邦视为野蛮人。因此希腊各邦内心都对马其顿的霸权表示不满,暗中图谋摆脱马其顿的控制。

不过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凭借自己强有力的手腕和强大的军实力量镇压了希腊各邦的反抗,为东征波斯帝国解除了后顾之忧。

前334年,亚历山大带着5.4万希腊联军乘坐战船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到达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开始了东征波斯的征程。

然后亚历山大就凭借自己杰出的军事天赋,多次以少胜多,通过数年的征战就击败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控制了原属波斯帝国的绝大部分领土。接着亚历山大再接再厉,一举攻入印度次大陆,将帝国的版图一直推进到印度河流域。

正当亚历山大大帝想要继续东进,一举征服整个印度时。他手下的马其顿人却思乡心切,又对长期的征战感到厌恶,便极力反对继续作战。因此亚历山大大帝不得不下令大军返回首都巴比伦,结束了这次长达十年的东征。

二,继续东征

前335年的马其顿帝国已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强大帝国,也是继波斯帝国之后第二个横跨三大洲的帝国。而马其顿帝国的最东部已到葱岭附近,与西域只有咫尺之遥。

如果亚历山大继续东征,势必会进入西域。而西域诸国都是分布在沙漠中的绿洲小国,所以亚历山大征服它们不会有太大难度。

不过西域一带是广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无法供应庞大的马其顿军队,所以亚历山大军队的后勤补给会受到很大限制,导致东征的兵力要比征服波斯时少不少。

随后亚历山大继续东进,会碰上雄踞河西走廊的月氏。而月氏以游牧为生,有着不少的骑兵。不过亚历山大本就擅长以少胜多,军中也有强大的骑兵,所以击败月氏难度不大。

那么亚历山大再乘胜东进,那就到了秦朝的河套,会与秦始皇相遇。而秦朝有着上百万的强大军队,远不是亚历山大的数万久战兵疲的军队可比的,所以马其顿军与秦军相遇,获胜的一定是秦朝。

三,东征隐患

虽然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波斯,还试图缓合希腊人与波斯人的矛盾,使得双方能够和谐相处并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但许多马其顿将领却依旧敌视波斯人,还十分不满亚历山大讨好波斯人的行为,因此亚历山大无法充分利用波斯的强大资源来为继续东征助力。

果然亚历山大死后,大多数马其顿将领抛弃波斯妻子西归争夺领土,爆发了继业者战争。因此亚历山大一旦东征与秦朝相遇,那后方极有可能会发生大规模叛乱,导致亚历山大必须掉出不少兵力回师平叛,进一步削弱东征大军的实力。

同时亚历山大要维持对西域和河西走廊的控制,势必要在当地留下足够的大军。而希腊人本就数量有限,雇佣当地人而他们又有反抗的风险,所以这会进一步削弱亚历山大东征的兵力。

前325年亚历山大终止对印度次大陆的征服,就是因为马其顿人听说恒河流域一带有着不少的部族王国,它们有着强大的实力,战争会持续很长时间,而师老兵疲的他们不愿再继续无休无止的战争,这才迫切要求退军。

秦朝是一个强大皇朝,也是亚历山大会遇到的最强大的对手,而秦军战斗力强大,单兵素质不弱于马其顿人,光凭数量就可以吓得希腊军不战而退。

况且秦始皇手下名将众多,秦军又在本土作战,熟悉地形地貌,完全可以以逸待劳击退亚历山大。而亚历山大后方隐患众多,一旦战败,后方必然发生叛乱,只能无奈退军。

0 阅读:219

评论列表

枫之秀

枫之秀

2
2023-12-31 17:55

有啥东西能证明他们的存在过嘛[得瑟]

船长趣谈 回复 01-03 17:24
史书

彬彬

彬彬

2
2024-01-01 12:07

后勤就拖死他们了,过来就是虐菜

船长趣谈

船长趣谈

欢迎来到船长趣谈,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