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湿热区种黄花菜,炭疽病防治法,黄板诱杀技巧,持续采收策略

林深遇鹿影 2025-02-21 10:22:31

南方湿热区种黄花菜,炭疽病防治法,黄板诱杀技巧,持续采收策略

在南方的一个农业交流群里,有网友吐槽他种黄花菜的遭遇。他说,满心欢喜地种了一茬黄花菜,本想着能有个好收成,在湿热的气候下,看着黄花菜从种下到发芽,一点点成长,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在长大一样。可是没想到,到了快收获的时候,黄花菜的叶子开始发黄、出现黑斑,甚至有些茎也开始枯萎。他到处请教,才知道是被炭疽病缠上了。这个网友的经历其实不是个例,在南方湿热地区,黄花菜种植面临着不少挑战,尤其是炭疽病的防治、虫害的应对以及怎样实现持续采收。

黄花菜,学名萱草,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鲜美的蔬菜,在南方湿热区有着广泛的种植潜力。南方湿热的气候条件为黄花菜生长提供了丰富的水热资源,但也带来了病虫害滋生的温床。其中,炭疽病对黄花菜的危害相当严重。

从数据上来看,在一些传统的黄花菜种植区域,比如广东的某些村庄,曾经有超过百分之三十的黄花菜田受到炭疽病的影响。炭疽病一旦爆发,黄花菜的叶片上会出现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的病斑,直径在1 - 10毫米不等。发病初期,病斑为淡褐色,边缘不明显,随着病情加重,病斑颜色逐渐变为褐色甚至黑褐色,而且在病斑上会出现小黑点,这些小黑点就是炭疽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增多、扩大后,会逐渐侵染到黄花菜的茎部和根部,导致植株的生长受阻,严重时整株黄花菜会枯萎死亡。

要防治炭疽病,首先从种植前的准备就要开始着手。在选地方面,要尽量选择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地块。像那种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土地就不适合种植黄花菜。土壤的话,最好选择pH值在6.0 - 7.5之间的微酸性土壤。在整地的时候,要深翻土壤,深度达到30 - 40厘米为宜。这样做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破坏病菌可能存在的生存环境。

种苗的选择也至关重要。要从正规、无病的苗圃购买种苗。据调查研究,带菌种苗的发病率比无病种苗高出80%左右。移栽种苗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种苗的根部和茎部造成损伤。因为损伤的伤口容易被病菌侵染。

在田间管理上,合理的施肥可以提高黄花菜的抗病能力。氮肥不能过量施用,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黄花菜植株生长旺盛但抗病能力下降。一般每亩地年施氮肥量控制在10 - 15公斤。同时,要配合施用磷钾肥,每亩地施磷肥5 - 10公斤,钾肥8 - 12公斤。施肥的最佳时间是在黄花菜生长的旺盛期,比如每年的春季和秋季。

水管理也不容忽视。南方湿热地区雨水较多,要注意排水。黄花菜的根系比较怕涝,如果田间积水超过24小时,就会严重影响根系的生长,使植株更容易感染炭疽病。在干旱时期,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每隔5 - 7天浇一次透水。

除了炭疽病,黄花菜在生长过程中还会受到虫害的侵扰。这时候黄板诱杀就是一种非常好的防治技巧。

黄板诱杀主要针对的是蚜虫、蓟马等害虫。这些害虫在黄花菜生长过程中,会吸食黄花菜的汁液,导致叶片发黄、生长缓慢,影响产量和品质。根据实验数据,在一片种植了100株黄花菜的田地中,如果虫害比较严重,不采取防治措施,到生长中期,黄花菜的叶片受害率能达到50%左右。

黄板的制作很简单。我们可以购买专门的黄色材料或者自己用黄色卡纸制作,卡纸的大小一般以长20厘米、宽15厘米为宜。在黄板的上方要涂抹上凡士林或者机油,这样害虫一旦落在上面就会被粘住。在田间悬挂黄板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密度。一般来说,每亩地悬挂黄板的数量在20 - 30块。悬挂的高度要根据黄花菜的生长阶段调整,植株较矮的时候,黄板悬挂在距离地面1 - 1.5米的高度比较合适;当植株长高以后,将黄板悬挂在植株的上部。

但是,黄板诱杀只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还需要结合其他的防治手段。比如在虫害初期,可以喷施一些低毒的生物农药,像苏云金杆菌悬浮剂、白僵菌水剂等。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比例进行稀释,一般苏云金杆菌悬浮剂的稀释比例为100 - 200倍液,白僵菌水剂的稀释比例为50 - 100倍液。

在南方湿热区种植黄花菜,持续采收也是一种学问。

黄花菜的生长周期一般为6 - 12个月,在这期间能够进行多次采收。一般来说,在黄花菜的花蕾期采收最好。这个时期的黄花菜,花蕾充实、肉厚,品质最佳。如果采收过早,花蕾还没有完全发育,含水量低,口感不好,产量也低;如果采收过晚,花蕾已经开放,不仅品质下降,而且在采摘过程中容易损伤花枝,影响下次的花芽分化。

采收的时间要在清晨或者傍晚。因为这个时期的温度比较低,有利于保持黄花菜的新鲜度和品质。而且,这个时候的黄花菜生长较为缓慢,不容易折断。

在连续采收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的间隔时间。每次采收后,要让黄花菜植株有足够的时间恢复生长。一般间隔时间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而定,在生长旺盛期,可以每隔5 - 7天采收一次;在生长缓慢期,间隔时间可以延长到10 - 15天。

采收后的处理也很重要。采收后的黄花菜要及时进行晾晒或者加工。晾晒的时候,要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导致黄花菜的温度过高。将黄花菜均匀地摆放在晾晒架上,厚度在2 - 3厘米为宜。晾晒的时间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一般晴天需要1 - 2天。

如果选择加工,有脱水、腌制等方法。脱水的黄花菜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便于运输和销售。采用烘干机进行脱水处理时,温度要控制在40 - 50摄氏度,这样可以在保证黄花菜品质的同时,提高脱水效率。

在南方湿热区种植黄花菜,虽然面临着炭疽病、虫害等多种问题,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防治方法、巧妙的虫害诱杀技巧以及合理的采收策略,就能够收获优质的黄花菜。通过改善种苗、土壤、施肥、水管理等种植前和种植过程中的环节来防治炭疽病;利用黄板诱杀结合生物农药应对虫害;把握好采收时间、间隔和采收后的处理来实现黄花菜的持续采收,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在这片土地上收获美味和收益。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