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比尔盖茨首次与巴菲特会面时,盖茨的母亲询问了他们关于成功的关键因素。令人惊讶的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专注”。
从小学开始,巴菲特就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看书和思考上。要知道,有钱或者管理大公司,并不会让你有更多空闲时间。空闲时间不是自己冒出来的,除非你退休了,否则不太可能有很多空闲时间。
空闲时间其实是你如何规划时间的结果,是一种对时间不同的看法。
别看巴菲特平时看起来轻松,其实他可是个非常会安排事情优先级的高手。
下面为大家分享巴菲特为了能有更多时间阅读和思考,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用的六个策略。
你可以试试看“抄作业”,这样你就能有更多时间去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了。
读这些策略的时候,你要注意,这些可不是网上那些随便拼凑的技巧,它们背后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规律——巴菲特的核心思考方式。
01
列清单,排列优先级
巴菲特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优先级。以下是这个方法的要点:
巴菲特从他的日程中删除了大多数CEO通常会做的事情,比如与分析师交谈、接受媒体采访、参加行业活动,以及参与公司内部会议。他这么做是有意为之,并且需要很强的意志力来抵抗社会期望带来的压力。
巴菲特的私人飞行员迈克尔·弗林特透露了巴菲特如何处理分心和责任。巴菲特教给了弗林特一个三步策略来确定优先级。
这个三步策略是这样的:
第一步,写下你最重要的25个目标。
第二步,从中选出最重要的5个。
第三步,将剩下的20个目标放在一个“避免”清单上,意思是除非前5个目标完成了,否则不应该去关注这些目标。
巴菲特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对第三步的处理。大多数人会同时关注前5个目标和其余的目标,但巴菲特建议完全忽略那20个目标,直到前5个目标达成。
巴菲特的策略基于2个基本原则:
1.20%的优先级任务会产生80%的结果,所以应该集中精力在那20%上。
2.真正的危险不是那些我们知道是错误的事情,而是那些看起来像是工作但实际上并不改变结果的活动。
巴菲特的“三步走”方法是为了避免这些“披着羊皮的狼”的活动,它的真正挑战在于学会说“不”,尤其是对那些看似忙碌但实际上并不重要的任务。
总的来说,巴菲特通过一个非常明确和严格的方法来决定哪些事情值得他的时间和精力,哪些应该被忽略。
这种方法帮助他保持专注,确保他的努力都投入到最能产生价值的事情上。
02
与信任的人共事
巴菲特在选择合作伙伴,尤其是首席执行官时,非常注重信任原则。
他只选择那些他信任且能够带来成效的人进行长期合作,这种合作关系往往能够维持数十年。
巴菲特的合作前提是信任,即使公司财务状况再好,如果他对首席执行官不信任,也会放弃收购。
在收购过程中,他不过度进行谈判和尽职调查,这反映出他对自己的判断和伙伴的信任。
巴菲特不仅重视合作者的业务能力,还享受与他们的交流,他充分考虑了对方的价值观与自己是否一致,还有就是大家是否能愉快沟通。
总之,巴菲特有一套自己的看人标准,他相信自己的眼光,并且坚持和信任的人合作,不会把时间用在对人的猜测上,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03
物质上的极简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尽管拥有近40万名员工,但其总部却只有20多人,这体现了巴菲特消除官僚作风的决心。
在个人生活方面,巴菲特住在同一所不起眼的房子里已有60年,每年个人开销仅10万美元,可以看得出他对物质享受的淡泊。
我们都知道,不要说像巴菲特这样的富豪,即使是对普通人而言,控制物欲都是反人性的事情。能做到,需要极大的努力和智慧。
巴菲特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能坚凡事化繁为简,可见他的独特和内心强大。
这也反映了巴菲特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即真正的财富不在于物质积累,而在于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和时间。
04
投资频率少而精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是以质量而非数量为核心的。
他每年只进行少数投资,因为他相信优秀的投资机会并不常见。
威廉·桑代克在《商界局外人》中解释了巴菲特这一策略,即通过集中的投资组合来实现卓越的回报。
巴菲特甚至建议,如果投资者将其投资生涯限制在少数几次机会上,他们的投资结果将会更好。
他在1993年的年度报告中强调,更集中的投资组合可以加深对企业的理解,提高对投资对象经济特征的满意度,从而可能降低风险。
简而言之,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是耐心等待最佳击球机会,即使面临外界压力,也要坚持自己的投资原则,不被干扰。
05
坚持长期主义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强调长期持有,与许多共同基金的短期交易形成鲜明对比。他的前五大股票投资平均持有超过20年,体现了他的“近乎懒惰的无所事事”的投资风格。
巴菲特在知识投资上也追求积累长期价值,选择学习那些能够持续增值的知识。
巴菲特说:与其学习一些明天就可能过时的东西,比如某种特定类型的软件(两年后甚至没有人使用) ,不如选择那些能让你在10年或20年后变得更聪明的东西。
06
不追求科技潮流
人们可能以为,作为史上最杰出的投资者,巴菲特会不断追求最新科技,确保自己紧跟时代步伐。然而,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以下事实便揭示了这一点:
在他的办公室里,从未出现过电脑的身影。他从未使用过股票行情机。他也不持有智能手机。
这些与众不同的选择揭示了巴菲特的几个特质:他对自己需要哪些信息来做出投资决策有着清晰的认识。他对自己的判断力充满信心,不屑于随波逐流。他选择主动排除环境中的潜在干扰,而不是依赖意志力去抵抗。
写在最后
巴菲特的专注精神贯穿于他的生活和工作多个层面,从设定目标到简化人际关系,再到投资行为和物质生活的极简主义,这些方面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他独特的思维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他始终把工作和生活控制在掌控范围内,专注于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
这种思维方式与查理·芒格的理念不谋而合,后者倡导将复杂问题简化,采用逆向思维来避免犯愚蠢的错误。这种共同的价值观是两人长期合作和深层次友谊的基础。
虽然专注和极简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执行起来却极具挑战,需要抵御众多诱惑和干扰,并且长期坚持下去更是难能可贵。
巴菲特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对专注和极简主义的坚持,这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让我们也从中汲取动力,追求更加专注和简洁的生活与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