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的父母是林之孝夫妇,为什么她却只是粗使丫鬟?

栖鸿侃红楼 2024-11-21 21:02:51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哪怕是丫鬟奴几辈,也是“人各有志”的。

袭人千方百计谋求姨太太的位置。平儿是被“强逼着”才做了屋里人。鸳鸯干脆不肯做妾,宁死不屈、剪发明誓。这还是三个知心好友呢。别的丫鬟,怎么就一定不愿“粗使”?

当然,做粗使唤丫鬟不是小红的志向。小红还是有“妄想痴心的向上攀高”之心的。这可能是她父母的安排。

林之孝夫妻为什么愿意女儿做粗使丫鬟?因为“粗使丫鬟”只是过程,并不是目的。开始安排女儿在怡红院时,大观园还只是省亲别墅,省过亲后多半会“敬谨封锁”的。在这里没什么上升空间、发达机会,可落了个“清幽雅静”。

小红对佳蕙说:“‘千里搭长棚,没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这样富含哲理的话,不像是十六岁的小女孩子的感悟,有可能是听父母说的。

林之孝夫妻为什么会对女儿说这样的话?当然是他们对女儿的人生规划,并不是“守谁一辈子”,也就是不打算让女儿给哪位少爷做妾。

不做妾,还有什么好出路?贾赦推测的鸳鸯志向是“往外聘作正头夫妻去”。林之孝夫妻也可能做此想。

鸳鸯有志如此,是基于贾母的疼爱。可是即使没有主子疼爱,也有可能脱离奴籍。赖嬷嬷不是说孙子赖尚荣“虽然是人家的奴才,一落娘胎胞,主子恩典,放你出来”吗?后来赖尚荣还读书上学,捐了前程,又放了实任。

赖家兄弟是宁荣二府的大总管,林之孝是荣府二总管。然而他们的家人待遇差远了。

小红与贾芸的初见,就是“只听门前娇声嫩语的叫了一声‘哥哥’”。焙茗叫小红“好姑娘”,可见小红不像多姑娘那样放荡,怎么会跑到外书房来、还没见到人就叫“哥哥”?只能说明,宝玉外书房侍候的小厮中,有一个是小红的哥哥、林之孝的儿子。

有的版本里,小红叫的是“姐姐”。当然不合情理。因为这是外书房,不是丫鬟们常来的地方。只有小红来找兄长才合理,也只有这样,站在门外叫人、不擅闯入,才合理。

同样是总管,人家的儿子脱了奴籍、读书做官,自己的儿子却在二门外“听呵”,林之孝夫妻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因为有这样的心理落差,他们不愿女儿再去做“老少房中亲侍”的丫鬟,通过激烈竞争才能上位,希望非常渺茫。他们愿意让女儿“清幽雅静”地过几年,就想办法、求恩典、替她赎身。如果不是元春下谕让姊妹兄弟入住大观园,如果不是小红所在的怡红院恰恰被宝玉看中,他们的预期也不难实现。

偏偏宝玉住进了大观园。宝玉来了,还能让小红马上辞职吗?那不是跟领导对着干了?要辞职也须得忍耐几年。

小红有个光明的未来。只是在光明到来之前,她得经受“粗使丫鬟”的磨砺考验。

0 阅读:13

栖鸿侃红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