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绪变化复杂且多样,喜怒哀乐都是正常的情绪表现。然而,如果一个人情绪经常失控,时而极度兴奋、时而极度低落,就需要警惕了,这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信号!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也被称为躁郁症,是一种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的情感疾病。在躁狂发作期间,患者精力充沛,容易冲动和发怒;在抑郁发作期间,患者则会感到情绪低落、体力不支。这种疾病多发于青少年,尤其是15至19岁的人群。因初次发作时多表现为抑郁状态,所以常被误诊为抑郁症。除了抑郁和躁狂症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还可能伴随睡眠障碍、人格障碍,甚至物质依赖等问题。
如何识别双相情感障碍?
1、情绪高涨
情绪高涨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症状之一,患者在躁狂期间会表现得过度兴奋,甚至脱离现实。虽然精神和创造力可能会得到短暂提升,但情绪紊乱又会让他们陷入难以平衡的境地。
2、情绪低落
抑郁也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症状,患者在抑郁期间的精神状态较差,且会影响到正常生活、学习及工作。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会变得更加悲观,甚至会出现自残或自杀倾向。
3、难以完成任务患者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所以很难完成计划任务,特别是在轻度躁狂时期,患者虽然表现得自信满满,但难以专注做好一件事。
4、易怒
患者在躁狂期常表现得易怒,情绪不稳定。这种状态不仅会影响患者与他人的关系,也让患者自己备受情绪的困扰。
5、嘴停不下来
一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停讲话的情况,即使没有人和他们交流,他们也会喋喋不休。而且讲话内容常无中心思想,话题也会随环境改变。这种情况并不会一直发生,患者在病情未发作时,言语上的表现可能与普通人无异。
孩子有双相情感障碍倾向,该怎么办?
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孩子往往因为无法控制情绪而感到内疚、自责,甚至失去自信。这些孩子还很容易面临家长的指责。所以,家长应多一些耐心和包容,多关心、同情孩子的遭遇,并尽可能学习情绪障碍相关的知识,引导孩子配合治疗,这样才能让孩子管理好情绪,脱离情绪的深渊,重获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