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A股,缩量上涨无力,很容易给股民散户制造出要暴跌的假象,要开始小心了吗?上涨越是无力,股民散户越不敢进场,成交额想要放大也难,主力洗盘就会很顺利,给所有股民朋友提示几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a967e92f3e1ce8bc717200379f1df1a.jpg)
1、今日市场空头氛围浓厚,市场情绪由进攻转向防守,背后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反弹后连续数日的缩量震荡,市场未能迅速放量大涨,导致资金态度趋于谨慎。资金在此位置犹豫不决,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突破信号。
其次,市场追涨信心不足,A股市场情绪波动显著影响交易行为。情绪高涨时,投资者热衷追涨;情绪低落时,被套牢的筹码则更倾向于躺平等待。因此,当市场放量大涨并加速上涨时,往往预示着见顶信号;而大跌后成交额减少,意味着多数资金选择持币观望。
近期市场量能不足,成交额维持在1.5万亿左右,显示出观望资金并不急于入场。大盘指数未能快速突破,资金观望情绪浓厚,促使部分资金转向防守策略,这也是内资主力资金持续流出的重要原因。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内资主力资金对市场趋势的影响有限,相关数据的参考价值亦有限。节后近一周的交易中,市场存在获利盘,投资者成本各异,部分投机资金选择离场,这反而有助于A股市场趋势性上涨。
2、今日市场情绪较为悲观,许多投资者对市场持看跌态度,大盘指数在日内两次出现跳水迹象,这引发了市场对暴跌的担忧。
然而,对于错过3140点低吸机会的股民而言,他们期盼能回到3000点以便入场,但当前市场的变化特征却给出了不同的信号:
首先,大盘重回3000点的可能性极低。年前证监会等多部门的表态已明确透露出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旨在稳定市场情绪和信心,这也是大盘能在3140点附近止跌反弹的关键所在。
其次,节后中国资产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中国科技、中国电影等表现持续超预期,即便在加税等利空因素影响下,中国股市仍走高,这充分显示了资金做多的信心。此外,外资对冲基金巨头在去年四季度已开始纷纷加仓中国资产,以对冲美股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这也表明增量资金正在加仓中国资产以避险,进一步认可了当前资本市场的低位价值。
再者,从资金交易情绪来看,科技股带动的个股行情火爆上演,而大盘价值蓝筹表现平平。这一轮科技股的走强,主要以小市值概念股为主,这或许是一种市值管理的方式。加强市值管理在中字头及央企国企中率先开始,今年小盘题材概念的上涨和资金的持续抱团炒作,既是科技估值重构的体现,也是提升市值管理的一种方式。
按照炒作的顺序来看,A股市场上各大板块指数的估值最终都可能被抬升。去年北证50指数大涨,今年开年以来科创板为主的科技股大涨,未来创业板、中小盘、沪深主板等也有望逐步上涨。因此,对于尚未上涨的板块也不必过于担心,市场中的控盘资金正在有序操作,旨在提高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
对于股民而言,现阶段应保持耐心,因为整体估值抬高时,持股将享受估值溢价。从市场特点来看,大盘指数重回原点已不太可能,资金意识的变化和A股市场的改革预示着未来将是底部逐步抬高、震荡上行的节奏。自去年9月底行情爆发以来,成交额突破万亿已成为常态,这反映了资金态度的本质变化。
因此,不必担心市场会出现暴跌。在市场普遍看空时,短暂的分歧反而有利于主力资金的洗盘。
3、今天市场成功突破压力位并收阳,这一表现至关重要,股民应做好行情可能超预期的准备。过度的小心谨慎可能会让人错失良机。
在行情尚不明朗时,保持一定的谨慎态度固然是好事,但过分谨慎则可能让人错失投资良机,最终可能不得不以更高的成本追涨。
目前大盘指数刚达到3300点,反弹幅度尚不算大。主力资金对反弹节奏的把控相当精准,在三连阳后适时放缓了节奏,以避免指数过快上涨引发资金打压。
既然主力资金主动控制节奏,采取慢涨策略,我们就可以适度增加一些期待。尤其是近几日,尽管指数呈现缩量震荡态势,但午后主力资金成功扛住了压力,未出现跳水行情,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今天科技股持续走强并爆发,继续作为主线领涨。午后券商股的直线拉升与科技股的共振,使得大盘指数如期上涨翻红。
目前5日均线即将金叉60日均线,顺势而为、看多才是关键。回顾我今天上午的观点,可以看出市场走势与预期完全吻合,再次证明了分析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