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是解放战争时,我军靠猛攻战术拿下的第一座大城。国民党曾得意地说,石家庄他们能“稳守三年”,结果没想到,仅仅6天6夜,我军就把它解放了。这事儿一出,人民解放军攻打大城市的路子算是走通了。在这场就像实战演练一样的城市战斗中,发生了好多让人说不完的故事,其中有个出人意料的小插曲,直接就让整个战斗提前结束了。在我军正打算猛攻敌人重要的防御工事大石桥之前,没想到敌方的头头儿,竟然被我军先头部队的侦察兵给活捉了回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石家庄,一个“陆地版孤岛”1947年后半截,人民解放军从守势转为攻势,战场形势彻底扭转,开始往老百姓这边倾斜了。在华北战场上,国民党军队只剩下保定、石家庄等几个大城市还在他们手里。打完清风店那场仗,咱们军队干掉了从石家庄北边冲过来的第三军主力。这么一来,石家庄那边剩下的守军,就只有三十二师和几个小保安团了,拢共也就两万多人。石家庄此刻被我军紧紧围住,守在那儿的军队,只能靠空运来拿补给,简直就像个“地上的孤岛”。我军拿下石家庄,那也就是这几天的事儿了。尽管我军已经层层围住石家庄,但蒋介石对它还是相当有信心。他甚至把石家庄看作是嵌入我们解放区的一个关键据点,想借着这个地方,搞一出“以点带面”的战术。
为啥蒋介石会对那个被称作“陆上孤岛”的石家庄这么有把握呢?说起来,早在抗日战争那会儿,日本人占了石家庄之后,花了整整八年,在那里建了个特别大的防御工事。抗战打赢后,国民党占了石家庄。他们不管老百姓被鬼子折磨了八年多惨,还是接着压榨百姓,天天逼着两万多老百姓干活。他们在鬼子留下的防御工事上继续搞建设,把石家庄整得跟一个到处是暗沟、碉堡遍地的大堡垒似的。其中有三条大型防线被打造得特别牢固,国民党军队对这三条防线非常有信心,他们的官方报纸甚至大肆宣扬,说这些防线“比马奇诺防线还厉害”、“国军靠它们能稳稳守住三年”等等。在解放石家庄的战役中,面对敌人的狂妄叫嚣——“共产党没有飞机、坦克休想拿下石家庄”,我解放军战士们并未被此言所吓倒。石家庄在华北地区是个挺关键的交通要地,它的地位那可是杠杠的重要。蒋介石为了守住石家庄,不光指望着他花了好多年心思建的防御工程,还特地从保定调了一个团,外加一个榴弹炮营,直接空运过来帮忙防守。
毛主席对首次攻打像石家庄这样的大城市特别上心,他专门叮嘱聂荣臻和华北军区,无论如何都要攻下石家庄。所以,解放军的总头头朱德也亲自跑到前线,参加了战前的碰头会。会上,大家商量好了一个法子:挖地道靠近敌人的碉堡,然后用炸药给炸了,接着步兵赶紧冲上去占领阵地。这时候,石家庄那边的敌军头头,三十二师的刘英,也正在火急火燎地安排打仗的事儿呢。他打算靠着那些结实的防御设施,跟咱们来个最后的较量,打算拼死一搏。二、石家庄很快就被攻破了,刘英只好退到最重要的防御工事里。11月6号一到,晋察冀野战军的头儿杨得志一声大喊,石家庄的守军立马就被铺天盖地的枪炮声吓得直哆嗦。天刚蒙蒙亮,石家庄外头的村子都叫我军给拿下了,还有西北边儿上的那个飞机场,也被我军给团团围住了。石家庄被包围后,敌军全靠空运来搞物资,那飞机场简直就是他们的生命线。
敌人一看飞机场被咱们围了,就赶紧派了保安第九团过来,他们在飞机的保护下,玩命地往飞机场边上的小安舍村冲,想拼命救出被困的机场。那时候,独立第一旅第一团三营的战士们攻占了小安舍,可刚站稳脚跟,就发现敌人来了,人数还是他们的好几倍。他们马上调整战术,从进攻转为防守,硬是把敌人一波又一波的十几次冲锋都给顶了回去。第二天早上,冀晋军区的两个独立旅,第一旅和第二旅,赶过来帮忙,一下子就把保安第九团给打败了,成功占领了飞机场。机场一旦被控制,敌人就没了逃跑的唯一出路,他们就像没了源头的河水,干涸只是迟早的事,打败他们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就在机场被我们控制那会儿,石家庄周边的其他几个地方也都被我军一一解决了。接下来挡在我们面前的,就是石家庄三重防线里的头一关——外边的那条市沟。
外市沟的外围防线挺严密,有鹿砦挡着,还有铁丝网围着,再往里就是雷区了。沟里建了好多堡垒,加起来有1000多个,而且还有电网密布。除此之外,还有6辆铁甲列车在那里巡逻。外市的那条大沟,就像一条超级大的长蛇,绕着石家庄缠了好几圈。要是硬冲的话,咱的部队根本没法靠近。为了拿下这道难关,咱们部队先在石家庄边上的云盘山架起大炮,对准城里的发电厂就是一顿猛轰。这下可好,原本亮堂堂的石家庄,一下子就没了光亮,整个城都黑漆漆的。外市沟那边,电一停,电网就没法运转了。接着,我军不辞辛劳,花了一天两宿的时间,冒着敌人的猛烈炮轰,硬生生挖出了三条足足5公里长的隐蔽战壕。这样一来,我军所有人和马匹都安全转移到了地下。这三条交通沟都离外市沟不远,大概就百来米的样子,而那坑道更是紧挨着外市沟,中间就隔着一堵墙。8号下午4点,咱们军队开始猛攻外市沟。随着一声超级大的爆炸声,外市沟的防线就被咱们给突破了。勇敢的解放军战士们飞快冲了上去,很快就占领了敌人的地盘。敌军呢,大部分被打得落花流水,只有一小部分逃到城里去了。外市沟没撑过两天就丢了,这让刘英火冒三丈。他二话不说,带上三十二师就去守石家庄的第二道关卡,内市沟。他心里明白,内市沟能不能保住,直接关系到石家庄能不能守住。
要是说外市沟像条大蟒蛇,把石家庄团团围住,那内市沟就像是密密麻麻的蜘蛛网,直接铺在了石家庄的地面上。市里头的各个村子、各个镇子,都靠着交通壕连在一块儿。沟边上,建的碉堡比外市沟还要多,工事也更结实。碰到成堆的遮蔽物和到处都是的堡垒,所有指挥战斗的人员才不管敌人猛烈的炮火呢,他们没日没夜地忙着挖土作业,愣是挖了好多条从外城壕沟直接通到内城壕沟的通道,那些地道也是直通到内城壕沟的外墙,还在计划好的地方悄悄埋好了炸药。10号下午4点,我们开始全力攻打内市沟!这次攻打,咱们军队采取了外头炸开和里头爆破一起上的策略。随着一阵阵爆炸声响,内市沟的外墙被炸得东一个西一个洞,而那些沟边上的碉堡,也被咱们的炮火给死死盯住了,动弹不得。
我军各单位一个接一个地冲进了内市沟,一直打到12号早上,石家庄城里头的大部分地方都被我们给拿下来了。刘英领着他的三十二师指挥部,还有九十五团剩下的人马,退到了石家庄最后一道关卡,就是围绕大石桥建的那套防御系统里头。大石桥其实是个铁路上的天桥,它是用一整块超大的方石砌成的。国民党在占领石家庄以后,就把大石桥上的那些桥洞都给堵上了,接着又在它周围砌起了高高的墙,这样一来,大石桥就变成了一个很结实的防御工事。刘英打算靠着大石桥,还有边上的正太饭店、铁路厂、火车站这些结实的地方,再配上飞机、坦克和各种防护车,硬撑到底,抵抗到底。杨得志知道情况后,直接跑到前线去安排攻打那个最重要的工事区。他原本的计划是先让部队动手拿下正太饭店、火车站这些边上的地方,然后再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一块儿往大石桥冲。
不过,就在这时,突然冒出来一件谁也没想到的事儿。三、战斗尚未打响,侦察兵突然传来好消息其实,就在发起攻击前头,十旅的政委傅崇碧让一支侦察连先去摸摸敌人的底细,给他们探探路。
侦察连趁着黑夜悄悄摸索前行,走了大约两三公里远。等快靠近火车站时,他们瞅见前面敌人守得严严实实的,硬闯肯定不行。于是,他们决定绕到火车站旁边的大水塔那边,想办法悄悄过去。侦察小队悄无声息地溜达到了大水塔那儿,出乎意料的是,大水塔里头竟然就是刘英的指挥所。指挥部里的人压根儿没想过我军的侦察兵能摸到这儿,一点防备都没有。等他们反应过来,胸口上已经被五六把枪给指上了。侦察连的副头儿刘士杰,一个个地审问那些被抓来的人,但奇怪的是,他没找到最大的头头刘英。这些人嘴里,他只撬出了参谋长贺定纪的名字。这时候,副排长李福注意到旁边床底有点不对劲,他弯下腰瞅了一眼,没想到里面还躲着个人呢,他二话不说,直接把人拽了出来。审问了俘虏后,我们才发现,原来躲在床下头的,就是他们的头儿,三十二师的师长刘英。因为这档子事,刘英后来就被大伙儿开玩笑地叫做“床底师长”了。
侦察连把刘英那些敌军的高层头头给逮回来了。连长乐呵呵地跟傅崇碧政委汇报情况:“政委,咱们把敌军师长给抓到手了,连带参谋长也给一并带回来了……”傅崇碧听完报告后,大吃一惊。他认认真真地把这几个俘虏的军装瞧了个遍,确定他们就是敌方的指挥官,肯定没错。傅崇碧赶紧拿起电话,打给了纵队司令员曾思玉,告诉他一个好消息:敌人的头号头头刘英那一伙人,已经被咱们给抓住了。曾思玉一听到这事儿,惊讶得不行,直接喊道:“真是没想到的好事儿!真是没想到啊!”
接着,咱们部队迅速调整了战斗策略,由原先的全力猛攻,转变为边打边进行劝降工作。说白了就是打蛇打七寸,敌军一看他们的头儿刘英都被抓了,大部分就直接不打了,剩下那些想逃跑、丢掉根据地的,也全都被咱们军队给收拾干净了。到了11点,那个被说成“能坚守三年”的硬骨头城市石家庄,终于被解放了,整个过程只用了6天6夜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