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幸能前往意大利、法国、美国、英国等艺术圣地探寻西方文明生发和延伸的轨迹,你会发现,《解码西方名画》中收录的180幅名画挂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卢浮宫、伦敦国家美术馆等的墙上。当你被它们强大的艺术魅力感染得目眩神迷之时,会以为它们是一幅幅看得见风光的窗口,只需抬头仰望,便能依稀看见缥缈的天国、辉煌的王朝,甚至它们的作者当时奋然挥笔的姿态。
帕特里克·德·莱克在《解码西方名画》中选取了从1300年到1800年共500年间的180幅传世之作,如庖丁解牛那样对其内蕴的“天理”一一进行“批郤导窾”,个中精妙和意趣瞬时跃然纸上,也不禁令人汗颜:当我们立足于异国的博物馆走马观花,常以日程紧凑作为行色匆匆的借口,或者自以为已对这些名画巨作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殊不知始终无力冲破与异族文化之间的那层隔膜,因无知浅薄而囫囵吞枣,不小心露出“伪文艺”的马脚。
这180幅画作被推到了主体位置,每一幅都单独成章,彼此之间又有所关联。在这样的模式下,所谓艺术史反成了隐线。作者强大而明晰的“文本”解构能力,令这些作品得以局部放大,并充分交待了其背后独特的文化与时代背景,使我们这些异乡人恍然大悟,从而更加惊叹于画匠们的良苦用心。
不难看出,莱克选取的分析样本很大一部分都是表现基督教义与神话寓言的宗教画,美轮美奂的画面自然给人带来相当惬意的视觉感受。更重要的是,许多名作均能在《圣经》、《创世纪》等基督教的各种典籍中找到对应的故事文本,“十字架上的基督”“埃及出逃”等场景得以鲜活地再现,那些纸上文字描绘的情境被生动地图像化和具象化,“呈现了一种复杂的神学系统”。若非莱克的导读提示,我们恐怕无力发现许多画作的捐赠人和赞助人也被画入了作品,他们站在圣母玛利亚、上帝耶稣的身旁作谦恭状,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在往常的欣赏中,他们极可能只是被我们当做普通的圣徒或者朝圣者。反过来,当人们欣赏这些描绘圣人生活的绘画时,如果缺乏对于基督教义的基本了解,也将无法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思想性。
在《解码西方名画》一书中,莱克不仅在暗中提升我们的观画技能,还点拨我们放宽观察的视角和境界,从而让愉悦的欣赏具有了空间的纵深感。他带我们一一识破画家们让人哑然失笑也让人惊叹的“小动作”。
首先,可以看到,画家们把自己直接带入作品中,要么以自己的长相为蓝图画成圣徒,要么把自己的签名巧妙地嵌入到画作中的某个石块、木架上,仿佛有意留名千古。其次,在多幅画作中,反复出现了“镜子”这一元素,镜中反射出的人影似乎暗示是画家本人,或者让观众误以为是自己,这一手法缩短了画作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另外,以《亚历山大大帝莅临阿佩莱斯的画室》为代表的某些画作中,画家在画中展现墙上悬挂着各种精美的画作,尽情展现自己对于各种绘画流派的掌握和见识,多少带有炫技的成分。还有“透视法”的运用,在真实的房间里创造第二个房间,均能造成“画中画”的假象。
画中的人物、画家、画作和画外的观众之间位置重叠,视线交错,彼此反视对望,形成了层次多维的观察空间。这些绘画技巧上的小把戏都造成了饶有趣味的“视错觉”,恐怕这也是绘画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莱克还带我们充分了解画作中“隐喻”的力量,比如在博斯的《人间乐园》中,硕大的草莓以及古怪的建筑物都是性欲膨胀的象征。由此可见,西方文化独有的意义比喻和情感寄托可能是我们这些东方人难以理解的,或者在第一眼的观赏中不易捕捉到的,当我们熟谙西方文化中特有的文化符号,便再也不会简单地认为这样的画作只是行笔流畅、画面精美和色彩丰富。同时,在莱克的指点下,我们试图发现这些画作中隐含的道德教化、伦理的训诫、原罪和情色的暗涌、爱情带给人生死相依的力量、理想化和英雄化的生存状态、社会地位的构建、流行于时下的社会风习……在一切丰富元素的糅合杂交下,所有的绘画技巧顿时黯然失色,技巧终究只能是呆板的技巧。
或许,《解码西方名画》把名画集结在一起的力量,在于它既是一部艺术史,更是一部社会史,以及思想文化史。它始终在强调画的乐趣不在“画”,却是在“读”。
(参考资料:《解码西方名画》,帕特里克·德·莱克著,丁宁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