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哲学专栏:涅槃、圆寂、世间、出世间

鹏程谈文化 2023-08-25 23:55:02

涅槃 梵文Nirvāṇa的音译,旧译“泥日”、“泥洹”等,意译“灭”、“灭度”、“寂灭”、“无为”等;或称“般涅槃”、“般泥洹”,意译“圆寂”等。佛教用语。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断灭“生死”轮回而后获得的一种精神境界。据认为,人们处于“生死”,原因在有烦恼和各种思想行为(业),特别是世俗欲望和分别是非之观念。涅槃即对“生死”诸苦及其根源“烦恼”的最彻底的断灭。《大乘义章》卷十八:“灭诸烦恼故,灭生死故,名之为灭;离众相故,大寂静故,名之为灭。”《大乘起信论》:“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但大小乘的具体解释,差别颇大。据《肇论·涅槃无名论》介绍,小乘以“灰身灭智、捐形绝虑”为“涅槃”,即彻底死亡之代称。大乘反对这种说法。《中论》等以实相为涅槃:“诸法实相即是涅槃。”(《观法品》)而实相又即是因缘所生法上之“空性”,故与“生死”世间无有区别。“五阴(即五蕴)相续,往来因缘故,说名世间。五阴毕竟空、无受、寂灭……世间与涅槃无有分别,涅槃与世间亦无分别”(《观涅槃品》)。由“无分别”也反对脱离世间去追求超世间的涅槃。但大乘毕竟把涅槃当作成佛之标志,一旦证得,就是万能的神。《大涅槃经》把涅槃说成具“常、乐、我、净”四德的永生常乐之佛身。在佛教史籍中,通常也作为死亡的代称。涅槃的分类很多,一般分有馀涅槃和无馀涅槃两种。

圆寂 梵文Parinirvāṇa的意译。佛教用语。(1)涅槃的异名“般涅槃”之略,意为“圆满寂灭”。(2)佛教对于僧尼死亡的一种美称。《释氏要览》卷下:“释氏死,谓涅槃、圆寂、归真、归寂、灭度、迁化、顺世,皆一义也,随便称之,盖异俗也。”

世间 梵文Loka的意译。佛教用语。与“出世间”相对。“世”有“迁流”、“破坏”义;“间”为“中”义,合指世俗世界,包括有生灭烦恼的有情众生和它们所存在的周围环境。《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言世间者,可毁坏故,有对治故,隐真理故,名之为世。堕世中故名为世间。”有情众生为“有情世间”,也称“众生世间”;其生存环境(山河大地等)为“国土世间”,也称“器世间”;构成前两者的“五蕴”为“五蕴世间”。

出世间 佛教用语。与“世间”相对。指超出三界、六道生死轮回的世界。相当于涅槃。《妙法莲华经·譬喻品》:“令诸众生,知三界苦,开示演说,出世间道。”

15 阅读:501
评论列表

鹏程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