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和长城,算是中国民营车企的两大代表。
这两大汽车厂商在今天的网络上,虽然被舆论裹挟得“水火不容”,但是在十几二十年前,它们却是共同成长的“难兄难弟”。
两者发展初期,都是依靠“逆向工程”起家,本田、丰田这样的日系厂商,可以说间接帮助了它们的成长。当然,这两家车企也都不是众泰那种不思进取的企业。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发展健全,它们越来越注重技术。
现如今,比亚迪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引领者,而长城汽车在新能源越野车以及SUV领域也算得上佼佼者。
当曾经的难兄难弟都成长起来之后,大家也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两家车企的技术谁更强?
在接下来的几千字里,笔者将综合性对比长城、比亚迪两家的技术,既分高下也决胜负。
论发动机技术,其实没太多争议
由于长城和比亚迪两家厂商,都保留了燃油或者插混动力源。而在这些动力源中,燃油发动机又是重要的一环。所以,在两者的技术对比中,我们先从发动机技术进行对比。
比亚迪目前的发动机产品矩阵其实比较狭窄,其所有机型都是为插混或者增程式混动而开发的。主要骁云系列机型主要涵盖了1.5L、1.5T、2.0T三大品类。这三大发动机的动力储备依次递增,从而适应不同车型。(入门级的秦PLUS DM-i搭载1.5L发动机、唐DM-i/汉DM-i搭载1.5T发动机、仰望U8搭载2.0T发动机。)
从技术来看,比亚迪现阶段的骁云系列发动机主要着力点在于提升效率、降低油耗。
它们的主要技术其实并不复杂:其一,采用阿特金森循环,提升发动机压缩比,直接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其二,水冷式EGR系统,减小发动机爆震、设置更大的点火提前角,确保高功率区间比较宽泛;其三,IEM集成式进气歧管技术,减少暖机时间,降低排放并节省油耗;其四,低摩擦轴瓦、活塞技术,起到降低发动机内耗的作用。
在这一系列的技术加持下,比亚迪骁云系列发动机的热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最高可达43.04%。比日系品牌更高的热效率,为比亚迪混动车型提供了极低的油耗。当然了,搭载1.5L发动机的混动车型,动力其实也比较一般。比如秦PLUS DM-i、宋PLUS DM-i等产品,在长时间馈电、高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动力衰减比较明显。
相对来说,长城由于更加偏向传统能源,所以自身的发动机机型矩阵比较宽,而且也都比较注重性能。
在家用车领域,“GW4”系列的1.5T发动机、2.0T发动机仍然是主流,这两套纯燃油动力没太多好讲的,诸如深度米勒循环、双流道电控线压阀的涡轮增压器、集成排气歧管、中置直喷等技术在全球汽车行业算是主流水准。
值得一提的是,长城在自主品牌中率先打造出了具有现代化特征的3.0T V6发动机,并且做出了普及。自主品牌打造V6发动机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实现性能、油耗、排放的均衡控制。对此,长城摆出了VGT可变截面涡轮和350Bar高压喷射技术进行应对,并且拥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350Bar高压直喷技术不用做太多的介绍,它相当于提升了燃油的喷射压力,可以让气缸内的燃油微粒雾化得更彻底、直径更小,从而获得更均衡、全面的燃烧表现,提升热效率。
重点来讲一下长城的VGT技术。
众所周知,涡轮越小,驱动涡轮需要的力也就越小,可以降低“涡轮迟滞”问题,但代价就是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偏小;而涡轮设计得越大,强制进气量也就越大,发动机拥有更强的极限性能,但会损失低扭。
VGT可变截面涡轮技术最早由保时捷开发,它可以通过改变涡轮叶片角度(桨矩)的形式,来调整涡进气量,从而兼顾低扭与高转性能。长城自研的VGT技术,也行之有效地改善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工作性能。从数据来看,它既可以保证500N·m的峰值扭矩,也能在1500rpm的低转速区间,使涡轮爆发,拥有不错的低扭性能。
此外,长城的这些汽油发动机,只需要在技术路径上稍作改变,就能适应插混系统的需求。比如1.5T、2.0T和3.0T机型,均有对应的“混动专用”版本。从发动机技术来看,长城做得要更加全面且更加细化一些。
在变速箱技术方面,长城也处于领先地位
很多朋友认为比亚迪专注于插混以及纯电,在变速箱领域并没有什么研究成果。但事实上,比亚迪在曾经的燃油时代,也进行过自主变速箱的研发。
例如在前些年,比亚迪研发过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并且最高传动效率可达95%。
从技术路径来看,双离合变速箱的技术要求其实并不算高,其整体结构比较简单,主要在ECU和机电单元等组件中体现技术。
另外,由于比亚迪早已砍掉的燃油车序列,所以我们便不再针对比亚迪的自研变速箱进行过多的讨论。
在进入到新能源时代后,比亚迪的DM-i以及DM-p、DM-o混动系统,都采用单挡直驱的策略。
简单来说,这种混动结构是不存在变速系统的。它主要依靠传动轴与离合器,实现发动机的“单挡位”直驱。因此,在目前的变速箱领域,比亚迪基本上算是放弃这一技术路线。
长城,则算是一个鲜明的对比。
这家厂商虽然也大举进军新能源领域,但是仍然保留了变速箱的研发工作。
在长城的混动策略里,主要涵盖了2挡DHT、9挡P2混动两大结构。
先说2挡DHT变速箱,它其实也是基于串并联结构所打造出的定轴式变速箱。简单来说,我们可以把2挡DHT变速箱看做是一台2AT变速箱,位于整个混动总成内部。
相较于DM-i的单挡直驱结构,长城的2挡DHT可以在发动机直驱和混联模式下对发动机进行变矩,以适应不同工况、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动力需求。从理论的角度来说,2挡DHT是要优于单挡直驱体系的,只是比较考验变速箱的控制逻辑和换挡策略。不过从目前的市场口碑来看,搭载长城2挡DHT的车型,消费者普遍反应没有比亚迪DM-i或者DM-p那么高效。由此可见,长城的混动系统控制逻辑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除了2挡DHT变速箱外,长城另一大拿得出手的变速箱技术,就是自己的纵置9AT变速箱了。
这套变速箱可以看做是3.0T发动机的配套产物,并且具有速比覆盖全面(速比范围达到8.843)、无二次变矩、扭矩承载能力强、支持全场景四驱的特点。
在针对燃油版开发的9AT变速箱中,长城做到了最大扭矩承载能力600N·m的能力,可以适配越野车、高性能车等多款产品;同时,这台变速箱还可以在输入轴前端增加一组P2电机,从而变成“混动专用变速箱(9HAT)”。
相较于针对燃油版车型开发的9AT变速箱,长城9HAT增加了150kW大功率、P2混动电机和用于变速器与发动机动力耦合/解耦的C0离合器,并且最高扭矩承载能力可达750N·m,数据实力位居国内一线水平。
从变速箱技术能力可以看出,长城其实是要优于比亚迪的,而且可以排在自主品牌的前列。当然我也相信,如果比亚迪没有放弃燃油技术的话,也能打造出比肩国际品牌的变速箱。所以,在变速箱技术的对比层面,因为比亚迪“主动弃权”,我们暂时把这一票投给长城。
第三:混动技术对比,比亚迪胜在控制逻辑
其实在混动技术领域,比亚迪、长城等中国汽车制造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串并联结构”。简单来说,这一类结构可以实现串联(增程)驱动、并联(发动机电机混动)驱动、发动机直驱、纯电驱动、动能回收这几个基础的模式。
同时,这些厂商为了打造出差异化的产品力,也会在大的技术架构范围内,针对细节配置和技术进行微调,从而适配不同的使用需求。
比亚迪的DM-i、DM-p和DM-o三大混动体系,有着比较广的覆盖面。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这三套插混体系均采用了单挡直驱路线。发动机在并联和直驱的情况下,由于无法变矩,所以理论上会存在“累死发动机”的情况。
但是,比亚迪却巧妙地通过电控逻辑,规避了这个问题。通过强制性的保电,在高速直驱时,如果发动机遇到驱动力不够的问题,电机会及时介入,提升整车的扭矩输出。在绝大部分的路况下,DM-i混动系统都能高效平稳地进行输出。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如连续几十公里的长上坡、长时间越野脱困等场景,车辆才会遇到电池耗尽,发动机直驱能耗上升、驱动力衰减的问题。
另外,DM-i混动系统也可以进行丰富的演变。例如增加发动机、电机的动力,再增加后桥驱动电机,就能变成高性能的DM-p;把DM-p混动系统从横置结构变成纵置结构之后,就能演变成方程豹 豹5搭载的DM-o混动结构。
至于仰望U8搭载的增程式结构,其实不用多说。增程结构的技术比较简单,就是纯电驱动,再加上发动机发电,在此便不多赘述了。
长城目前在城市SUV车型上,主推Hi4混动系统。
这套混动系统可以看做是2挡DHT混动的升级版本。传统的2挡DHT结构,由P1电机、2挡DHT变速箱、P3电机组成。其中,P1电机负责发电,而P3电机负责驱动。
在Hi4混动结构上,它把传统前驱混动系统中的双电机拆分不止。曾经的P1电机被放在了DHT变速箱输入轴前端,成为了“P2电机”,可以驱动也可以发电;而曾经的P3电机,则被放置在后轴,成为了P4驱动电机。
这样的结构改善,不仅实现了混动四驱的能力,同时由于电机数量没有增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因此,哈弗猛龙、枭龙MAX等车型都在宣称要“普及四驱”。
来到越野车领域,长城坦克越野其实也铺开了新能源插混驱动结构——Hi4-T。
简单来说,Hi4-T就是P2混动,它的驱动电机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并且拥有大容量驱动电池来实现纯电驱动。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保留了纯燃油与插混系统的两大特性。在电量充足的时候,电机可以单独驱动变速箱,也可以和发动机一起驱动,带来更强的动力性能,并且降低油耗;而即便是在没电的情况下,电机不工作,发动机和变速箱也能保留与燃油车一致的驱动能力,做到“满电1条龙,没电0.9条龙”的实际效果。
从混动系统的技术对比来看,比亚迪DM-i更适合城市化的车型,并且结构简单可靠、效率足够高,可以带来良好的日常出行体验;而长城的混动技术,更注重性能与越野的发挥,只是在能耗经济性方面略有弱势。
第四,在纯电技术方面,两者有何差异?
其实从市场表现就能看出,长城在纯电动技术领域,距离比亚迪还有很大的差距。
长城欧拉什么水准?比亚迪王朝和海洋的EV系列什么水准?其实不用我多说,大家都很明白。
从长城目前对于纯电的技术规划来看,其实它已经比较落后了。
长城旗下的蜂巢能源,目前研发出了快充铁锂短刀电池,涵盖400V-900V电压范围,并且支持4C以及更高的高倍率充电场景,只是在目前,这些技术还没有装备到实车上面。
而在预研技术方面,蜂巢能源还在方形半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创新性产品持续投入研发。至于真正的装车时间,我们还未可知。但如果这些技术最终能够落地的话,相信长城在未来的纯电领域,也有望进行追赶。
对比之下,比亚迪的纯电技术要扎实许多,并且拥有比较强的实践意义。
首先,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就不用过多介绍了,这一电池具有高安全性的特征,而且应用在汉EV等车型上,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也都很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玩电池起家的比亚迪,在近期将技术研发的重点转向了补能方面。这家厂商在2015年,就研发出了800V高压技术平台,在业界绝对算是领先的。同时,比亚迪还首创了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
简单来说,这套技术可以在低温充电的环境下,利用充电桩的电力,高效地对电池系统进行加热保温。而在目前,腾势N7已经搭载了这一技术。根据数据统计,在零下三十度的极寒环境下,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让电池加热速率比传统方案提升了230%,并且让电池充电时间缩短30%,具有很高的实用意义。
除此之外,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八合一电驱动力总成技术、全固态锂电池技术,这些要么已经实现了装车,要么即将在未来的一年里进行量产。从这一维度的技术储备来看,比亚迪的确算得上是“遥遥领先”。
结语:
通过对核心驱动技术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其实不难发现,比亚迪和长城之间,各自都有自身的“技术护城河”。比亚迪将技术着眼于新能源领域,针对混动车效率、纯电车性能与续航补能,占据着优势。而长城汽车,则更加注重四驱、越野等技术与新能源的捆绑。
综合来说,笔者对于消费者的建议只有一个:买家用车、公路行驶车型,就选比亚迪;买越野车,越野型SUV,还是长城更在行。
BYD网上没有赢过
长城汽车发动机技术是比亚迪望尘莫及的,如果比亚迪坚持搞油车,永远也是跟在长城汽车后面追,但比亚迪另辟蹊径发展电动汽车,这种差异化发展模式是比亚迪无论从规模还是效益都远远领先于长城,但无论如何竞争,长城汽车与比亚迪都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
长城是主流国产厂家里最垃圾的一个,长城最风光的时候是各国产品牌陆续装备自研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时候,长城一边靠着国外品牌淘汰的三大件割着最后一波情怀和韭菜,一边嘲笑其他车企的自研技术,赚的盆满钵满却不思研发。等国产技术越来越受人们认可的时候才回过神儿,匆忙攒个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是个不带缸内直喷的阉割货色。同样的情形这两年又演了一边,遍地新能源开花的时候才想起来造纯电老头乐,搞一年混动就整天拳打这个脚踢那个,还起名叫柠檬,意思是够酸?
现在每个厂家出的每一款车子都可以吊打比亚迪,但我还是选择比亚迪
带挡的都是没有办法了要绕开byd的专利
长城现在哪款SUV能卖过比亚迪[笑着哭]
中国不管是什么行业都是内卷严重
其他都别说了,省油省电,安全稳定,性能,比亚迪已经用销量把技术推出去了
我只知道2014款的比亚迪已经用上直喷发动机了,那时候的长城还在买三菱发动机[得瑟]2019年才用上自己的直喷发动机[得瑟]真特么是个笑话。长城发动机就是个笑话。
标题党,已举报
CC啥也不是
托
别逼逼,看销量,消费者选择不会错,
比亚迪干合资,友商背刺比亚迪
销量代表客户的认可度。
新能源离不开内燃机、离不开油 系列。。
长城习惯于一亩三分地的土地主,跟比亚迪的新兴财主视界不同!
长城有技术没告诉你,没有自己的电子厂,根本就不可能做出先进的技术,反倒壳子永远没有出路。
没脑子文
二挡还9AT,以后别说是插混,这一套连增程都干不过,纯纯油车加电车,系统冗余,成本高,不省油,容易坏。增程在电车的基础上加上只发电用的发动机,省去了大量机械结构。比亚迪的插混是发动机大多数情况发电用,特定转速直驱,所以不需要档位和9at等等。电车是电控,以电车为主的混合,不需要档位和变速箱,节能,保养便宜,就是没有那些机械传动装置。
比亚迪变速箱确实不行,现在的车连变速箱都没有[呲牙笑]
发动机技术这么强的长城为何在19年以前还是全面外购祖传的三菱电喷涡轮发动机?两三年就从研发工艺垫底的角色一跃成了小编嘴里的一流研发一流生产工艺?玄幻小说看多了吗[得瑟][得瑟]
有技术是一方面,还要根据市场做调整,例如长城好不容易研发从3.0V6+9速变速箱,结果电车时代到来,用不上了,放弃又舍不得
宇宙无敌秒天秒地,颠覆所有,遥遥领先,请问在哪里找团队领五毛?
长城再这么恶心下去,会死得更快。
确实CC研究比亚迪比较努力[点赞]
比亚迪有奇瑞混动牛逼吗?
还变速箱[呲牙笑],人家也不用变速箱啊
又来一龙杀两宋?
长城的技术连比亚迪的屁都闻不到
只要自己喜欢,选哪台国产车都不亏[点赞]
比亚迪的鱼池,这根本就是发动机好吧,简单提了几句混动和电池,比亚迪的三电,易四方,云辇系统,特别是云辇z,楼主介绍一下,这个悬架怎么样
我真的不知道长城有什么技术,感觉中BYD的刀片电池DMI和易四方云撵是特点技术,长城的没给人技术感主要感觉没特点吧,他运用的东西好像都是跟外资车的屁股跑,外资V6V8的我也搞V,外资6AT8AT的我也搞AT。反正就是外资有的我必须努力去追赶,风声水起的越野就必须搞越野王。长城要崛起,必须要有自己的创新项目的技术,否则跟屁吃灰永远是长城的宿命,长城要加油才行啊
还吹长城呢,原谅绿玩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