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介绍一型来自日本的自行火炮,由三菱重工设计制造的99式自行榴弹炮。

▲99式自行榴弹炮二战期间,日本陆军在建设上比较偏重步兵和步兵支援火力,对于炮兵,特别是大口径火炮的建设相对较少,这也导致日本的师团级支援火力仅有75毫米和105毫米榴弹炮,威力更大的150毫米榴弹炮数量少且因为重量大而不便于机动。这导致日军在同美军的交锋中火力时常处于下风。

▲日制96式150毫米榴弹炮,基于法制施耐德1917型榴弹炮研发二战结束后,重建的日本陆上自卫队开始重视火炮发展,先后从美国购买了M44型榴弹炮,M55型榴弹炮在内的多种自行火炮,后来又发展了基于M109开发的75式自行火炮。

▲M44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1985年,陆自开始计划装备新型自行火炮,主要原因是75式的39倍径身管在射程上已经落后,虽然陆自想要直接基于75式开发改进型,但最终考虑到成本问题还是作罢。

▲75式自行榴弹炮1992年,新型自行火炮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根据陆自要求,新型榴弹炮系统必须采用国际最新的52倍径身管,同时要兼容75式榴弹炮的弹药,还要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弹药等等等。1994年,三菱重工完成了原型车的建造工作,开始进行测试,测试工作持续到1996年,随后一部分预生产批次开始交付陆自试用,1999年,新型自行火炮正式定型,被命名为99式自行火炮。同年,该炮正式列装陆上自卫队并开始服役。

▲99式自行火炮原型车作为日本目前最新的自行火炮,99式自行火炮的外观和同时期的大部分欧美产品并没有太大区别,都采用前置动力舱,后置炮塔布局,这样做一是方便补充弹药,二是方便运输。

▲99式自行火炮动力系统方面,由于该车采用了基于89式步兵战车研制的底盘,所以其采用了和89式步兵战车同款的三菱6SY31 WA型直列六缸气冷柴油发动机,额定功率600马力,但由于99式自行火炮自重更高,达到了40吨,因此该车的最大前进速度仅有50千米每小时,勉强能跟上装甲部队。作战半径300公里,自持力尚可。火力配置方面,99式自行火炮采用了新研制的155毫米52倍径榴弹炮,配备自动装弹机,采用分装药。主力弹种为93式高爆榴弹,最大射程40公里,是75式榴弹炮的1.5倍。此外该炮的自动装弹机也经过改进,在火炮处于任何角度时都可以装填。

▲99式自行火炮配备一门155毫米52倍径榴弹炮副武器方面,99式自行火炮配有一挺12.7毫米重机枪,炮塔两侧安装了60毫米烟雾弹发射器。火控方面,99式自行火炮配有惯性导航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可以通过野战火力指挥系统进行指挥,同时该车配备了最新的16号数据链,据陆自的说法,最新的指挥系统可以远程控制火炮进行开火,装填和转移。防护方面,99式自行火炮全车可以防御12.7毫米重机枪直射,车体和炮塔前部可以抵挡20毫米机炮射击。

▲99式自行火炮的防护能力尚可99式自行火炮在服役后,主要配备给北海道地区,隶属北方司令部的各师团,包括第二师团,第七师团,第五旅团,第十一旅团等部队。截至2018年,陆自一共订购了136辆99式自行火炮,这其中主要因为该车较高的采购价,单车采购价高达9.6亿日元,这也是战后日式装备的一个通病。根据平成25年的国防指南,陆自应该装备300门自行火炮,按照目前的换装速度,想要达到这个标准依旧需要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