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香菱从不识字到白雪红梅、琉璃世界即景联诗:“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是一枚妥妥的逆袭学霸。
能连作两首海棠诗,才思敏捷的湘云也不知道“宝玉”名字的出处,香菱却一口说出在岑参“此乡多宝玉”的五言律诗里。
岑参就是那个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唐代诗人。
香菱还一并说出“宝钗”名字的由来,在李商隐的七言绝句里,“宝钗无日不生尘”。
而香菱能有这样的成果,只因为她用对了这四个方法:拜明师、读经典、多讨论、痴心练。
她的学习方法,对于300年后的大人、学生、孩子在读书、写作、绘画、音乐等领域仍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即景联诗
一、拜明师:解疑释惑
欲知山上路,须问去来人,找对“明”师是第一步。
明师术业有专攻,让我们少走弯路,节约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人力成本等。
香菱心里羡慕大观园不是一日两日了,她进园来住,第一件事便是拜大才女林黛玉为师,教她做诗。
香菱为什么选黛玉做明师?
因为黛玉不仅自己是诗中魁元,写诗技压群芳,还有独到的眼光、见解和教学方法。
先温故一下黛玉的高光时刻吧。
探春巾帼不让须眉,效竹林七贤起“海棠诗社”。
黛玉咏海棠,提笔一挥而就,“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元妃省亲时,黛玉给宝玉当枪手,做“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被元妃评为四首之冠。
黛玉葬花,作词“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在螃蟹宴中,黛玉更是凭“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咏菊》、《问菊》两首,公评夺魁。
宝玉把诗稿给外头的人瞧,他们真心叹服,不光抄写,还刻印。
“名”与“明”虽一字之差,但乾坤大不同。
黛玉不是浪得虚名的老师,而是一位明白的老师。
黛玉教香菱有方法,说作诗不过是“起、承、转、合”。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起承转合”。这种逻辑,作诗如此,作文章也如此,剧本三幕式结构也如此。放在做生意,与人交往也一样。
黛玉还讲,“词句究竟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
晚唐金昌绪有一诗:《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通篇一个意思,层层倒叙,原来是因为“不得到辽西”,才“打起黄莺儿”。
后人评说“作诗当参此意,便有神圣工巧。”
原来这不是闺怨女儿情,而是一首反战诗。巴以冲突的人民可以参考这首。
黛玉不仅教规矩、跳出规矩立意,获得更大的自由感、艺术感。
还相授第二个锦囊妙计。
香菱学诗
二、读经典:历久弥新
黛玉指定经典诗篇作为学诗教材。
为什么要读经典?
因为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经典浓缩了这个地球上古往今来,东方、西方无数人的智慧,大浪淘沙,火炼真金,历经了时间、空间的考验。
香菱说只爱陆游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切有趣。
却被黛玉当头棒喝:
“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黛玉鉴赏水平高,先帮香菱打开眼界。重点推荐了“诗佛”王维,“诗圣”杜甫,“诗仙”李白的诗各一二百首打底,还有谢灵运、庾信、鲍照等人的诗。
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王维、杜甫、李白他们究竟经典在哪里?
苏东坡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苏东坡外任陕西凤翔时,在元宵节这天,月上柳梢头,他也不人约黄昏后,却一个人骑着马跑到寺院,擎着灯火,看王维壁画到深更半夜。
王维妙年洁白、风姿郁美,后来妻亡子亡,隐居终南山、辋川,其人其诗其画,有意境,有审美,散发着禅意,高洁出尘,山水空灵。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隔牗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夜闻折竹,雪满空山。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行至人生穷途,反而一念不生,潇洒看云。
杜甫诗如贝多芬的交响乐。他悲天悯人,“安史之乱”让3000万人口锐减,他记录下“积尸草木腥,血流川原丹”。
他为人民发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也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木心说“如果抽掉杜甫的作品,一部《全唐诗》会不会有塌下来的样子。”
少年不喜杜甫苦大仇深,中年熔炉里滚过一遭,方懂他一心为民,千秋之泪写的是你我,不是别人。
不管写诗,还是作文,胸中先装着人民。
李白的性格很明亮,如唐三彩上的釉。李白仙风骀荡,有奇幻的想象力,“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他还有一腔侠气,“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去,身藏功与名。”
李白一生至死是少年,61岁不减少年气,还要水中捉月。
得熏染一下李白的仙气、侠气、少年气。
王维、杜甫、李白的诗是巨唐的三座巅峰,现在读起来,仍历久弥新。
黛玉进行启发性教学,让香菱先去感受。香菱一个人读完了书,还意犹未尽,与黛玉进行切磋。
香菱
三、多讨论:切磋琢磨
香菱读完了来找黛玉还书,又要换杜甫的诗。
黛玉当机说“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
香菱讲自己的读书感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似无理,“圆”似太俗,却又精准。
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的“白”和“青”两字。
王维仅仅只用了10个字,就写出了西北大漠的壮阔、雄浑,史诗般落日熔金的画面感。
“直”、“圆”这两个最普通的字眼,让这一句诗瞬间光芒四射。
作者不仅能把一些人人都能见到的日常场景一下子描绘得那么精准,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赞。
还能把我们复杂的心情一语道出,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让我们惊呼作者就是我们的嘴替。
这其中还有“炼字”的学问。
同样是26个英文字母,莎士比亚能写出优美的十四行诗。我搜索枯肠,却一字不拿。
李白用寥寥八个字“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便写出历史上朝代更迭的气象,让人心头涌出无尽的悲凉与沧桑。
黛玉还讲“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后半句,套了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香菱叹赏:“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林逋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让人惊艳至今。这位“梅妻鹤子”便是化用了五代南唐江为残句 “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名词竹、桂改为形容词,一下子让实体化为视觉、嗅觉感受,境界大不相同。
不管作诗、还是写文章,语言凝炼,妙语珠玑,让人忍不住把玩,爱不释手。
香菱还与湘云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说杜甫的风格沉郁,韦应物淡雅、温庭筠绮靡,李商隐隐僻。
风格是一个人的烈烈旗帜,能独树一帜的行家里手必有过人之处。写什么风格便学习那一家,简便、快捷。
孟子的快乐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虽有黛玉老师教,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香菱还以身行之。
香菱
四、痴心练:金石为开
香菱央黛玉出题目,黛玉说昨夜的月最好,你就做一首。
香菱做第一首诗时,“茶饭无心,坐卧不定”,晚上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才睡下。
及至一夜做成,黛玉说第一首诗“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并鼓励她只管放开胆子去做,把这首诗丢开,再做一首。
香菱先是呆了一天,做了一首又不好。
然后“越发连房也不进去,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地,来往的人都咤异。”
黛玉说第二首诗“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做。”
宝钗在旁说句句倒像是月色。原来香菱的问题是不切题,老师让画虎,香菱描了猫。宝钗也贴心地给香菱打气,做几天就好了。
香菱自为这首诗妙绝,听黛玉老师如此说,虽有些扫兴,仍不肯丢开手。“自己走至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惜春在画大观园里的美人,众人指着香菱说:“凡会做诗的,都画在上头,你快学罢。”
香菱满心中正是想诗,翻腾了一夜,又直到五更。一会儿天亮了,她从梦中笑说:“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吗?”
香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梦中得第三首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被众人纷纷点赞,“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并且承诺诗社一定请香菱。
香菱完成了对自己生命的成全,我们读书、写作,不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成全?
香菱为什么对学诗如此痴迷?因为她还有不为人知的往事。
香菱
香菱自5岁被拐走,连家乡父母都不记得,让人叹息。
她生得不俗,温柔安静,连凤姐都说“差不多儿的主子姑娘还比不上她。”
香菱眉心中有米粒大的一点胭脂记,她被拐子打,又被卖来卖去,却始终渴望生命中的诗意。
她有一颗诗心,爱荷叶、莲蓬的清香,说比花都好闻呢。
黛玉不嫌香菱零基础,还和香菱谈讲些这一个绣的好,那一个扎的精。还一同下棋、看书。给予香菱这个孤女满满的都是爱。
黛玉诲人不倦,香菱如饥似渴学习,《红楼梦》里的这一段佳话,至今读之让人动容!
虽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但仍不忘生命中的一份诗情画意,莳花弄草,为流云驻足,为美丽低头。
到了春暖花开,发个朋友圈、微博,总不能老念张飞的台词,“俺也一样!”
我们有林逋、姜白石的疏影暗香,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有王维的“木末芙蓉花,纷纷开且落”。
有王羲之的曲水流觞,有苏东坡的“惆怅东栏一株雪”,还有苏曼殊的“踏过樱花第几桥?”
不忘诗意,一起学以致用,逆袭成学霸,你就是这条街最靓的崽!
这四个学习方法,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