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一老色胚”卫宣公:荒淫无度,终落得痛失二子的悲惨结局

荣哥文史 2023-02-02 09:57:12

公元前701年,卫宣公十八年。

这一日,卫宣公正躺在卧榻之上休憩,多年来荒淫无度的生活使得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即将进入油尽灯枯的阶段。

近几年最让他烦心的是三个儿子的事,世子急子是夷姜生的,公子寿和公子朔是宣姜生的。夷姜本来是他父亲卫庄公的妾,宣公少年时与她私通,生下急子,宣公继位后将急子立为太子。多年后,宣公又娶了宣姜,便冷落了夷姜与急子,独宠宣姜母子三人。他想废掉急子,立寿为太子,然而急子天性仁孝,这么多年也没出过大的问题,这让宣公迟迟下不了决心,直到前几日和宣姜、朔的那次密谈。。

这时一个侍卫匆忙闯入,跪地向宣公禀报:“主公,太子昨晚在莘地被强盗所杀!”宣公仍是闭着双眼,点了点头,只轻叹一声,仿佛早已在他预料之中。

侍卫接着说道:“公子寿也一同罹难!”宣公听后猛睁开双眼,直直地从榻上坐了起来,狠狠瞪着侍卫道:“你说什么?”

侍卫道:“公子寿灌醉太子,顶替他去齐国,结果在莘地遇上强盗,强盗分不清他们兄弟二人,将公子寿杀死。太子酒醒后也赶往莘地,又被强盗杀死。”

宣公听后如痴如傻,片刻过后,他从榻上滚落到地上,进入了一种似哭似笑的癫狂状态。他一会用手不断扇着自己的脸,一会又哈哈大笑,涕泗横流,嘴里不住地哀嚎。侍从们走近身前,听到他嘴里说的是“宣姜误我,朔儿误我”。

宣公为何落得一日痛失二子的悲惨结局?故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让我们来回溯宣公荒淫的一生,祸根早已深种。

荒淫无度的卫宣公

烝父之妾

卫宣公,姬姓,卫氏,名晋,是卫庄公之子,继位前称公子晋。他并非长子,他的哥哥公子完是太子,法定的继承人;他也不是父亲最宠爱的儿子,公子州吁才是最受宠的,因此国君之位是怎么也轮不到他的。

公子晋生来就是一个被忽视的人,他做什么事,父亲都懒得管他。渐渐长大以后,他染上了好色的毛病,竟然偷偷和父亲的妾夷姜私通,更奇怪的是,卫庄公居然对此事不闻不问,或许夷姜也是被他冷落忽视的妾。于是乎,被忽视的儿子和被忽视的妾搞在了一起,《左传》载:卫宣公烝于夷姜。这个烝是什么意思?《康熙字典》中注释:上淫曰烝。指与父亲的妻妾或兄长的妻妾有不正当关系。

见武媚娘而悦之,遂即东厢烝焉。明朝人周清源的《西湖二集》中这两句,说的就是唐高宗李治与父妾武则天私通。

不久之后,夷姜怀孕了,公子晋怕纸包不住火,待夷姜生下后,把孩子送到民间寄养。这个孩子对公子晋来说来得太快太急了,因此取名叫急子,又称伋。

急子在民间一呆就是十六年,直到十六年后公子晋登基为卫宣公,才把他接回来。

初,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属诸右公子。《左传·桓公十六年》

卫国国君世系表

继位为君

前735年,卫庄公去世,公子晋的哥哥太子完继位,是为卫桓公。卫桓公生性懦弱,公子州吁从小仗着庄公宠爱,一直不服他,便在私下里图谋篡位。

前719年,州吁聚集党羽杀害了卫桓公,自立为君。在州吁之乱中,公子晋逃到了邢国。而州吁因为是弑君上位,卫国的大臣和老百姓都不接受他,州吁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发兵攻打郑国,结果也没讨到什么好处。半年后,卫国大臣石碏联合陈桓公杀死州吁,在选下一任国君时,因为公子晋是卫桓公一母同胞的弟弟,于是优先被选为国君,大臣们将公子晋从邢国接回卫国,立为新君,即卫宣公。

卫宣公一上位就把自己寄养民间的私生子急子接了回来,急子此时已经十六岁了,长得一表人才。为了弥补这么多年来对急子的亏欠,宣公把急子立为太子,并让自己的弟弟右公子姬职当他的老师。经过右公子的教导,急子胸中满是文韬武略。他对父母至孝,对人谦和有礼,国人一致认为他将来继位,定能带领卫国走向强大。

而宣公呢,当了国君之后,更开始放纵自己,年少时就好色,如今更是荒淫无度。在国家大事上,宣公表现得非常平庸,在外交和军事上,卫宣公完全被郑庄公碾压。从州吁挑起与郑国的战争以来,郑卫两国连年征战,卫国与宋国抱团多次攻打郑国,却总被郑庄公轻易地击败。前707年,卫国响应周桓王的号召,与陈、蔡一起攻打郑庄公,结果又是大败,从此卫宣公再不敢向郑庄公发起挑战。可以说,在春秋初期的舞台上,大杀四方的郑庄公是绝对的主角,屡战屡败的卫宣公是绝对的配角,但是卫宣公凭借着自己的私生活和花边新闻居然抢走了郑庄公一段时间的风头。

春秋初期的诸侯国地图

纳子之媳

卫宣公的原配是邢氏,在州吁之乱时帮助卫宣公逃亡邢国。然而因为相貌平庸,宣公对她始终没有宠幸,她也没有生下孩子。夷姜是他少年时私通的女人,如今也芳华老去,年老而色衰,色衰而爱驰。而宣公越老反而越好色了,他急需找几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来充实后宫。

急子也到了娶妻的年纪,宣公听说齐僖公的长女宣姜也是十六岁,出落得如花似玉,于是派右公子职去齐国为急子提亲。

右公子职到了齐国,见到宣姜之后,惊为天人,果然如传闻中那样美若天仙,有倾国倾城之色。回到卫国后,在卫宣公面前添油加醋地将宣姜美貌夸赞了一番,宣公听后,色心渐起,他将为儿子娶妻的事抛在了脑后,居然想霸占宣姜。

不久之后,宣公开始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操作。他命人在淇水边上修建行宫,行宫修得富丽堂皇、雕栏玉栋,取名为新台。

又让急子去宋国进行访问,公子职陪同,说是让急子历练一番。

又派左公子泄带着聘礼去齐国迎接宣姜。

齐僖公高高兴兴地把女儿送上去卫国的马车,宣姜早已听闻急子的美名,心里也很高兴。

车驾到了新台,举行了简短的仪式。宣姜顶着盖头,对和他拜天地的新郎一无所知。到了晚上,新郎就急匆匆地和她洞房。

宣姜隐隐觉得不对劲,这个人一身肥肉,还喘着粗气,不像刚刚十六岁的急子,倒像个力不从心的老头。

第二天天一亮宣姜才发现,睡在自己身边的竟然就是个老头,原来她没有嫁给急子,被本应该成为自己公公的卫宣公给霸占了!

宣姜从此后每天哭泣,宣公为了安抚她,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她,绫罗绸缎,奇珍异宝,以及后宫中的地位。宣姜慢慢地接受了现实,渐渐沦陷于这种锦衣玉食的生活中。

急子从宋国回来后,卫宣公心存愧疚,又给他选了一个妻子来补偿他。急子是个愚孝的人,他选择了接受。

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史记·卫康叔世家》

从这里看,卫宣公比起后世的唐玄宗李隆基还是有些人性的。宣姜毕竟和急子都没有见过面,而杨玉环可是和寿王李琩已经有了五年的夫妻之实,李隆基说夺爱就夺爱,在不顾人伦这一点上,远超卫宣公。

卫宣公筑台纳媳

太子之争

宣姜婚后三年,为宣公生下两个儿子:公子寿、公子朔。有了儿子之后,宣姜的心态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她想:她即使现在再受宠,她的儿子将来也无法当上国君,如果宣公哪天死了,宣姜不仅瞬间失去尊贵的生活,还要尴尬地面对急子,她的儿子还要作为臣子整日听命于急子。别看急子现在很孝顺,将来当了国君,哪一天想起来就是因为她才让他的母亲失宠,他们母子三人还有好果子吃?

为了避免沦为这样的下场,她就开始每天给宣公吹枕边风,编造各种说急子不好的传言,让宣公立公子寿为太子。宣公一开始也不信,急子这些年的表现有目共睹,绝对是个仁孝之人,但是经不住宣姜软磨硬泡,宣公也动了废太子的念头。宣公责备急子,急子愚孝,只能唯唯诺诺,宣公见状也不好继续骂下去,又把火撒到了夷姜身上,夷姜被冷落多年,再加上宣公的责备,羞愤之下,上吊而死。

公子寿和公子朔虽是一母同胞,但性格却迥然不同。公子寿为人正直,和哥哥急子关系很好,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言谈甚密。公子朔则为人阴狠,且气量狭小,与二人格格不入。

有一天,急子过生日,在席间急子和公子寿把酒言欢,无话不谈。公子朔一句话也插不上,心里又委屈又恼火。

宴会一结束,他就跑去找母亲宣姜诉苦,还编了一大堆谎言:“今天我和哥哥去给太子祝寿,没想到太子酒喝多了,把我叫做儿子,还让我叫他爹。”

宣姜惊道:“啊?”

公子朔道:“太子说:‘你母亲原本该是我的妻子,你叫我声父亲,也是应该的。’儿子不服,他便挥拳打我,母亲啊,儿子受此大辱,你一定要禀告君父,为我做主啊。”

宣姜恨儿子被急子欺辱,更加想除掉急子。于是把自己衣服弄乱,哭哭啼啼去见宣公道:“刚才我在宫中见到太子,他居然嬉皮笑脸地上来,对我拉拉扯扯,我急忙说:“不行,太子与我母子有别,不可乱了纲常。‘太子居然哈哈一笑,说“父亲不也是纳了爷爷的小妾为妃吗?我这也是学他!’还说。。”

卫宣公急问:“还说什么?”

“还说我是他借给他父亲的,将来和江山一样,都得还给他。”

“逆子!”宣公大怒。宣姜说的话直击他心底最担心的事情。说得没错,急子是太子,将来江山肯定是他的,宣姜也极有可能被他纳入后宫。

于是宣公和宣姜开始计划如何废掉太子,立公子寿为太子。公子朔也加入了进来,他更狠,他想除掉急子,最好能顺便把公子寿也干掉,他就可以成为太子唯一人选了。

三人达成的计划如下:这几日老丈人齐僖公要讨伐纪国,要卫国前去相助。就派急子作为使者,手持白旄(使者手持的节),乘船去齐国订约,在莘野这个地方埋伏下杀手。

杀手由公子朔负责找来,公子朔特别交代,看见持白旄的就杀。

夷姜缢。宣姜与公子朔构急子。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将杀之。《左传·桓公十六年》

卫宣公人物关系一览

二子被杀

密谋自然被公子寿知道了,公子寿急忙去找急子,劝急子那天不要出发。

急子又一次把愚孝的精神展现地淋漓尽致:“逆父命求生,不可。”就算父亲让他死他也会去,何况他还不太相信父亲会让他去死。

公子寿见劝不动他,就另想了一个办法。急子出发这天。公子寿坐了一条小船,船上载满了酒,他来到急子船上,为急子饯行。公子寿一个劲地劝酒,满是依依不舍之情。急子被弟弟的真情所感动,一杯接一杯地喝到大醉。

公子寿手持白旄,乘自己的船前往齐国。他要替他的哥哥扛下这一刀。

行至莘野这个地方,埋伏的死士看见手持白旄的人,呼啸而出,将他的船团团围住。公子寿挺身而出大喝道:“吾乃卫国太子,奉使往齐,汝等何人,敢来截我?”死士们道:“吾等正是奉了卫侯之命来取你性命的!”杀手们一拥而上,乱刀将可怜的公子寿杀死。公子寿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急子酒醒之后,不见了公子寿,也不见了白旄,只见到公子寿留下的一块竹简。急子拿来竹简一看,上面写着八个字“弟已代行,兄宜速避”。急子心知不好,急忙命船夫速速开船,赶紧追上公子寿。

行了多时,急子惊喜地发现公子寿的船从对面驶来,“天幸吾弟尚在!”但是船上的人一个都不认识,也没见到公子寿。

急子待船靠近,急忙跃上来船,只见十几个凶神恶煞的大汉,手提着刀正看着自己。急子急中生智,问道:“事情已经了结了吗?”

大汉们一听,原来是公子朔派来接应的,于是拿出一个盒子,说:“人已经杀了。”

急子揭开盖子一看,这正是他那心中牵挂的弟弟,于是仰天大哭道:“我的好弟弟啊,我的傻弟弟,你为何要这样替我去死啊!!冤啊,真冤!!”

大汉们见状都大感困惑,问道:“是他的君父要杀他,有什么冤的?”

急子哭着说:“我才是真的急子啊,父亲要杀的人是我!你们杀错了啊!你们快杀了我吧,拿我的头回去献给父亲,可以赎你们杀错人之过!”贼中有认识二位公子的人,在月光下细细地辨认,惊呼“果然是杀错了!”

于是急子引颈受戮。

兄弟二人同日被杀,这是春秋史上可歌可泣的一幕。在这个礼崩乐坏、尔虞我诈的世界上竟然会有这样纯粹的兄弟之情。对比之下,愚蠢又淫荡的卫宣公、贪婪又残暴的公子朔简直不配为人啊!《诗经》中的《卫风·二子同舟》一诗表达了卫国人对两位贤公子舍生取义的敬仰之情。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二子乘舟

贼人将二公子头颅皆放入盒中,回禀卫宣公。卫宣公听闻公子寿也死了,顿时如五雷轰顶,他一闭上眼,就都是夷姜、急子、公子寿的面容。从此病倒在床,再也起不来了。

宣姜得知公子寿死了,大惊之下也是卧病不起。

而公子朔知道消息后大喜,本来只想杀急子,没想到公子寿也死了,一箭双雕,双喜临门。父亲眼看也要归西,卫国国君之位要落到他身上了。

第二年,前700年,卫宣公十九年,荒淫了一辈子的卫宣公死去。他这一生,对不起父亲卫庄公,对不起始乱终弃的夷姜,对不起流落在外十六年、被强夺媳妇、最后还被害死的急子,对不起为哥哥慷慨赴死的公子寿。一日痛失二子,奇淫之人,必有奇祸,说的就是他了。他死后的谥号“宣”,简直是对他的谬赞。

公子朔继位为卫国第十六任国君卫惠公,他是最大的赢家。靠阴谋诡计上位的他,能领导好卫国吗?请看下一章。

1 阅读:52
荣哥文史

荣哥文史

习惯以小说笔法写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