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东方,印度有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灵修大师希拉瑞坦·马内克,据说他已几十年未进食,却依旧活得好好的。早在2003年,印度媒体就曝出他自1995年起便不再食用一粒粮食,仅靠喝水以及接受太阳光照射维持生命。
这一报道引发了美国航天局NASA的关注,传闻NASA邀请他前往美国进行全天候监视下的断食挑战及一系列测试,旨在探究其虚实,并为解决太空航行中生命维持和食品储存问题提供参考。据说这个实验持续了411天,在十几位科学家的监视下,马内克不吃东西却安然无恙,此后他在网上收获了无数拥趸,开创了绝食流社区,风靡欧美。
对于这一报道的真实性,很多人都持有怀疑态度。直到有一天,发现我国也有类似的报道。20世纪末,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张震寰将军曾为一位名为丁静的少女题词:“采天上精华,创人间奇迹”。丁静从13岁开始就进入不吃东西的状态,平时只喝水,也不用大便。
1990年夏天,丁静16岁时,中国军事科学医学院对她进行了严格的监测,在整整30天时间里,24小时不间断监视,睡觉有人监测,白天无论室内室外都有多人轮流监视,所饮用的水都经过测量,检测是否含有蛋白质、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排出的尿液也全部拿去检测。最终结果显示,30天内她的肠胃始终是空的,而她的智力、体力等状态都正常。如今丁静定居加拿大,也有几十年未吃东西了。
丁静的故事从科学角度来看,确实是存在诸多疑点。那个时代经历了科学大跃进,导致一些人学术造假,对特异功能胡编乱造。丁静是否真的能不吃东西仅靠太阳光存活,确实值得怀疑,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关于人为什么能直接吸收太阳光,这里不再赘述。而人不吃东西能否一直存活虽尚未明确,但不吃东西或许并非坏事。人们发现动物受伤时会不吃东西,而进食的动物伤口恢复速度明显加快。人生病时往往没胃口不想吃东西,可总有人劝着多吃点粥补充能量,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吃饭消化所需能量巨大,当身体受伤或生病时,体内能量主要用于身体恢复和免疫系统,此时不应吃东西增加身体负担。
近年来欧美国家流行的禁食社群,里面各种说法不一。有人称通过禁食视力变好,有人说糖尿病得以治愈,还有人表示各种疾病得到改善。虽然这些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但里面活生生的病例让人感到神奇。他们所谓的禁食并非一直不吃,而是一周断食两三天或三四天,或者一个月断食一周,这种行为在科学上被称为间歇性断食。科学家以小白鼠为研究对象发现,在受伤前一周内进行两次24小时禁食后,小鼠伤口闭合更快,表皮和真皮再生速度加快,伤疤形成更少,血管生成水平更高。
从科学角度进一步分析,断食对生物体的影响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断食可能改变了身体的能量代谢方式,使得身体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储存的能量。例如在断食期间,身体会逐渐消耗储存的脂肪和糖原,同时减少对外部营养物质的依赖。这种能量的重新分配可能对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积极影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此外,断食还可能影响身体的激素水平。例如,胰岛素的分泌会在断食期间减少,这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同时,一些激素如生长激素和皮质醇的分泌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对身体的生长和修复过程产生影响。对于丁静的案例,虽然存在诸多疑问,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其可能性。
虽然科学尚未完全弄清楚禁食断食为何对生物体产生这些好处,但从目前发现的这些点来看,古人几千年前就倡导的断食养生,即所谓的辟谷养生,或许真的有其可行性。这不仅让我们对生命的奥秘有了更多思考,也为我们探索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方向。未来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或许能进一步揭示断食背后的科学原理,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益处。
文本来源@barry看世界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