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真是一个字好看会写诗的白面帅哥?二十年前才出现的谣言罢了

刘洋瀚海聊之 2025-01-07 10:35:31

张飞到底长什么样?

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文化的白面书生吗?

首先,张飞到底长啥样?

的确像原作者说的,史书上没有过什么明确记载。

然后她说根据四川出土的张飞石像判断出张飞是个白面帅哥。

是个什么石像呢?

咱直接看图

您管这叫面容温柔、剑眉星目?

咋看出来的

这个石像的位置在四川省的简阳市(归成都管),整体高约5米,就是一个大头像。

而且大家仔细看就能看出,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佛教风格的造像吗。头顶还有很明显的佛教造像的那个螺髻,就是乐山大佛那种。

而且这个石像头顶上的螺髻也说明了这尊石像的造像年代。

咱们国家最早有这种风格的造像,是在南北朝时期,而且是当时南方佛像独有。

比如南京栖霞山的千佛岩,里面就有这种头顶是螺髻的佛像。

这些石像是从南朝齐到南朝梁(489-511年)的22年间陆续凿制的。

但同时期的北朝,佛像不长这样。

比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里面的佛像发型不是螺髻。

之所以会有这种区别,是因为这一时期佛教传入中国的路径不一样。

南方的佛教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北方则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的。

又因为印度那个时候也是有很多国家,佛教的流派以及佛像的固定款式都各有区别,所以传入中国后自然也都大相径庭。

所以,就算简阳的这个石像它不是佛像,而是佛像造型的张飞像,那雕刻年代最早也是南北朝时期,甚至可能就是隋唐时期,毕竟乐山大佛就是唐朝时候的嘛。

也就是说,就算这真是张飞像,那离张飞去世怎么也过两三百年了,甚至有可能五六百年。见过张飞的人还能活到这时候的,估计可能性也不是太大。

更何况它还是个佛像造型,跟本人更不可能一样了。

其实张飞是白面书生的这个说法,没存在多少年。有这个说法还真跟这个石像有关。

这个石像很早以前就被发现了,但一个深山里五米来高的石头佛像,风化的还这么严重,而且也没有什么文献记载过这个石像的来头,当地也并不怎么重视。

大概从两千年初开始,一些媒体就抓住这个噱头,开始疯狂对张飞是“白面书生”这个点进行炒作。但报道的内容呢,则都是模棱两可的片汤话,基本就属于标题党的水平。

但这个时候国内的思潮风向有了一些变化,简单来说就是“文化翻案风”盛行。像什么秦桧是忠臣、刘备是伪君子、张飞是白面书生,这类反传统的观点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

后来成都武侯祠还有工作人员专门去当地考察并且研究过这个问题。

结论是,首先,史料里并没有找到张飞在简阳驻扎的记载;

其次,石像所在的这个地方今天被称作“张飞营”,但清朝的时候这个地方叫“关索寨”,也就是说这个石像就算是个三国人物,是关索的可能性都比张飞更高。

然后这个关索也是个虚构人物,明朝中期有部戏叫《花关索传》,关索就是这出戏里虚构出来的关羽的一个儿子。后来随着《三国演义》的流行,关索这个IP的热度就不高了。所以到了民国时期,这个地方就叫“张飞营”了。

换句话说,也是因为这个地方叫张飞营,所以大家才认为这个石像是张飞像。

但当地的文保部门从来没说过这是张飞像,管这个石像叫“张飞营摩崖造像”,也就是张飞营这个地方的一个雕像,并不是张飞的雕像。

那张飞到底长什么样呢?

史书里对张飞形象的描述有,但非常少。

《三国志》里说他:雄壮威猛,为万人敌。

(“飞雄壮威猛,亚於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三国志》·卷三十六 陈寿(西晋))

就这么几个字,没别的了。但怎么看他也是个猛男形象,不会是什么糖果超甜。就算脸白,也是个脸白的猛男,而且嗜杀还暴虐,不会是什么“面容温柔”的人。

再有就张口说人家一米五,我也不知道这个一米五是哪儿看来的。

原视频还说,张飞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禅,还都做了皇后。

这种政治联姻不会看脸啊,刘禅又不是高衙内,天天大街上找漂亮姑娘。

再有,原视频还说张飞出身世家,从小学习诗书礼仪。

哇这都哪儿看来的呀!

《三国志》里并没有介绍过张飞的家世,就说他是涿郡人,很小的时候就和关羽一起跟着刘备混了。

(“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三国志》·卷三十六 陈寿(西晋))

在东汉时期能被称为“世家”的家族大概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也是最显赫的,就是能够诗书传家的家族。什么叫诗书传家?在纸张和雕版印刷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书是特别贵重的东西,而且也不方便移动和保存,所以能读到书的人并不多。这里的读书指的不是识字,而是能看到那些儒家典籍。所以很多有藏书的家庭,基本上都会一直昌盛下去。另外,很多大家族还都对某一部典籍拥有解释的垄断权,比如孟氏的《易经》(易经的一个学派)就是汝南袁氏世代传承的,就是四世三公那个袁绍、袁术他们家。又比如弘农杨氏世代传习欧阳氏的《尚书》,就是被曹操杀掉那个杨修他们家,他们家一点也不比袁绍家差,杨修他爹开始往上数四辈,都当过太尉,号称四世太尉。这才叫世家。

第二种,官僚世家。如果你在大汉朝能够做到二千石的高官,也就是地方郡守级别的官员,就可以让你的一个儿子进京当郎官,属于天子近侍,大汉的预备干部。换句话说,能出一个二千石家族,就有机会世代为官。

第三种,地方豪强。这种好强不是指小地主,除了有钱、有地外,家族子弟还会在本地当官。比如陈登他们家,陈登和他爹陶谦来徐州就服务陶谦,刘备来徐州就服务刘备,曹操来徐州就服务曹操。后来陈登做了两千石,他儿子就去当了郎官。

这样的家庭才能叫“世家”,才有可能让自家子弟从小学习诗书礼仪。张飞要真有这样的背景史书里不可能不提。

最后再说一下张飞是不是能写会画。

原视频说张飞很有才气,字写得好看还能作诗。

张飞写字好看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说的,就是写“滚滚长江东逝水”那个。

他在自己的书里提到,说张飞的字写的很好,还留有一个叫《刁斗铭》的作品。

(“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升庵诗话》·卷十 杨慎(明))

这个说法源自南宋时期地理学家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说在涪陵的一座庙附近发现了一堆古董,然后后面引用了一首张士瓌guī夸张飞的诗,但并没有提过什么铭文。

(“大观间(1107—1110)于庙前得三印及佩钩,又耕者得刁斗于祠之北…象之尝至乐温庙中视刁斗及箭簇,又有魏国张士瓌和白君诗云: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瞒不共戴天仇。山河割据三分国,宇宙威名丈八矛。”——《舆地纪胜》 王象之(南宋))

到了杨慎出生的约三十年前,李贤、彭时编撰的《大明一统志》里把这个故事丰富了,说在那个庙里发现的这些古董上刻着张飞的名字。

(“涪州亦有( 张飞) 庙,宋大观间于庙前得三印及佩钩、刁斗,上镌飞名。”——《大明一统志》 李贤/彭时(明))

结果到了杨慎这,就变成了刁斗上刻有张飞亲笔手书的铭文,而且字很好看。

还有个流传很广的《张飞立马铭》,说是张飞大败张合之后所刻。

这个很多铭文学者都考证过,已经证伪了。

同样是在击败张合后,张飞还写了首诗,就是原视频里提到的《真多山游记》,这个也是假的。

里面提到的王方平确实是那个时代的人,据说在曹睿执政时期于今天重庆的平都山飞升,理论上和张飞有可能有交集。但是后面提到的“玉炉三涧雪”是改编自《西江月》的词牌名,由全真教祖师王重阳所创,都北宋末年了。

一个(季)汉朝的道士采药,旁边的童子唱宋朝的词。——《重生之我到三国当道童》

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

张飞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流猛将,无论是武勇还是军略都是当世翘楚。

但他的家世和样貌,史书里并没有过什么描述,应该就是没什么特别的。

关于张飞字写得好、会作诗之类的文化buff,基本上都是明朝的时候才开始有人提。

至于今天充斥在各类自媒体上的张飞“白面书生”的形象,都只是营销号们的流量密码罢了。

毕竟大家现在都喜欢讨论阴谋论和展示与众不同。

“什么?你说岳飞是忠臣?太low了,老掉牙的观点了。秦桧才是忠臣,看咱这观点,和你们这些俗人就是不一样。”

“什么?秦桧都干过啥?我哪知道!反正你们骂的我就夸,这不显得我与众不同吗。”

(为阅读理解能力低下者标注:以上为模仿台词,并不是本人观点。)

参考文献:

《简阳张飞像考察记》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赴简阳考察组

《张飞岂是多才艺之俊秀文人?》 罗盛吉/王中龙/瞿正瀛

0 阅读:4
刘洋瀚海聊之

刘洋瀚海聊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