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当我们沉浸在新年的愉悦中时,证监会一份罚单引发大家的热议。
新年还未过完,证监会开出了2024年第一份罚单: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因康得新财务造假事件被罚没1783万元。
很多人欢欣鼓舞:新年伊始,证监会1号罚单,基本奠定了今年的监管方向,零容忍,对违法事件从严处理。

当然,有些人也认为罚款太轻了,应该重罚至破产,然后就没有人敢财务造假了。
我们看一下瑞华所究竟所犯何罪。
根据证监会的判决,瑞华所在审计康得新2015年至2017年年度财务报表时,没有发现虚增营收和利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未能履行勤勉尽责义务。
康得新财务造假,给投资人造成了沉重的损失,瑞华所作为财务可靠性的看门人,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很多投资人认为:罚款是必然的,但无视财务造假,这其中的猫腻,可能不便于公开,1783万元,太少了,根本达不到威慑作用。
这次康得新财务造假事件,也不是瑞华所第一次失职。

在键桥通讯(002316)2012年年报审计服务中,瑞华所未勤勉尽责,被证监会责令整改。
在亚太实业(000691)的案件中,瑞华所在审计2013年年度财务报表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被证监会处罚。
在华泽钴镍财务造假案中,瑞华所因在2013年度、2014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中未勤勉尽责,被证监会没收业务收入130万元,并处以390万元的罚款。
在昊华能源(601101)的案件中,瑞华所因在2015年至2018年年报审计中未勤勉尽责,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并没收业务收入3726414.99元,同时处以相同金额的罚款。
在航天通信(400098.NQ)财务造假案中,瑞华所因未勤勉尽责被罚没约951万元,涉事的两名签字注册会计师袁刚山、左志民分别被罚款10万元。
对于财务造假,瑞华所未能尽责,已经司空见惯了,为什么屡教不改呢?
因为相比背后的猫腻,这些罚款只是毛毛雨。
很多股民建议来真的,让财务造假公司和会计事务所倾家荡产。
你看印度股市,37年上涨了122倍,几乎看不到财务造假。
为啥呢?
因为大家不敢。
根据印度的证券法:对于上市公司,造假金额超过10万卢比(8568元)或营业额的1%,罚款1~3倍造假金额,同时监禁6个月~10年。

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后果也非常严重,可能的结果包括:
罚款:根据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被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
市场禁入:在某些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可能会被禁止在一定时期内为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
吊销职业资格:对于涉及严重违规的注册会计师,其职业资格可能会被吊销。
刑事责任:在极端情况下,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构成犯罪,相关责任人可能会面临刑事指控。
信誉损失:即使没有法律制裁,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受损也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和业务减少。
也就是说,在印度,这些未能尽责的会计事务所,轻则罚款,重则吊销职业资格和面临牢狱之灾。
但不管怎么样,都会造成客户大量流失,最后破产,很难出现一家事务所长期失职的情况。
事务所连续多年未能尽职,罚没1783万元。
这样的处罚,作为股民,你怎么看?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