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储能技术领域迎来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突破,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市人民政府网近日发布了《北京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旨在推动北京市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该方案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和2027年的发展目标,包括突破5-10项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和智能装备,建设一批中试平台,并打造新型储能产业育新基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储能产业链龙头企业。到2027年,北京市将力争实现新型储能产业营收超过1000亿元,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储能产业示范园区。
与此同时,国内储能系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11月20日,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首套百兆瓦级先进储能系统在山东能源电力集团新风光电子生产基地成功下线。该系统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点工程,旨在提升当地能源稳定性,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该系统已在东营项目成功应用,并采用了智能化管理的新能源智慧运营数据中心,实现了储能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
此外,在西部地区,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汇聚了全球光储行业的权威专家学者和领军企业家。大会聚焦“光储新时代 双碳新征程”主题,共谋“双碳”战略新趋势,共议绿色低碳新前景。会上,多位领导和嘉宾表示,光伏与储能产业已成为聚合焦点,特别是在四川等地,已形成了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及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
在储能技术方面,长时储能技术正成为新的蓝海市场。根据国家能源局2024年1号公告,长时储能技术路线在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中的占比已接近50%。热泵储能技术作为长时储能技术的主要部署方式之一,以其选址灵活、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等优势,契合未来储能需求导向。中央研究院自2018年起在国内率先布局热泵储能技术,并在云南省陆良县正式启动了全球首套兆瓦级热泵储能中试系统的建设工作。该系统熔盐储热温度达560℃,储能容量为1 MW/4 MWh,综合效率达80%以上,将为高功率系统优化和技术产业化示范推广提供重要支撑。
储能技术领域正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和突破,新型储能产业将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储能技术将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