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反于范阳。年迈的唐玄宗和封常清等人认为安禄山不过只是疥癣之疾,不日便可平反。但当叛军攻破河北之时,唐玄宗才知道这个心腹之患带来的麻烦有多大。
安禄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本姓康 ,字轧阿荦山(一作轧荦山),即战斗的意思。姓氏本应读作亚历山大,,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 )人 ,粟特族。唐朝时期藩镇、叛臣。
母亲阿史德氏为突厥族女巫,安禄山年幼时父亲就死了,一直随母亲住在突厥族里。他母亲后来嫁给了突厥将军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安禄山也就跟着姓安氏,名叫禄山。
精通九蕃语言。他在30岁前一直在边疆地区混迹,是一个很不安分的商人。 30岁那年步入军旅,在不到4年的时间就做到平卢将军。天宝元年(741)正月初一,他刚刚40岁时,一跃成为驻守边疆的藩镇安禄山家乡朝阳古城封疆大吏——平卢军节度使。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他飞黄腾达,在唐朝严格按照任职年限资格任官的体制下,创造了和平年代边疆军帅仕途腾达的神话。天宝十载二月,也就是他49岁的时候,已是身兼三镇节度使,同时兼领平卢、河北转运使、管内度支、营田、采访处置使。从40岁到49岁,安禄山从一方节帅到身兼三镇,荣耀君宠达到顶峰。天宝十四年狡黠奸诈,骁勇善战的他拥有重兵,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叛乱,使强大的大唐帝国开始走下坡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我国著名诗人杜甫对“安史之乱”中长安的真实写照。在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叛军攻破潼关,长安逐渐沦为人间地狱,惊慌之际,唐玄宗因“剑南虽狭,土富人繁,表里江山,内外险固”而带领众人仓皇逃离国都,将一个无比繁华的京城拱手让给了叛军,也正是因为这样,留在长安的百姓便沦为待宰的羔羊。
安史之乱使得北方生产大受摧残,田地荒芜,人们流离失所,许多州县成为废墟。唐朝从此由强盛转向衰落。唐玄宗出逃入蜀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宝应元年(762 年)十月,唐代宗继位,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
广德元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