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惊起千涛浪。《重庆日报》这一招高薪求贤虽不至于是惊浪之石,但也足以令评论界为之喧哗。有资深评论人为《重庆日报》之决心瞠目,亦有深耕传媒者为评论之时艰喟叹。
然而无论瞠目、无论喟叹,多少反映出评论界的尴尬和无助,其背后的「媒体用工荒」和「时事评论人才缺口」不言而喻。
从前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如今倒换成「伯乐苦寻千里马」,媒体人不胜唏嘘的同时亦忧思万分。
本篇正是以一种局中人之身份、之视角,浅谈我们这个时代为什么需要评论员?一名优秀的评论员究竟该怎样练就。
时事评论这潭静水
静水流深,评论实况。
不同于记者常年奔走,见识大千世界,结实上下九流,短期内可以获得巨大成就感和巨大飞跃,时事评论工作像是「打坐」。
这个「打坐」在很多情况下是字面上的意思,坐得下去、沉得下来。当然,也不是毫无目的的「打坐」,而是要伴随无止境的手部、脑部运动——码字。
坐在办公桌前,浏览、检索每天的新闻,寻找触及神经的信息点,有时是热点,有时是兴趣点;看到适合的话题,思考切入的角度和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想着如何才能不人云亦云,如何才能稳中有惊喜……大多数评论人的一天始于「打坐」,终于「打坐」。
这种高强度的头脑风暴规定了准入门槛——评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干;而「闭门造车式」的输出方式又限制了一部分参与者的热情——至少大多数年轻人并不安于日复一日的「打坐」。
高要求与弱趣味之间,资深评论员容易职业倦怠,年轻评论员容易兴趣丧失,评论人才后继乏力避无可避。
纵观评论体系,纸质媒体之评论依然位居主流地位;然主流之中,亦有主次之别,党报、名报几乎承载了社会大部分评论输出,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
目前大多数省市党报之评论队伍多在10人以内,这是一家纸媒最常见的评论规模。然而,大部分纸媒在业务划分上是将「评论」与「理论」合并,所以评论者并不单纯钻研评论,而是要同时研读「政策理论」。
从这一业务划分的角度看,完全评论者的确少之又少。
当然,合并理论评论,并非所有纸媒之操作,多发生于党报等主流媒体内部。所以评论员之少也不完全在于业务分拨,更大的危机其实产生于外部环境。
其一,是舆论边界。
评论者,言他人未尽之言,为社会建言,为民众发声,上需顶天,下则立地。
这样的功能要求评论工作必须出于公心,言尽其实,就像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所呼唤的:「让我凭着良知自由地认识、自由地发言、自由地讨论吧。」
然而,时代对评论的局限之处就在于:并非所有对象都可评论。评论的尺度要高于评论本身,这就像「戴着镣铐跳舞」,舞姿优美,却也有限。
其二,是人机焦虑。
前段时间,ChatGPT火了,百度文心一言也蓄势待发。评论人,或者说媒体人,要该慌了。
很多人对人工智能保持着乐观态度,然而ChatGPT的爆火引发了部分人重新思考人工智能对人的替代作用。
先不考虑伦理因素,目前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的确能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传统文字输出工作。虽然相比之下,评论这种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并不是首先被替代的领域,但也绝不是不能替代的领域。
人工智能对新闻领域的影响足以令所有媒体人警惕。
其三,是新旧之别。
或许用「新旧」来概括并不是那么贴切,但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评论领域的分界并没有随着媒体融合而模糊,反而是有壁的。
这是因为传统主流媒体的评论表达很难适用于新媒体,而新媒体的表达方式又不足以承接主流评论之厚重,大部分新媒体评论流于情绪宣泄,只能归类于激情发声。所以在自媒体大行其道的当下,靠评论出圈者寥若晨星。
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摆在评论面前的事实危机不容忽视。静水之下,评论内部早已暗流涌动,评论者如何承接汹涌暗潮,这似乎是一个值得辩论的问题。
何为优秀的时事评论员?
有人说,「做评论的人需要成为通才,兴趣要广泛,要能对社会充满好奇和观察。」
也有人说,「评论员要善于思考,对问题的解剖鞭辟入里。」
这些见解都极为正确,好奇心、观察力、思考力、知识面……这都是一名好评论员需要具备的特质。
然而从功能角度看,笔者拙见:好评论员与好评论其实是一体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时事评论,就需要什么样的时事评论员。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复合体,充满了不同群体的不同声音。
在这个「观点的自由市场」里,评论的作用在于舆论引导、鼓舞人心、建言献策、为民发声。立足这一社会视角,好的时事评论员应当是舆论的引导者、主流的卫道士。
从历史的脉络看,在报纸还是舆论主要输出口的时候,评论员其实是新思想、新观念的重要传播者。
譬如20世纪《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盛行之时,南陈北李之辈无一不承担了思想启蒙之先锋作用。
遂到新中国时期,《燕山夜话》的邓拓,《思想杂谈》的马铁丁,或个人或集体,同样翻动了社会的浪潮。
再到今天,任仲平、辛仲平等带有时代印记的评论员集体让时事评论推陈出新,再领风骚;也有如曹林等时评人热心发声,理性建言。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些曾经或正在熠熠生辉的名字将昨天新闻变成今天的历史,书写进时代的片段篇章之中。在社会动荡转型时、在舆论风起云涌处,这些时事评论员正发挥了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秉笔发声,为人亦为心。
然而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评论员却也不决然是单纯正义的卫道士,很多时候他们更像一群矛盾体。
在面对热点时「敏感」,在书写评论时「顿感」;在面对新闻时「有我」,在表达意见时「无我」。
新闻是「易碎品」,评论亦是。面对稍纵即逝的新闻,评论员需要保持极为敏感的触角,密切关注事件的一切动向;然而当要提笔撰写评论时,克制、理性、审慎的「顿感」则要冒出来。
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写道,「钝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评论员恰好需要这一力量。
面对热点新闻能迅速给出第一落点,但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却又能保持「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定力,这种矛盾关系便是一名优秀评论员的必修课。
而「有我」与「无我」的切换,也是一种能力。
王国维有言:「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评论是第三方的言论,也是第一方的关怀,正如「有我」与「无我」之辨。
在社会关切话题中,评论员常常替民发声、为民请命。这个时候,评论员应当是「有我」的状态,以一种在场的身份参与其中,否则,写出的评论不过人云亦云、隔靴搔痒。
在宏大叙事主题中,评论员常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将自己抽离于评论之外,说理论道,毫无偏颇,否则,写出的评论便会让感性凌驾于理性之上,多少有失公允。
评论大多是为时而著。「敏感」与「顿感」交错,「有我」与「无我」对垒,往往是在多番矛盾运动中,一篇篇理性透彻、脍炙人口的评论才得以倾泻笔端,成为时代章节里的大小玉珠,在未来某一天成为后来人回望历史的片刻史料。
而这,也正是评论者后世之功绩也。
1号结语
时代大浪滔天,朵朵浪花闪烁其中。
笔者今天所探讨的单纯只是时事评论员一种,事实上,在不同的话题领域,更有不同评论者。但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见全豹,朴素理解,可以将评论界的大环境与小变动归为同类,不可避免或有偏颇之处,亦期许谅解。
目前《重庆日报》仍在招聘期间,能否顺风如愿,且行且看。
说实话说真话说接地气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