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与雅的典范——顾荣元山水画精品展顺利开幕

名家艺术 2024-11-28 14:25:34

“精与雅的典范——顾荣元山水画精品展于11月22日顺利开幕。

艺术家顾荣元先生致辞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吴门画派是中国画中一个很重要的流派,也是吴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苏地自古文风盛行,明清以来文化土壤非常丰厚。吴门画派植根于吴文化的土壤,所以发展得非常好。我认为,吴门画派的艺术特质同时也是吴文化的特质:一个“精”、一个“雅”。精,就是精致;雅,就是文雅。精,以笔墨、技法为依托,是技术层面的;雅,是精神方面的,是一种气息、一种书卷气,这一点呢,(是)不容易(做到)的。前两天,北京的何加林先生也谈到“雅,是不容易做到的。”我觉得这实质上是我们吴门画派当中的一个特色,是我们非常值得骄傲的。这一次,我带来了三十几幅以细笔山水为主的作品。山水画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大写意、泼墨、工笔、细笔等。细笔山水的作品对技法方面的要求很高,就是说你这个笔墨,笔笔要到位,章法、结构,它这个相互之间的关系,都要处理得非常到位。在意境方面呢,也是有很高的要求的,要诗意化。这一次的作品,希望得到大家的喜欢。这次要感谢彬龙美术馆!得到苏州筑源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苏州锦苑商贸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顾荣元先生携夫人罗淑芝女士(勺园书画院院长·前排左一)与众弟子合影

各界嘉宾合影与致辞

程宗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人物画家·左一):我和荣元是多年的老同事,与他一同工作的时间最长,无人能及,对他的了解也很深。他勤奋刻苦,笔耕不辍,八十多岁仍然焕发艺术青春。此次展品都是他近两年新作,尤其一组水墨山水今年创作完成,气韵生动、境界高远,画面干净、清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陈铭(中国书画报记者,艺术评论家·右二)与夫人徐苏女士(右一)

周雪耕(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南社书画院副院长):顾老师一辈子都沉浸在吴门画派的艺术语言当中,在他的绘画中能看到对沈周、文徵明绘画的继承和发扬,天真烂漫,儒雅淡泊,田园气象特别足,让人看来沁人心脾,心性舒展。这次展览可以说是苏州最美、最好的小型展览”。

韩光浩(江苏省作协会员,苏州日报社文旅融媒中心总监,苏州市诗词协会副会长):衷心祝贺顾老师的展览顺利开幕。这次的展览作品以小品为主,小品虽小,难在境界,难在以小见大。顾老师山水笔墨精到、细微,画面中无不彰显出吴门山水的神韵和雅致”。

倪振人(吴门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顾荣元自幼师承吴门画派泰斗吴䍩木先生,画风面貌清新婉约,非常具有吴门艺术特色,是吴门画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我相信通过此次展览,顾老师的画一定能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吴门艺术的魅力和精彩。"

胥力浦(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人民艺术书画院副院长):很高兴能来到顾荣元老师画展的现场,这是个不可错过的精品展,今天一看作品更是惊喜连连。顾老师作品清新典雅,有自己的笔墨关系,有时代关系,有个性、有共性,面貌全面且风格显著,让人看着就情不自禁的对画中景象产生向往。

章致中(东吴画院学术部主任 山水画家·右一):在本次展览中,我看到顾老师的笔墨有很多对传统的接续和传承,虽然画的尺幅小,但画中的天地浩瀚,宽广无垠,气势恢弘。此外他对于中国画的着色也有很多探索,技法高超,底蕴浑厚,观看这次展览使我获益良多。舒奉谦(山水画家·左一)

潘滢滢(苏州市女书画家协会会员,顾荣元先生入室弟子):我从高中开始和顾老师学画,到现在十几年了。我记得顾老师第一次上课时从山水画历史和文脉开始讲起,说到自己学画的经历以及古人学画的经历。他说,中国画要融入自己的思想。相信大家能从顾老师的画作中看到历代的传承,看到自我的笔墨语言与时代的精神。我学习到很多,也相信自己未来能更好地将吴门画派继承与发扬下去。

吴依瑶(苏州日报社古吴轩书店经理·右一)

杨素珍(苏州锦苑商贸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右一)

刘水群(苏州锦苑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右二)

顾文明(苏州锦苑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左一)

顾群龙(苏州筑源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院长·右一):今天顾老师的山水画展隆重开幕,我代表筑源公司感谢顾老师邀请我们作为协办单位。顾老师山水画是诗意的画,令人赏心悦目的画。也感谢彬龙美术馆对正宗吴门画派的传播。本次展览规模虽小,但付出的心血不少。祝贺展览圆满成功!谢谢。

展览现场·花絮

现场赠词(苏州沧浪诗社 蒋海波女士)

画堂春 ·顾荣元先生画展奇风

江山胜览映霜天

云岚烟树轻寒

漓江春翠画中仙

秋韵太湖妍

如揖群峰葱郁

疏林远岫奇颜

齐云揽胜靓江天

敬读顾公篇

现场赠诗

(苏州沧浪诗社  陈曼玲女士)

七律•贺顾荣元先生画展有感

小雪恰逢苏市暖,

连连画展耀彬龙。

吴门画坛独擎秀,

艺海方舟白发翁。

浩淼千涛湖水涤,

奇峰万壑气昂雄。

慕心弟子承传奉,

岁月回眸见彩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