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秘书提醒周总理,刘亚楼病危是否看望,总理:我不会再看他

经史如诏 2025-01-27 09:16:45

“我再也不去看刘亚楼了”。

没有商量余地,说到做到,明明是颇为欣赏之人,为何这么冷酷?既要“划清界限”,刘亚楼的葬礼,周总理却无缺席。

再见已处生死鸿沟,明明生时能珍惜,为何非要等到死后缅怀?

“执行任务没有地址,收不到快递”

生于11月11日的人民空军,写在2021年官方宣传片的一句话,再也不用飞两遍,窘迫消散,刘亚楼却已不在。

白手起家的灵魂人物,被通知负责组建人民空军的视乎,正忙着挥师南下,武将,重担,被选中,刘亚楼觉莫名其妙,但这个结果,是主席与周总理达成的一致意见。

6架美制轰炸机1949年的5月4日不请自来,飞了一圈,北平南苑机场就没了,心弦被震,提笔写信,开始准备建立空军的问题。

觉得应先将领导者定下来,既要有勇,也要有谋,个头不高却干练潇洒的刘亚楼一下子就成了心水的对象,很合适,有留学经验,对航空也有所了解,就这样定下来,十四兵团按时出发,刘亚楼却被留了下来。

坦然接受,在其位,谋其职,次月就去苏联谈判,想买飞机,也想建学校,事一件件的办,紧迫却有序,新中国在1949年的10月1日成立,两个月后,五所航校开学。

万事开头难,复杂的局势,不给人跌跌撞撞的机会,开局就是硬仗,抗美援朝,空军必须出动。

仗着在天上的优势,美军那叫一个狂轰滥炸,不少人因此死亡,必须反击,可却没啥底气。

各类飞机加到一起也不足200架,飞行员中有经验者寥寥,还是演习,并非实战,就这也上,只要策略到位。

刘亚楼建设性提出“一域多层四四制”,一鸣惊人,两年八个月的战事,击落击伤飞机总数超400架,美引以为傲的飞行员,也被证明不过如此,扬名之战,完成的很好,更大的盛况,刘亚楼却不能见证,在1965年的5月7日,他因病离开了。

“善意的谎言”

“赶快治,哪里条件好去哪里治,要全力以赴…”。

急匆匆的指示,无情的报告单,肝癌两个字,竟是那么触目惊心,明明,刘亚楼还那么年轻,怎么就患上了癌症?

周总理的心很痛,始终如一的周全,让他提醒众人,不要将事情透露,外人不可以,刘亚楼本人及家属更不可以,可怎么能瞒得住,刘亚楼的妻子翟云英可是医生,一不小心,就是纰漏。

为圆善意的谎言,专门伪造了一张肝硬化的病例,讨论的时候,翟云英想加入,众人不仅不拒绝,甚至让她坐到前排,只等她离开,真正的讨论才会开始。

真实的病情,可以隐瞒,一日不如一日的身体,却藏不住,状态越发不好,刘亚楼却还放心不下工作,周总理托杨成武捎口信,就连毛主席也写了亲笔信,劝他休养,让他听医生的话。

工作被全面暂停,周总理还是急得很,听闻国外有特效药,当即表态不管花多少钱都要买来,他重视刘亚楼,刘亚楼也重视他。

1965年,情况已经非常糟糕,可听闻周总理要来看望自己,刘亚楼却执意起来洗脸,穿戴整齐,早早就去楼下等。

已是病号,还如此讲规矩,见到周总理,还感谢“总理这么忙,还来看我”,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悄然做了决定,不来了,再也不来了。

不是不担心,不是不想看,只是不想如此折腾刘亚楼,接待在前,强撑重病之躯送客在后,晃悠悠的身体,看着着实不忍心,担心,却忍着,不打搅,始终努力,还是没改变结局,去世时,刘亚楼甚至只有55岁。

葬礼规格很高,除了身在井冈山的毛主席,重要领导人几乎全到了,公祭会上,周总理更是泪洒当场,刘亚楼这个人,真的很好。

“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了”

是个出色的军事将领,平津战役,建设性提出,先不打塘沽,主要夺取天津,战前换战略,风险可是极大,事后验证正确性,一步棋,“将死”的了傅作义,打不过,又跑不了,为和平解放北平,下了关键一子。

“进城”之前,刘亚楼专程迎接,阔别多年,再见面,刘亚楼很激动,不知说什么,幽默的主席率先开口,对着周总理说“10年没见,刘亚楼来接我们进京赶考喽”。

是个干实事的人,准确的说,最大的追求,就是干实事。

建国后的1952年,日子好过了不少,毛主席去空军司令部视察,刘亚楼穿的还是补过的军服,非常破旧,于心不忍,提出给他做两件新衣服,被拒绝了“主席,不用买,我这重新补一下,至少还能穿半年呢”。

当选国防部副部长的1959年,按规定,坐“大红旗”轿车完全合理,怎么说,刘亚楼都不同意,工作人员趁着他去外地开会,将他原来的车子送去检修,接他时开着“大红旗”去了,一看到新车,当即就变了脸色。

“不要一升官就伸手要待遇,这是什么作风嘛”。

对别人严,还能信服,关键在,对自己要求也高,如此刘亚楼,怎能不让人缅怀?

0 阅读:16
经史如诏

经史如诏

经略史海,一诏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