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算好哭的《志愿军·存亡之战》豆瓣目前的评分是7.5,算不高不低。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分歧也比较大,从历史的角度看去,这部电影讲述的铁原之战和真实铁原之战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以下是电影中的铁原之战和真实铁原之战的4大出入——
第一,真实铁原之战的战略意义和电影中的呈现不一。
铁原之战当然是抗美援朝史上一次伟大的战役,但它的具体战略意义并不是电影末尾讲述的“粉碎敌人抢占铁原、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的企图”。
为什么这么说呢?答案实际非常简单:因为当时美军的真正作战意图,并非如此。他们的真实作战意图是:重点进攻铁原、金化、华川水库(山阳里),这样一来,美军就可以通过战略布局,完成一个地形上占领“铁三角”底边的目的。他们打上甘岭等高地,也是这个目的。
为什么要整成铁三角呢?答案是:为了利用地形,形成更好的防御。
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美军的战略布局,其实非常地高明。他们在全线推进的过程中,非常有谋略、有章法。这里不得不说:美军当时刚刚继任美联军最高统帅的李奇薇,当真不愧是西点军校的高材生,他非常懂战争。
李奇薇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美军在打铁原这个非常重要的志愿军后方基地的时候,是顺带地想要摧毁交通枢纽的,电影里呈现的这个点确实存在,但不是主点。
当时,汉城往金化再往华川的公铁路线是韩国东西向重要的交通线,也是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时最重要的交通线。
也是因此,很多人会将美军对铁原的进攻,理解成为了单纯地想要“摧毁志愿军和人民军的后方基地”。这样理解,实际是忽略了美军的真实战略目的,只看到了具体的点。
《志愿军 存亡之战》(作者拍摄于影院)
真实铁原之战的战略意义比电影中所呈现的更为重要,它的胜利,致使美军的铁三角大计划泡了汤,也顺带让志愿军的后勤补给能继续跟进。这一战,为稳定战局做出的贡献不可估量。就在这之后不久,“联合国军”提出了举行停战谈判的建议。
第二,电影中倾向于将铁原阻击战的胜利放在一个营身上,也突出了个人,尤其陈凯歌儿子陈飞宇所扮演的患有失忆症的志愿军的作用。但真实抗美援朝中,63军能在铁原顶住美军的强大攻势,实际主要靠189师。
值得一提的是,189师能顶住敌人的强大火力的原因,电影进行了真实的还原,这个原因,就是电影中反复强调的:死守,每个人都像钉子一样,狠狠钉在自己的阵地上。
在这之前,彭德怀元帅曾对63军所在的十九兵团下达了一个死令:"就算把63军打光了,也要给我死死守住铁原。"随后,63军军长傅崇碧将这一命令下达给了189师。是在这个前提下,189师才下定决心死守阵地。
63军军长傅崇碧
问题来了,强调要像钉子,真的能成为钉子吗?答案是不能。189师的每一个战士,都能成为一颗钉子的真正原因在于:189师师长蔡长元提出了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战术,就是把189师分散成了无数个小队,让他们在战线上搭建了两百多个阵地。
蔡长元
这两百多个阵地中,很多阵地竟只有30人左右。这样的阵地看起来不难拔除,但是你得一个一个拔啊,这就需要时间了啊!63军能在武器弹药和人数明显弱于美军的情况下,死守铁原13天。可以说,红军出身的蔡长元其灵活指挥能力,当真不容小觑。
蔡长元的作战能力,是在实战中累积而来,他是一名儒将,外表非常文雅,但作战经验丰富,且打法极凶悍,他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几乎所有的战争,他都没有缺席过。
在确定钉子战术前,蔡长元在多次和敌军的对抗中,发现了联合国军行军时的薄弱点,原来,美军每次撤退时,都必须是一条完整战线一起行动。这就类似于“美式橄榄球战术”,而李奇薇采用这样的战术的原因在于:他不敢把自己的后面和侧翼暴露给敌人。
为了避免把自己的后面和侧翼暴露给敌人,他每到一处,都必须完全把志愿军的阵地拔掉才敢前进。
蔡长元的钉子战术,实际是专为李奇薇量身定做,两百多个钉子阵地,这可把非要把每一个阵地都拔掉的李奇薇给为难惨了。
综上,铁原阻击战的胜利,当然需要每一个营的拼死战斗,但绝不单纯是哪一个营的功劳,哪怕此营全部阵亡。它的胜利,也不是某个人在关键时刻扭转了战局的结果,这样的大战,需要英雄,但一个英雄绝对撑不起来,它是无数无数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胜利。
第三,电影里,铁原阻击战中,讲到:女兵李晓用广播进行的心理战术,真实铁原之战的确用到了心理战术,但绝对没有电影里的这一心理战术。
李晓(作者拍摄于影院)
志愿军非常善于用心理战术,铁原之战中,郭恩志连长就发明了一种名叫“三朵花战术”的心理战术。这种战术的原理是利用敌人的恐惧心理,在阵地前沿布置假目标,再用探照灯射击目标,制造混战假象,以迷惑敌人,使敌人形成误判。
志愿军运用这种神奇的心理战术,歼灭了800多敌人。
电影中,女兵李晓用英语对着美军广播,以扰乱军心,这一出,多少有点强加的意味。
第四,铁原之战中,的确巧妙运用了水库,但水库实际并不是靠人力去拧动开关,而是直接用炸水库的方式,实现对敌人的水攻。
铁原之战的最后关头,傅崇碧现身铁原东北侧的大型水库,他下令炸毁水库,借水重创坦克部队。
电影中,出现了志愿军徒手去拧动数个水库闸开关盘的镜头,这个镜头在真实的铁原之战中并不存在。实际上,要让水库的水倾泻而出,最好方式,就是傅崇碧想到的直接炸毁的方式。也只有这样,水库的水喷薄而出,才能达到重创敌军坦克部队的目的。
话说回来,电影中呈现的铁原之战,虽与真实铁原之战有出入,但它还是基本符合真实历史。
这场惨烈的战役,在昭示和平年代的我们: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当真是先烈用生命换取而来,我们当珍惜。
它也提醒我们:哪怕在最强大的敌人面前,只要我们不怕苦难、不怕牺牲、守望相助,发扬民族精神,也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第一点我不同意,美军反攻的很锐利,意图不可能仅仅是你所说的三角。当然战略意图也是随着战争在变化的,如果真的过了铁原,面对朝鲜的一大片平原地区,美国不可能放弃大规模推进,这也是彭总一定要守住铁原,为志愿军建立防御阵地争取时间的原因。如果防御阵地建立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整体崩溃
去看下历史挡案纪录片《铁原阻击战》就一请二楚了这段战役,如果守不住不堪设想
“但真实抗美援朝中,63军能在铁原顶住美军的强大攻势,实际主要靠189师”,请问你这是出自哪个野史?我给你摘一下抗美援朝战史吧:6月1日美军集中第1,第9军主力开始向志愿军第63军阵地展开进攻,并把主攻方向指向涟川…… ……以整连,整营,整团的兵力轮番猛攻志愿军第187师阵地,企图夺取涟川两侧有利地形,中央突破,直插铁原
瞎几吧写!霉军攻下铁原就切断了志愿军的后勤补给,前线的几十万大军将面临无粮无弹绝境,同时后撤道路被切断将全军覆没,还什么霉军就想占领铁三角,真把李奇微当成吃干饭的了!
张英辉,徐信,蔡长元确实是三大牛人,这一战役足以惊天动地泣鬼神,胜了惨烈,荡气回肠载入史册……,史诗级胜利……
如果铁原这个最后屏障守不住任由美军机械化部队穿插造成志愿军防御体系崩溃都有可能象二战时七十万苏军在基辅被德军穿插包围最后遭围歼的命运。远不是补给线和后方基地那么简单
铁原战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战况激烈。据央视纪录片采访了当时志愿军总部参谋人员,说彭大帅每天看向铁原方向,十几天仿佛老了十岁。
187师徐信师长后来是副总长,上将军衔,电影里成背景板了
都是用战士们的命拼下来的呀!不说了,眼里进沙子了!
军事题材的电影,搞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导演瞎拍,朝鲜战争时期志愿军已经开始用33战术了,3人一个小组3个小组在加一个班长就是一整个班10个人,志愿军前期武器装备五花八门,中后期武器更换为苏联制武器了,前中期飞机飞行员都是苏联人后期更换为中国飞行员
确实是垃圾导演,胸无点墨根本不懂铁原阻击战历史,歪曲史实!为捧其龟儿脸都不要?决定胜局全景难道不是3个牛人师长,居然是那一个营?扭转战局居然误导成炸种子山水库?三个师长指战员才是决定胜负主人公,首先必须承认189师撤豆成兵阵典型麻雀战法,通过大规模分散拉长战线,纵深,使美国佬根本拉不出织不出那么大网罩住,耗费拖廷美国佬进攻时间,通过肉搏战牺牲最大,迟缓美军进攻,赢了后方准备宝贵3天时间,打最好应该是187师换防时,张英辉师长是打地道战,坑道战专家,利用现有地形原韩军战嚎,挖了大量深勾壑横七竖八战壕和防空猫儿洞,使美军飞机,汽油凝固弹及坦克威力大减,志愿军伤亡大量减少,战斗力层出不穷并没削弱,坦克卡在深勾前进不得,而且白天阵地丢失,187师总能用夜战重新夺回,夜间不断侵扰袭击使美国佬夜不敢寐,心里阴影胆战,迫使用坦克,装甲车,大炮圈在外围作防护,最终为188师徐信师长集中所有炮火弹药一举反攻决性奠定决定性要素,突然夜间袭击炸了美国佬老巢,弹药库被炸,所有军用物资后勤战略被毁了一干二净,短时间内美国佬根本补给不上,迫使美国佬不得不对铁原阻击战认输后撤
导演太烂,题材太好。
你也知道这是部电影?
还不如看铁在烧
题材好,导演烂
《长津湖》拍的是吴京,《志愿军》拍的是陈飞宇。
对平台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