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家中三不留,富贵永不愁,你知道是哪“三不留”吗?

依依聊文化 2024-07-06 11:19:31

过去农村老话,虽然语言朴实无华,但蕴含深刻寓意。“家中三不留,富贵永不愁”就是这样一句老话。这句老话,在过去农村,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富有哲理,且有一定教育意义。

由于这句老话用了“三”这个数字,给人们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农村传统文化中,“三”可以是实数,也可能是一个概数,即“多”的意思,或者“三以上”。比如,“事不过三”中的“三”,就是多次的意思。

因此,对这句老话的理解,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现实生活需要,或者当地民众早已形成的共识,作出各自的解释。即便是同一个人,可能在不同的场合,也可灵活地作出不同的解释。

有的人说“三不留”是指三样具体的物品;有的人说“三不留”是指三种人;有的人说“三不留”是指三种个人品行;有的人说“三不留”指是三种个人行为。如此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对一个家庭来说,该留下的东西比较多,该舍弃的东西也比较多。而对无数个家庭来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各有各的具体情况,是留是舍,各有各的想法。况且各地有各地的习俗,当地习俗往往也支配家里东西的去留。

现在很多人,在解释这条俗语时,认为俗语中“三不留”中的“三”,指的是农家具体的物件。下面就举一个事例,看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如今一些人认为,“三不留”之一,指的是家里的破碗不能留。事实真的如此吗?实际上,这是用现在农村民众的思维方式,去解释过去的农村生活。现在农村生活水平与过去农村生活水平相比,差距非常大,对家中一些日常用品的使用,在观念上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比如,现在农村婴幼儿,用的都是尿面湿,一次性的,脏了后就丢掉。过去农村农村婴幼儿用的尿布,脏了后用水洗净,晾干后反复使用。很多人家,老大用了的尿布,老二、老三接着再用,直到破烂得不能再用,但还是不能丢,破布还可用来做鞋底。如果有人用了一次后,把尿布丢掉,那就被人说是“败家”。

破碗同样如此。这里所说的破碗,并非那种破得不能盛饭菜,是指那些碗沿破损一点,缺了一个或几个小口子,但还是能够正常盛饭菜。这种破碗,农村又习惯缺口碗。

过去农村,绝大多数人家,是舍不得丢掉这种碗的,如果丢掉,也会被人说是“败家”。毕竟,家里碗也得花钱买,在那种生活艰难、物资匮乏、缺钱缺粮的年代,按照老话说,“赚钱好比针挑土,用钱犹如水推沙”,花钱容易赚钱难,恨不得把一分钱掰开作三分钱用。

家里能节俭的就节俭,能将就的就将就。这里不要把年代说得太远,就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到现在也还只有五六十岁,不管这些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大多有过用破碗吃饭的生活经历。

这种碗在使用上,从民俗的角度来说,确实存在一些禁忌。比如,祭祀不能用破碗盛作为供品的菜肴。在家里吃早饭,盛饭时最好不用这种破碗,尤其是一家之主不能用破碗盛饭,菜碗一般没有禁忌。中饭和碗饭用的饭碗,没有这种禁忌。再就是客人来家里吃饭,不能让客人用这种破碗,其他的人没有这种禁忌。

实际上,应对这种民间禁忌,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只要吃饭摆碗时,注意把碗挑选一下就行了。

正因为如此,现在一些人以为“三不留”中的不留破碗,完全不符合以前的农村生活习惯,脱离了那个年代的实际,所以,这种理解也就不太准确,也难让人信服,更不能让那些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信服。

很多传统农村俗语,从表面上来看,好像在说具体的物件,实际上是在讲一些对民众有启发性的道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有正面的引导和教化作用。

我们现在要准确解读这句农村俗语,还得多听农村老人的解析。在我们家乡农村,老人认为“三不留”一定要与“富贵”有紧密关系。旧时,“富”,指富裕;“贵”,指考取功名和当官。人们认为,一个农村家庭,与“三不留”“富贵”有联系紧密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女大不中留

“女大不中留”意思是说,女儿到了当嫁的年龄,就要为她们找到婆家,不要留在家里做“老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做“大年剩女”。女儿迟早要嫁人,迟嫁人不如早嫁人,早嫁早成家。

我国民间有老话说:“女大不中留,留下结冤仇”,还有一句顺口溜说:“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两句的意思是一样的,反映旧时封建包办婚姻的危害性。

所谓的“仇”,指女儿对父母的怨恨,嫁出去后,如果女儿所嫁的人家好,日子好过,这种怨恨可以得到缓解,但产生的隔阂难以抹去。如果女儿所嫁的人家不如预期,日子过得不顺,这种怨恨就会加深,以至与父母断绝来往。

这就是要告诫父母,对于女儿,不要强行留在家里,该放手时要放手。对于已出嫁的女儿就更是如此,对女儿小家庭的事务,不要插手过多。

女儿和女婿的小家庭搞好了,富裕起来了,或者外孙有出息,出贵人,作为岳父母家也跟着沾光,不仅社会地位提高了,在经济上对家庭也会有所帮助。

如今的农村,儿女婚姻自由了,但是,旧时社会一些婚姻习俗的惯性,“留”的现象多少还存在一些,只不过只不过经过包装后,改头换面,或者以一种新的陋习面目出现,比如,父母以“把关”、“参谋”的名义,对女儿婚干涉太多,用高价彩礼等条件束缚女儿婚姻。

二、培养子孙不惜钱财

《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家里舍不得钱让孩子读书,家里想要出当官的人从哪里来。

《增广贤文》还说:“积钱积谷不如积德,买田买地不如买书。”“积钱积谷”与“买田买地”,是“留”住钱财的一种形式,“买书”是不“留”钱财的一种方法。

如果子孙没有知识和文化,无才无德,游手好闲,留下再多的有形的资产也会败光。书籍是知识和智慧来源,更是“耕读传家”好家风。因此,“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实际上,“买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子孙读书,而不是当摆设,充假斯文。句子中“买书”就是读书的意思,更进一步讲,就是培养子孙学习知识。子孙学习知识,就会有智慧头脑,而智慧头脑会变出更多的财富。因此,知识和智慧才是家里最大的财富,是家庭“富贵”的基础。

不管是旧时的农村,还是现在的农村,舍不得钱财送子孙读书或者学习技术和手艺,只顾自己享受生活,不为儿子孙未来着想,这种现象还是存在的。所以,旧时农村才有这种“三不留”的老话。

三、儿大不留要分家

过去,农村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女大要出嫁,儿大要分家”。这里的儿大要分家,指的是儿子结婚后,从父母的大家庭分出来,另建小家庭。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农村,家庭子女比较多,有三到五个子女的家庭比较普遍。往往大儿子二儿子结婚,或大女儿二女儿出嫁了,小儿子和小女儿还小。

那时,父母想把女儿多留几年不出嫁,就是家里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劳动力,结果“留来留去留成仇”了。

同样的道理,大儿子或二儿子结婚后,父母花费不少,甚至为了儿子结婚,还欠了外债。如果马上分家,家里的劳动力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一个,家里的经济负担比儿子结婚以前更加沉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家庭不愿已结婚的儿子分家,固执地把他们与大家庭捆绑。

强扭的瓜不甜,在分家问题上,即使儿子没有分家的想法,儿媳妇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样,就造成新婚夫妻吵吵闹闹,进而造成整个家庭吵吵闹闹。

笔者小时候,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我们村里,经常见到这样的家庭。儿子结婚不久后就要求分家,可父母又同意,结果引起家庭关系剑拔弩张,整天吵吵闹闹,搞得家里鸡飞狗跳。吵上半年或一年,最后还是把家分了。分家后,儿子与父母几年都不通来往。

也有少数父母思想开放的,儿子结婚后,不管儿子儿媳同不同意,就主动把家分了,让他们建立自己的小家庭。这样的家庭不担吵不起来,反而挺和睦。平时父母家缺劳动力,儿子儿媳主动帮忙,父母也主动给小夫妻带小孩,其乐融融。这样的家庭,大小家庭都容易富裕。此谓家和万事兴。

在过去农村,后一种分家方式明明是最明智的,可多数人受旧时传统大家庭观念的影响,民间以三世同堂、四世同堂才是一个家的样子,并流传一些家庭多少代不分家的故事,致使许多家庭以故事中的家庭为榜样,强行把已婚的儿子绑在一起,不让分家,到头来造成家庭不睦,最后还是不得不分家。

明知做不到的时,勉强去做,最后家里还是闹得不欢而散因此,这也被过去民众列入“三不留”。

现在农村家庭子女少,家庭关系已不像过去兄弟姐妹的大家庭那么复杂,现在的要简单得多,家里就一个儿子或女儿,分不分家无所谓。因此,现在农村把这条“三不留”,改成不要把子女留在家里,不让他们外出打工或发展,就富裕不起来。这也是与时俱进,很有道理。

总而言之,“家中三不留,富贵永不愁”这句老话,产生于农耕时代,当然也就有那个时代的印记,对那个时代来说,有其哲理。现在农村社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一些说法已经过时了,如果要古为今的话,还得重新充实有教化作用的内容。

0 阅读:1

依依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