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个“余茂春”?特朗普提名华裔当副顾问,比美国人还仇视中国

南柯归海 2024-11-26 03:01:04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述于文章结尾,请理性阅读。

【前言】

特朗普组建的新内阁中任命了多位鹰派高官,如今又提名了一位名叫黄之瀚的华裔担任副总统国家安全顾问。

此人在对华立场上一向强硬,就如同曾经的余春茂以对华强硬闻名,他被认为是对中国政策收紧的重要推手,甚至比美国人还要仇视中国。

特朗普的这一人事安排到底意欲何为?又将如何影响中美关系未来走向?

华裔高官的对华强硬立场

当地时间11月22日,特朗普提名亚历克斯·黄,也就是华裔黄之瀚担任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

这个黄之瀚出生于美国,是广东移民的第二代,拥有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黄之瀚担任美国国务院东亚暨太平洋事务局副助卿,同时还负责协调朝鲜问题。

他参与主导了特朗普与金正恩的数次会晤,表面看是外交调解,实则处处针对中国。

他在多个公开场合指责中国“松懈”履行对朝制裁义务,甚至将中国称为“朝鲜问题的主要障碍”。

与此同时,黄之瀚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尤为鲜明,2018年他窜访台湾,成为推动《台湾旅行法》的核心人物之一。

这部法案试图突破中美之间长期以来在台湾问题上的默契,为美台高层互访开辟路径。

黄之瀚在当时的发言中宣称:“台湾是自由世界的重要堡垒,美国从未停止对台湾的支持,也不会停止。”

有人认为,他的华裔身份为其对华政策增添了微妙的可信度,但实际却加深了中美之间的隔阂。

近年来拜登政府的一些核心政策制定者中,也不乏类似案例,印度裔顾问罗尼·查特吉曾被寄予厚望。

他负责推进芯片法案,试图遏制中国的技术发展,最终因政策失败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黄之瀚的情况则更加复杂,他不仅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发出强硬信号,在更广泛的地缘战略问题上也采取了激进立场。

他曾强调,美国必须确保“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以遏制中国的扩张。

这一表态直接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形成对立,表明了他在塑造地区政治格局方面的野心。

华裔身份与政策立场的矛盾

作为广东移民的后代,黄之瀚在成长过程中或许也曾接触中华文化,但他的对华政策主张,与传统认知中的“华裔对祖籍国友好”形成了强烈反差。

黄之瀚出生于美国,是一名典型的美国出生的华人,他的妻子则是台湾二代,这使得他对台湾问题展现出极端偏向的态度。

他多次强调“台湾是自由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公开表态称美国对台湾的支持“从过去到未来都不会改变”,这种立场使得黄之瀚在台湾问题上成为鹰派代表人物。

对于许多华裔政治人物来说,文化身份与政治利益的关系常常是微妙且复杂的。

在美国主流政治体系中,华裔高官通常需要表明忠诚于美国的政治立场,而这往往使得他们对祖籍国采取更为强硬的态度。

黄之瀚的情况与余茂春极为相似,两人都背负着华裔身份,却以极端鹰派立场对待中国,甚至在一些问题上的立场比许多美国本土官员更为激进。

有人认为,他们的华裔身份反而为其鹰派立场增添了某种特殊的“说服力”,使其政策建议在美国政坛中更容易被采纳。

部分华裔认为,黄之瀚的行为“数典忘祖”,甚至是一种背叛,也有人指出,他的立场更多是其职业角色和美国利益的体现,与个人情感关系不大。

近年来随着台湾问题的升温,美国政府中越来越多的华裔官员开始在对华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他们的立场却几乎一边倒地偏向美国。

华裔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这些官员的政治标签,但其立场却完全由美国的国家利益驱动。

这表明族裔背景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是有限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成为工具化的存在。

黄之瀚的华裔身份并未在政策制定中起到缓和作用,反而因其强硬立场加剧了中美关系的紧张。

在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鹰派人物的影响从未缺席,而这些政策背后的推手,有时并非表面上强硬的美国政治家,而是更隐秘、更具有策略性的智囊和顾问。

对华政策的制定者

这些鹰派人物并不局限于某一族裔或国家背景,却总能将中国描绘成“威胁自由世界”的敌人。

黄之瀚就是这样一个角色,而在黄之瀚之前,余茂春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华裔鹰派顾问。

他曾在特朗普政府担任首席中国顾问,为国务卿蓬佩奥提供关于中国问题的核心建议。

从抹黑中国试验室为新冠疫情源头,到推动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制裁,余茂春多次以“对中国精准打击”的策略引发舆论风暴。

他还在台湾问题上煽风点火,宣扬所谓的“自由与独裁竞赛”,强调台湾是“自由世界的隐性成员”。

他的言论和政策建议,极大地助推了特朗普时期的对华强硬政策。

余茂春的策略简单而高效:以意识形态为框架,将中国描述为威胁全球自由的对手。

这种言论虽然缺乏具体事实依据,却迎合了当时美国政府和部分媒体的需要,迅速获得高层支持。

另一位与黄之瀚同时被提及的华裔高官是张振熙,他在特朗普政府中担任白宫通讯联络办公室主任兼总统助理。

作为特朗普团队中的核心人物,张振熙负责协调特朗普与媒体之间的沟通,同时在对外传递政策信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曾参与制定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的关键措辞,包括贸易战和科技领域的脱钩策略。

他以其极高的忠诚度和执行力,帮助特朗普将许多极具争议性的政策推向前台。

美国的多位政策制定者不断强调“中美矛盾不可调和”,甚至公开鼓吹中美关系已进入“新冷战”。

无论是华裔还是其他背景的官员,都倾向于将中国作为主要竞争对手,试图通过制度性手段压制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从余茂春到黄之瀚,再到张振熙和其他智囊,可以看出美国鹰派政策的制定过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更多的还是负面影响。

这些政策确实在短期内制造了对中国的压制性影响,尤其在科技、经济和外交领域。

但这些政策过于简单粗暴,缺乏对复杂国际局势的全面考量,往往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美国对华高科技制裁虽然在短期内打击了中国的芯片行业,但也迫使中国在自主研发领域取得了更多突破。

黄之瀚既是政策的推动者,也是这些政策影响的见证者,他对台湾问题的强硬立场,与余茂春在意识形态上的煽动不谋而合,但更加注重实质性操作。

他们共同目标是将中国塑造为全球自由秩序的“敌人”,通过经济、科技、军事等多领域手段进行遏制。

而黄之瀚的任命不仅是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延续,更可能会让中美关系进入更加紧张的局面。

从履历和言论来看,黄之瀚对华立场异常强硬,尤其在台湾问题上极力推动美国进一步加大介入。

特朗普政府的鹰派色彩一直为人所知,黄之瀚的加入意味着未来的中美关系将不仅局限于经贸冲突,他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甚至可能进一步激化两岸矛盾。

不过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多领域对中国实施遏制政策,表面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暴露了其策略的短视和破绽。

结语

华裔高官在美国政府中的任命,体现了美国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机制,但个人的政策立场更多地受到其所代表的国家利益驱动,而非其族裔背景。

面对这一局面,中国要强化经济和科技领域的自主能力,减少对外部的依赖,并且通过外交途径向国际社会清晰表明中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坚定态度。

如果你喜欢我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END

参考资料

环球网在2024年11月23日《特朗普再公布多位官员提名 涉及公共卫生和国家安全》的报道

香港文汇报在2024年11月24日《黃之瀚獲提名白宮副國安顧問 父母曾居港識聽廣東話》的报道

0 阅读:317
评论列表
  • 2024-11-26 11:30

    人家本来就是美国人嘛!还比美国人还美国人!

南柯归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