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22年人口4300万,23年3700万,俄乌战争已经3年,现剩多少

江卿曻 2025-02-15 09:24:01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三年来的战火,让曾经美丽富饶的乌克兰满目疮痍,炮火和机枪的呼啸,已经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常见的声音。

4500万,这是2022年乌克兰的人口数,三年过去了,昔日的千万人口,如今还剩几何?战争带走了多少鲜活的生命?留下的人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三年前,当战争刚刚打响的时候,谁能想到这场战争会持续这么久?谁又能预料到,它会给乌克兰带来怎样的伤害?

战争阴影下的家园

当我们谈起战争,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惨烈的战场和英勇的士兵,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掉战争对普通民众的影响。

乌克兰大量的青壮年男性被征召入伍,他们中的许多人或战死沙场,或负伤归来,据统计,战争导致了乌克兰男女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衡。

曾经每100位女性对应86位男性,现在这一数字骤降至54位,这意味着,将有大量的女性在今后很难找到另一半,许多家庭也将永远失去父亲或丈夫的支柱。

除了人员伤亡,战争还摧毁了乌克兰的基础设施,道路,桥梁,电力设施这些现代社会赖以运转的基础,在战火中化为废墟。

据估计乌克兰因战争造成的基础设施损失高达2100亿美元,对于一个经济本就不算发达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失去了道路物资运输困难重重,工厂停工,民众生活陷入困境,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战争带来的伤害更加直接和残酷,他们每天都生活在战火的阴影之下。

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乌克兰现在只剩下2800万人,他们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随时可能有炮弹落在家中,还可能有亲人战死沙场,一个简单的外出都可能有去无回,这样的日子换作任何人都无法承受。

我们都是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从未见过战争的残酷,而对乌克兰人而言,战争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他们曾经也拥有平静安康的生活,但战争无情地撕碎了一切,家园被摧毁,战争带来的创伤,恐怕会陪伴乌克兰人一生。

这一切都源于人性的贪婪和仇恨,唯有放下成见,学会包容与共情,我们才能避免悲剧一次次重演。

战火中流离失所的难民

当战火纷飞之时,许多人别无选择,只能背井离乡,自2014年战争爆发以来,乌克兰总人口已经减少了1000万,相当于失去了四分之一的国民。

战争中更有670万人为了逃离战火,不得不离开家园,成为难民,他们中有老人妇女,还有儿童。

他们带着仅有的几件衣物和食物,踏上逃亡之路时,内心该是何等的绝望和不安,他们不知道前方有什么在等待着自己,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踏上故土。

那些本该在学校嬉戏的孩童,如今却要面对炮火和死亡,安享晚年的老人,现在要颠沛流离,战争剥夺了他们安稳生活的权利。

即使战争结束了,可对于那些难民来说,苦难却远未结束,调查显示大部分逃离的难民已经在他国安顿下来,找到了新的工作。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此遗忘了自己的根,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希望终有一天能够重返故里,重建家园。

现实却是战后的乌克兰百废待兴,短期内很难有能力接纳和安置大量回流的难民,他们也许永远失去了故乡,失去了曾经熟悉的一切。

人才流失与经济崩塌

残酷的战争不仅夺走了人的生命和家园,也摧毁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根基,乌克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战争开始之前,乌克兰虽然不是一个富裕的国家。

也有着相对稳定的经济,短短三年乌克兰的GDP就下降了36%,经济几近崩溃,这其中,人才流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因为许多人选择了逃离,他们中不乏高学历和技术人才,如工程师,医生、教师等,这些人是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是经济腾飞的引擎,战争却迫使他们背井离乡。

他们带走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才华,还有乌克兰的未来,战争开始后,乌克兰约有200万高技能人才离开了这个国家,他们欧洲或者北美,在那里寻找新的机遇。

对乌克兰而言,这是一次“人才出血”,短期内难以弥补,人才的流失,意味着创新的停滞和生产力的下降。

没有了工程师,没有人来重建那些被炸毁的工厂,没有了医生,没人治疗那些伤痕累累的病人,一个国家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人才,战争无疑阻断了乌克兰发展的脉络。

如果乌克兰要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出来,重建经济任重道远,失去的人才,破碎的产业链,再难重组,战后乌克兰,百业待兴。

连最基本的电力供应都成问题,谈何发展,2024年冬天,乌克兰多地都在定时断电,民众的生活困难可想而知,战争把乌克兰的经济拖回了几十年前,它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才能重返正轨。

历史的长河中三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乌克兰而言,这三年却如同一个世纪那般漫长,在这片土地上刻下了累累伤痕,根据联合国的预测。

如果战争继续持续下去,到了2100年,乌克兰的人口可能会降至1530万,这一数字,相较于战前的4300万,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般的下降。

背后的原因除了战争带来的直接死伤,更多的是战争导致的人口流失,战争改变了乌克兰的人口结构,大量的青壮年,战死沙场和负伤残疾。

劳动力的骤减,不仅影响了当下,更影响了乌克兰的未来,没有足够的年轻人,谁来重建家园。

据统计战争已经导致乌克兰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大大加快,战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6%,而战后,这一比例上升到了25%。

说明乌克兰的劳动力大军正在快速萎缩,需要供养的老年人却在不断增加,这种人口结构的失衡,无疑为乌克兰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

更有专家预计,即便是在最乐观的情况下,乌克兰的人口恢复到战前水平,也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也就是半个世纪。

这场战争在乌克兰的土地上刻下了太多的伤痕,有的伤痕,在未来或许终会愈合,但有的伤痕,却将永远地留在乌克兰的土地上和乌克兰人的心中,

所以战争带走的不仅仅是人口数字的下降,更是无数个体的苦难与无奈,在死亡面前,在离别面前,我们都是一样的渺小而无助。

结语

透过乌克兰的遭遇,我们或许能够对战争有一个更加立体的认知,它从来都不是什么简单的游戏,它所带来的创伤,往往需要几代人的时间方能抚平。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和平的使者,用自己的方式去呼吁让我们告别战争,用理解去跨越鸿沟。

希望永存生命不息,哪怕满目疮痍,只要胸中还有一丝热血,凛冽寒冬终会过去,他们的英勇无畏必将铭刻史册,让我们一起祈愿和平。

参考资料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4年12月21日《沃特斯:自2022年以来乌克兰已有半数人口离开且至2024年底还将有数百万人离开该国》报道

1 阅读:133
江卿曻

江卿曻

道不完的历史,讲不完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