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到的几点先分享给大家。
一是看自己产品的广告位时,用无痕浏览模式,ctrl+shift+n,因为非无痕模式,经常看自己的产品,亚马逊推荐的产品位置就会比较靠前,造成位置靠前实际单量没变的疑惑,另外记得输入邮编改为美国地址,;二是加减竞价和预算的时候,每次加减5%-10%,不要调整太多,以免影响广告效果;三是post可以发视频了,目前还没测试,短视频时代,视频效果会比图片好。
以下的几点是公司这几年走过的弯路,希望大家借鉴。
1. 产品抽检10%:
每次供应商的货送到后,抽检10%,看包装有没有损坏,货物质量过不过关,包装时有没有漏掉赠品,吊牌有没有放错,因为制度的缺失,光这些方面,损失就不止一两万元。
曾有供应商包错货,或者产品质量不合格,或者工厂代发货的时候,工厂把其他电商公司的货错当成我们的发走了,还有放错其他店铺吊牌--这方面记得其中的三次,货到亚马逊仓库后,退到海外仓拿出来,有的还要重新换标签,共计损失一万五千元。
2. 注重人员培养:
怕员工学会的公司不容易做大,老板不可能啥都懂,小公司难建立培训体系,摸索过很多方法,现在还在用的是,每周一次周会,每周听课程一次,以前是通知什么时候播放视频学习资料,大家自觉去听,发现自觉的结果就是没人学习,后来就规定固定时间段每人必须去听。
产品分析表做出来了,看到一个不错的产品,让某个运营做一下数据分析,然后小组开会讨论,集思广益看产品是否该选;我在学习运营,有时候碰到一个问题会问不同的人,总体是让团队忙起来,提高基础业务能力。
3. 补货多发少补:
有时候产品突然卖得好,补货数量多,发过去后卖不完,形成库存,下午还在和主管讨论,他店铺出现这个情况,不要小看这件事情,形成积压的货款一个链接可能高达几万元。
4. 末位淘汰:
小公司老板容易纠结这个事情,招的员工都是好人,内心于心不忍,还想给一些人机会,一个人行不行,不是你给他多长时间,而是由这个人有没有自驱力和学习能力决定的。曾经有三个同事,其中一个比较恶劣,上的产品不上心,工作态度不好,忍了半年,白花几万工资和产品费用。
另一个,人很好,入职一年半,店铺仍然亏损,其他同事接手后,在她手里半年小类目排名两三千名的产品立马推到了二百多名;第三个比较佛系,家里不缺钱,很长时间不出效果,最后实在不行辞退了,三个人造成将近20万元的损失,所以当断则断,基本两三个月就能判定一个人行不行。
5. 先做好一个链接:
不要贪婪,同时推几个产品可能都推不好,花费多,货款多,作为小卖家,不如先做好一个链接,利润稳定后再上其他产品,这点我做的很不好,同时开三个店,每个店三四款产品,最后一大半都是清仓款,造成很大的损失。
6. 过问细节:
老板都不上心,指望员工积极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发货方式,补货数量,广告费,折扣力度,甚至员工个人情感和家庭情况都要有所了解,要不然老板都头发可掉,血可流了,员工还在猛花广告费,猛补货呢。
7. 提高价格,降低花费:
不要看竞品价格,能涨价就涨价,直到涨价影响销量为止,有时候运营不敢提价格,要推动他们去做,某些广告组的预算和竞价是不是可以降一些,部分词是不是要否定,积少成多,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8. 留意包装方式、赠品和箱子体积:
产品包装袋是不是可以小一些,以减少亚马逊配送费,一件货能节省0.3美金的话,一月一万件就能节省两万元,甚至曾经惊讶连赠品都能节省费用,我们有款赠品,之前都是本地供应商采购,后来发现通过网上采购,让供应商组装,一套赠品节省0.2元,一月一万套就是2000元,一年下来就这两项就能节省不少开支。
箱子体积也可以改小,物流会计算抛重,为了避免这个现象,专门采购了一批改小尺寸的箱子。
运营中很多细节都可以进行再度思考,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启发,而每一次微小成本的节省,乘以数量乘以时间都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要不然怎么说细节是魔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