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在近日的一次公开讲话中透露,随着极氪与领克品牌的成功合并,两个品牌将各自砍掉20%以上的规划车型,以实现更高效的产品线管理和成本控制。这一战略调整标志着极氪科技集团在整合内部资源、优化产品结构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5年2月14日,极氪宣布完成对领克的收购及注资,领克正式成为极氪的非全资附属公司,极氪科技集团也由此正式成立。根据股权结构,极氪持有领克51%的股份,而吉利汽车持有剩余的49%。此次合并旨在通过资源共享和协同效应,提升两个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安聪慧在讲话中指出,极氪与领克合并后,将形成“前端独立、中后台高度共享”的运营模式。在品牌与产品层面,极氪品牌将聚焦3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车市场,而领克则主打20万元以上的细分市场。这一战略定位不仅明确了两个品牌的市场方向,还有助于减少内部竞争,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在产品规划方面,极氪与领克均形成了更加扁平化的管理方式。极氪目前拥有三条产品线,分别定位高端市场、中大型主流市场以及面向B端的未来车型;而领克则拥有两条产品线,分别定位中小型车和中大型车。通过合并,两个品牌的产品线得到了优化,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和冗余。
安聪慧透露,2025年极氪科技集团将推出5款新车,这是产品线统筹管理后的成果。他强调,每个品牌大约减少了20%多的产品数量,这一调整有助于集中资源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车型。
在研发方面,极氪与领克原本分开的智能化团队如今已经合并管理,未来两个品牌都将使用极氪自主研发团队的极氪浩瀚智驾系统。领克900将成为首个使用该系统的车型,并搭载英伟达最新的Thor芯片。智能座舱方面,领克汽车由于在海外仍拥有一定销量,暂时沿用原有的Flyme座舱系统,但安聪慧表示未来将实现平台化。
在销售渠道与用户运营方面,极氪与领克将独立运营,但集团成立了用户委员会,对国内外市场的重大决策进行协同管理。安聪慧表示,极氪的门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领克在下沉市场拥有不少销量。通过渠道资源的共享和协同,两个品牌将进一步提升市场覆盖率。
对于未来的销量目标,安聪慧充满信心。他表示,极氪科技集团2025年的总销量目标为71万辆,同比增长40%,其中领克目标销量为39万辆,极氪为32万辆。海外市场方面,极氪科技集团计划占总销量的10%,约为7万辆左右,其中领克将占60%继续成为海外主力,极氪也将开启大规模出海计划。
安聪慧还透露,极氪科技集团不仅致力于整车出口,还将积极推动本地化生产。目前,该集团正在积极推进相关计划,并计划2025年在海外新增200家门店,以领克08 EMP与极氪7X作为出海的主力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