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这么一支部队,它为军事爱好者贡献了无数或真或假的段子和趣事,即使在它消失了大半个世纪后,这些「光辉事迹」仍然宛如野草一般生生不息。这支部队,就是二战时期的意大利军队。
有一个广泛流传的笑话是这么说的:「假如战争爆发后意大利保持中立,就能帮我们牵制10个师的敌军,如果它加入敌军,我们只需要5个师就能搞定它,但如果意大利人和我们站在一边,我们还得花20个师去保护它。」那么,二战中的意大利军队真的如传说中那样菜吗?
唯战果论
▼
如果只看结果,意军的战果可以说是相当地糟糕。1940年意大利刚刚宣布参战,气势汹汹的意大利军队,就在法国南部阿尔卑斯防线上和法军打得焦灼不堪,以至于希特勒都入主巴黎了,意大利军队还没能攻破这条防线。
在入侵埃及的行动伊始,意大利第10集团军和第5集团军加起来236,000名官兵,面对的是仅有36000人的英国军队。按照这个人数比例,即使意大利军队兵分两路,也有足够的优势把英国人打得头破血流。
然而在行动开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虽然战斗中伤亡不大,意军却始终没能彻底战胜英军,其中第10集团军甚至在指南针行动中被彻底打崩,直到隆美尔率军赶到,才扭转了败局。
同样在1940年,意大利从阿尔巴尼亚入侵公认军事实力孱弱的希腊,多达8个师的兵力长驱直入,结果被擅长山地作战的希腊人给痛揍了一顿,甚至一度被打回阿尔巴尼亚境内。意军试图在次年的春季攻势中挽回败局,结果仍然没能动摇希腊军队分毫,己方伤亡人数却超过了十万,可以说是相当惨重。
在海战上,意大利海军更惨。1940年底,英国海军发动的塔兰托行动,让意大利海军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几乎一半的战舰,其中包括加富尔伯爵号、杜利奥号和利托里奥号三艘主力战列舰,超过600人伤亡,而英方仅有四人伤亡、两架战机被击落。
意军罗马号战列舰
类似的例子还数不胜数,如果从唯战果论的角度来讲,输多赢少的二战意军几乎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但是,二战意军失败的原因,似乎不是简单的一个「菜」字就能概括的。
野心与现实
▼
二战爆发的前二十年,臭名昭著的墨索里尼将自己侵略性的扩张政策施加于所有意大利人民头上,幻想着打造一个「从直布罗陀一直延伸到霍尔木兹的强大帝国」。
一方面,意大利笼络了奥地利、罗马尼亚等国,另一方面,意大利在1935年对埃塞俄比亚进行了大举侵略;次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墨索里尼一意孤行地支持未来的大独裁者弗朗哥,但他的举措不仅换来了西班牙只是浮于表面的支持,还让意大利的财政赤字状况继续恶化,三军缺钱的情况日益严重。
二战是比拼综合实力的战争,意大利从一开始就已经输了——在战争爆发前,意大利的工业产能仅为英国或法国的15%左右,在煤炭、原油、铁矿等战略物资的开采和储备上更是相当于英美国家的零头。再加上英国在战争前夕对意大利实施的封锁,使得意大利只能靠向德国求助或通过西班牙购买来获取足够的煤炭和石油。
更糟糕的是,当时意大利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糟糕得令人瞠目结舌。虽然意大利是率先提出坦克集群作战的国家之一,但意大利坦克不仅质量低劣、性能老化,甚至连必要的无线电设备都很少装备,这直接导致意大利在和盟军的陆战中严重吃亏。
意大利的M13坦克
除了坦克以外,意大利大部分火炮都能追溯到一战时期甚至十九世纪,战斗机还是老式的菲亚特CR.42「猎鹰」双翼战斗机,步兵部队的机械化水平也非常糟心……相比之下,意大利海军倒是拥有「罗马」号等几艘先进战列舰,但即使是希特勒,也从未指望能够只靠几艘战列舰就能打赢一场战争。
不难看出,在1940年6月意大利参战之前,意大利军队其实根本就没有做好战斗准备,无论是捉襟见肘的财政还是严重落后的武器装备,都暴露了意大利军队看似庞大,实际上却弱不禁风的弱点。
意军使用的一战时期旧式火炮
军心涣散
▼
但比起硬件上的不堪一击,真正让意大利军队变成「投降专家」的,其实正是墨索里尼自己。在二十年代上台以来,墨索里尼一直试图将意大利军事化。他对意大利军方指手画脚,并且排除掉那些敢对他说不的将军。
事实上,早期意大利军队中有不少经历过一战的将领和军官,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是被墨索里尼找借口贬职,就是被直接流放到索马里等地受苦。最后,在意大利军队中只剩下了一群有着「高贵血统」、并且只会对墨索里尼溜须拍马、但军事素养压根不达标的忠实法西斯将领和军官。
墨索里尼的一系列骚操作,导致意大利军队中的上级将领和军官,与下级军官和士兵之间产生了严重的隔阂。当希特勒的大军入侵波兰时,意大利三军绝大多数官兵都不愿意参加法西斯主义者掀起的战争,只有墨索里尼和他手下的亲信沉迷于此。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士兵们没有战斗意志、见了盟军就投降,也在情理之中。
能不能打?
▼
意大利士兵是真的菜、真的不堪一击吗?答案似乎有些出人意料。在北非战场的第二次比尔古比战役中,意大利第136装甲师的一个营挡住了英军一个旅的兵力;在突尼斯战役中,意大利军队参加了马雷斯、阿卡里特等多个地方爆发的遭遇战。
时任英国第18集团军群指挥官、陆军元帅哈罗德•亚历山大曾公开称赞意大利士兵「比和他们并肩作战的德国人更勇敢」;隆美尔也承认意大利军队确实值得称赞。
讽刺的是,隆美尔曾多次坑害意大利盟友,例如不通知意军直接撤退导致意军侧翼暴露、忽略意军情报导致战斗失利,随后又将责任推卸给意军、在分配战利品时故意照顾自己的部队,削减意大利军队应得的战利品。事实上,类似的德军对意军的歧视和排挤,在当时并不罕见。
至于时下那么多关于意大利的笑话,其实最早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史料,而是英国人写的宣传材料。历史上最早的「意军笑话」是英国人在1940年底搞的一次宣传,大肆嘲笑意大利第10集团军被人数处于劣势的英军击溃,而这实际上经过了「艺术加工」,主要是为了提振英军当时被德国重挫的士气。
当然,意大利军队的投降事迹和战败事迹仍然是历史上客观存在的。正如一位意大利二战老兵所说——「我们很聪明,既然知道这是一个注定失败的事业,那为什么我们要白白送死?这是头脑,不是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