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复旦大学梁教授提出的“有条件的年轻人毕业后可以考虑啃几年老”的观点,引起了大家的争论,有认同的,也有觉得“非常荒谬”的。其实梁教授讲的“啃老”,不是指追求安逸、直接躺平、不劳而获,而是建议年轻人在大学刚刚毕业之后不着急直接工作,在找到理想工作之前,可以给自己两三年时间,慢下来探索自我、理解差异、认识世界,建立更宽广的人生观念。
1)
对于梁教授的观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但有一个事实必须要承认,那就是的确有一些高校毕业生,毕业了不工作在家啃老。且这些年轻人中,有一部分还是985高校毕业生。
比如媒体报道的浙江某26岁女子,因嫌弃就业市场上提供的工作岗位工资低、专业不对口,求职无果后选择回家躺平,两年来沉浸在游戏或躺在床上;还有某985大学新闻系一位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天天躺在家里的沙发上,整日无所事事,靠啃老为生。
从985大学毕业,却不工作躺家里啃老,难道仅仅是因为“能力不足”吗?应该讲,“能力不足”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以下四点也起到了关键影响。
首先,个人职业定位出现了偏差
部分名校生自视甚高,对职业期望过高,非高薪、高地位工作不做,导致求职遇挫后不愿屈就,选择啃老;也有一些名校生在校时未明确职业目标,毕业时迷茫无措,跟风考研、考公失败后,错过求职时机,又无清晰方向,只能啃老;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存在社交恐惧或沟通障碍,害怕与人交流,难以适应职场人际关系,影响了求职和工作发展,最终选择待业啃老。
其次,过度依赖家庭
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使部分父母对子女过度关爱与照顾,导致子女对家庭产生过度依赖,缺乏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仍依赖父母生活。特别是现在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都比较不错,父母能够为子女提供生活保障,子女即使不工作也能过上较好的日子,这导致他们缺乏经济压力和动力。
第三,教育与市场脱节
当前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许多高校教育侧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导致部分大学生虽有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场适应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第四,市场竞争激烈
现在的就业市场是“供大于求”,985大学毕业生虽有优势,但仍然有部分专业因就业岗位有限而出现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工作岗位的情况。
2)
我们所处的社会,变化很快,但束缚也比较多。年轻人应当勇于突破传统框架,积极寻求那些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领域,去挖掘那些尚未被充分发掘的增长点。
需要强调的是,探索未知并不意味着盲目冒险。年轻人在追求个人成长与突破的同时,也需要保持理性和谨慎,学会在风险与机遇之间找到平衡。
当然,这个过程是比较痛苦的,遇到挫折也是很正常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求职策略。
今日话题:你身边有没有“大学毕业生在家啃老”的案例?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王老师教育课堂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