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捡到的石头,竟然是“诸葛亮手书”,仅拓片就值“1000万”

律令9章 2022-03-16 13:11:55

2006年春节将近,河南平顶山郏县(原)张店村再次热闹起来,“外面”的人陆续回村了,“张振洋”就是回村大军中的一员;“回家过年”本来没什么问题,但张振洋这次回村比较特殊,除了过个团圆年,还“顺手”发现了一件国宝。

2006年2月13日,“张振洋”回村已经有几天了,该进行的应酬也完成得差不多;接下来没什么事,“张振洋”打算在村里转转,毕竟一年没回村了,看看老家有什么变化。

就见同村的一户正在起新房,过年了还没完工,工地前堆着不少碎砖,这几年“砖价”涨了不少,张振洋就想和主家攀谈攀谈;一个不小心,张振洋被绊了一下,回头看时,就这么一晃神儿的功夫,眼尖的他被一块大石头吸引住了。

乍一看,这块“石头”没啥特殊的,就是本地常见的红石,大抵呈长方形;“张振洋”之所以被吸引,关键石头粗燥不平的表面,恍惚间似乎有字儿。

也是好奇,张振洋蹲下身仔细查看这块石头,虽说看着“有字儿”,但由于蒙着一层灰,内容是什么看不清楚;就在此时,“主家”出来了,一抬头正看见张振洋蹲着看“石头”,于是问了一句“你看啥类?”

这家人叫“杨仓”,都是同村的熟人,张振洋也没在意,站起身与之侃了起来;三两句又说起那块“石头”,原来是打地基时,从土里挖出来的。

张振洋挺坏,嘴里冒出一句“地里挖出来的,不会是谁家的墓碑吧?”;这下户主不乐意了“大过年类,你说啥晦气话,我看你蹲这半天怪喜欢类,你想要,你弄走吧。”

真别说,张振洋家的鸡窝正需要一块挡板;张振洋也没客气,抱起那块“石头”就走。怎么说这块“石头”也有1米多长,一个人弄走真有点费劲;主家见了也不帮忙,还嘲笑了几句,算是“报复”张振洋刚才的怪话儿。

回到家,张振洋又看到“石头”上模糊的字迹,好奇之下用手抹了一把灰尘,这才看清石头表面都是“字儿”;仔细辨认,石头上的字差不多都认识,但连起来读就有点懵了,这究竟是啥东西?

也是凑巧,当时郏县正在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宣传车时不时在村头巷尾吆喝一番;张振洋就将“石头”和文物联系在了一起,于是拦下文物宣传车,还要把“有字的石头”送给城里的专家看看。

普通村民看来“张振洋就是好热闹”,哪有那么多文物,随便捡块石头就是宝贝了?其实连张振洋自己都不相信“石头是文物”,自然也就没怎么上心。

转眼过了年,就在张振洋打算“出门”的时候,城里文管局给他来了电话,意思是让他进城一趟,似乎还挺着急;张振洋不知道咋回事,赶紧搭车进了城,找到文管局,一进门就被人围了起来。

这下可把张振洋吓得不轻,心想自己也做啥坏事啊;好在围着他的人脸上都有笑,似乎也没恶意,就这样把他请进了一间办公室。

办公室里还有几个人,见了张振洋连忙起身,样子十分热诚;双方落座,有人端来茶水,介绍办公室里的几个人都是考古、文物专家,张振洋更觉紧张了。

专家开门见山地问“那块石碑你是在哪发现的?”

一句话把张振洋问懵了“什么石碑?”

又是一阵解释,张振洋这才明白,专家口中的“石碑”,就是当初自己捡到的那块“石头”,他把这事早给忘了;这次张振洋不敢开玩笑,原原本本把事情的经过向专家说了一遍,同时专家也讲了“石碑”的重要价值。

原来,当初张振洋“半开玩笑”的把捡来的石头给了文物保护宣传车,“宣传车”真把石头运回了城里,又给了专家进行鉴定;专家擦去石头表面的灰尘,又将上面的字迹拓印了下来,共有6行57个字。

经辨认,文字内容为“亮携元直,建安六年春,踏贤宗。观地势不严,然清静秀逸,乃龙凤之地。拜留侯,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吾辈叹之、敬之、效之。”

这里插上两句,石碑上的文字为繁体隶书,相对容易辨认;当初张振洋也见过这些,虽说“字”都认识,但连起来是什么意思,张振洋就不懂了。

张振洋不懂,但在专家眼中,这些可都是宝贝;初步鉴定,这块“石碑”应该是1800多年前的产物,文字内容还是是诸葛亮写的一篇“小文章”。

翻译过来,大意为: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时年只有20岁的“诸葛亮”还是一个深居山野的小人物;这天,他与好友“徐庶”(元直)一起拜谒了“留侯”(张良)宗祠。二人对张良颇为仰慕,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一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就一番帝王霸业。

暂且不说“诸葛亮”的威名,仅这些文字就足以称得上“墨宝”;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俊杰曾赞道“此石隶书结体方正,清隽而舒朗。因非庙堂之用,故又具洒脱飘逸之气。”

当然,“诸葛亮”也为这块石碑增色不少,虽说如今有《出师表》、《诫子书》等传世,但“诸葛亮手书”却仅此一件;别说“诸葛亮”,就是整个东汉,古人写字多用竹简木片,这些材料本就不易保存,存世自然稀少。

更何况,如今发现的是:诸葛亮年轻时的“手书”,其价值更难以估量;之后,专家将这块石碑命名为“诸葛亮留侯祠铭碑”,珍藏于郏县博物馆。

2008年,张店“汉代石刻”被收入《中原文化大典·书法典》,成为后世研究、临摹的重要书法章帖;后世拍卖中,也曾出现过不少“诸葛亮留侯祠铭碑”临摹贴,有人曾估价,一张“诸葛亮留侯祠铭碑”拓印帖,其价值应在“200万至1000万”的水平。

这里强调一下,“书法”的价值很难评判,拍卖价和种类也有讲究;前面说的仅是“诸葛亮手书”的价值,但拍卖的话,还要看“后世临摹者”的功底和影响力,以及其他原因。

32 阅读:34008
评论列表
  • 2022-03-17 12:10

    我捡到一块石头,上面刻有甲骨文“小编逗比”几个字,专家鉴定后说,这东西来自商代,给多少钱我都不卖

    不走了 回复:
    你这东西应该是商周的
    蚊子 回复:
    是不是女娲补天石呀[捂嘴巴]
  • 2022-03-17 12:19

    我操,一面锦旗个人500块钱都省了。嘛,都没给

  • 2022-03-17 17:44

    拓片既然那么贵,三班倒不停地拓嘛。

  • 2022-03-17 20:56

    真能编[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2-03-18 01:53

    上次,在工地我捡到诸葛孔明的内裤,现在等待有关部分鉴定!

    氵罙 禾火 回复:
    是不是二手的[呲牙笑]
  • 2022-03-19 18:44

    诸葛亮写个随笔也要刻个碑?或者诸葛亮是个石匠?

  • 2022-03-17 16:23

    这玩意就是真的也不能在拓片上写初拓,既然研究就应该严谨点。初拓是第一次

  • 2022-03-18 17:23

    诸葛亮河南人实锤了😎

    金色子弹 回复:
    南阳人阿。
    free 回复: 金色子弹
    诸葛亮是徐州琅琊人,避祸荆州
  • 2022-03-19 20:06

    去城里出了一趟差,500到手没有?

  • 2022-03-19 16:04

    要是这样的话,那老诸还是个石匠啦!还得深厚的篆刻功底呀[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2-03-18 15:53

    谁买

  • 2022-03-19 15:43

    南无阿弥陀佛!

  • 2022-03-19 15:38

    好的拓片值这么多,因为原碑风化,为了保护原碑,不可能再去拓了

  • 2022-03-19 15:34

    整天就知道胡说八道。

  • 2022-03-17 13:36

    假的[呲牙笑]

  • 2022-03-18 22:02

    这人啊一出了名拉的屎专家都说他吃过香

律令9章

简介:惊堂木一拍,“上下五千年”张口咱就来,对错您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