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10年,一个长眉长手、长相古怪的20岁年轻人骑着一匹瘸驴,背着一个破布囊,在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附近的乡间四处采风,不时与长者、学子、官员聊聊风土人情和神怪故事,众人皆佩服这个年轻人的文采飞扬。
聊到酣处,灵光一现立刻拿出毛笔记在纸上,随手丢进布囊中大声吟着刚创作的新诗满意而去,众人望着他的背影不禁说:真是个奇人啊!
这个年轻诗人早已名满天下,而且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当时人常称他为“诗鬼”。他其中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惊艳了整个中唐时代,被后人尊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
他就是中唐时期的“诗鬼”李贺!
李贺生于790年,祖籍河南宜阳。他出生这一年同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李白已经去世28年了。
李贺祖上是唐朝宗室,不过到了他这一辈已经穷困不堪。他的父亲叫李晋肃,请记一下这个名字,因为李贺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仕途竟然“莫须有”的受到父亲名字的影响。
李贺少年聪明好学,诗歌尤其写得好。在他七岁那一年一首《高轩过》,让慕名前来探访的大文学家韩愈惊为天人。一诗定乾坤,李贺从此名扬京洛(原指京城和洛阳,代指京城或天下)。我们不妨欣赏当年七岁孩童的大做!
《高轩过》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钜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公元806年,唐顺宗病死,刘禹锡、柳宗元等著名文学家在文章映射是遇害而死。年少气盛的李贺听说此事后,当即写了颇有影响的《汉唐姬饮酒歌》讽刺了当时朝政的黑暗,殊不知得罪了很多权贵人物。
到了810年,二十一岁的李贺参加河南府试,而组织者正是欣赏他才华的韩愈,并一举过关,孰料年底参加长安进士科考中,很多嫉妒他的人说他的父亲“晋肃”与“进士”犯讳。原来“晋”与“进”同音,因此嫉妒者放言,李贺为了避讳父亲名讳,不得参加“进士”的考试。
这牵强的理由虽然经韩愈一再辩解,无奈当政者中早有厌恶李贺之人。李贺无奈之下愤然离开京城。
此后,韩愈一直对李贺念念不忘,数次为他奔走相告。
到了811年五月,李贺又返回长安,经李室宗人和韩愈的推荐,一番考核后,被朝廷任命任奉礼郎(朝廷朝会负责会场礼仪的小吏),从九品。这让胸怀大志的李贺大失所望。
三年里李贺目睹了朝廷的种种弊端和官场黑暗,心中不免怨气丛生。加上脾气耿直又非进士出身,眼看晋升无望,满腹理想根本无法实现,偏偏妻子此时又病亡,于是在814年一气之下辞去官职,希望在南方找到可以实现抱负的地方。
此后几年一直在南方、北方数省兜兜转转,做过幕僚,做过文吏,但一直无大的起色。816年,走投无路的李贺只得返回老家整理书稿,不久后因为忧愤、贫穷,不久后病死,时年仅27岁。
纵观李贺简短的一生,满腹经纶却时运不济,究其原因是为人恃才傲物、愤世嫉俗,不谙为官为人之道。可惜可叹!终究没有逃出“有大采者往往是政治上的落魄者”这一魔咒。
而同是唐朝的边塞诗人高适,也曾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也闻名天下。前半生也是命运多舛,直到46岁时才渐入仕途做个小吏,直到61岁却因军功封渤海县侯。《旧唐书》说: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意思是说唐朝官做得大的诗人要属高适了。
究其原因,首先是高适有刻在骨子里的的崇高目标,那就是踏踏实实建功立业。为此少年到中年受尽磨难,数年在边关与将士们浴血奋战、了解敌情,这一点上在文人中难能可贵。不像他的好哥们李白、杜甫那样恃才傲物,动不动就“文采傲公侯”,因为少年的磨难让高适明白历朝历代政治未有绝对的公平。而李白清高到只想做“帝王师”,无政治基础、无基层历练经验、不懂官场规则的他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当然李贺短暂的一生在文学上的成就也不遑多让,可谓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他开创了“长吉体”(李贺字长吉,长吉诗在构思、意象、遣辞、设色等方面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李贺在诗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借古寓今,借用鬼神颇有新意,不枉“诗鬼”之盛名。在唐朝文学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最后一起欣赏一下他的名诗:
《金铜仙人辞汉歌》
【唐】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注:喜欢的点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