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香囊,源自中医当中的“衣冠疗法”,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佩戴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香囊常用的是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山奈、白芷、菖蒲、川芎、香附、辛夷等药,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
· 来源
惊蛰节气后,气候明显转暖,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包能驱邪解毒,自有它的医理。在春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以作驱虫祈福之用。
· 发展
考古学家曾在马王堆当中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囊状物,这些囊状物也就是药囊,其中主要包括肉桂、茅香、花椒、辛夷等药材,能够起到很好的保健之效,可见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香囊、香枕进行辅助治病,作为辅助性的医疗手段进行使用。
到了唐朝,上层阶级的贵族范围中的香囊变得极为普遍,且香囊的材质也较为昂贵奢华,这不仅体现了唐代高超的工艺水平,也象征着阶层地位的尊贵。
明清时期香囊深受人们追捧,那时的人们出入时都会选择佩戴香囊,各种世俗作品都有大量关于香囊的记录。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兴盛,香囊成为一种可以自由买卖的商品,玉制、象牙、骨制、珐琅等香囊都是当时精湛的工艺制品。
如今随着香囊文化的不断发展,已经是非常普遍,常被用于节庆习俗、随身佩戴、场所悬挂等各个方面,同时还出现了许多的香文化生活馆、香文化艺术馆、香文化养生堂等,使得香文化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
文章来源: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