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陈友谅赢了朱元璋,中国会进入大航海时代吗?

书童读史 2023-05-26 17:08:11

今天看到一个问题,假如陈友谅赢了,中国会进入大航海时代吗?(毕竟他渔民出身)?

这事情,和出身关联不大,陈友谅是渔民出身,不代表他就专注在航海上。

根据《明史》的记载,里面有个玄学故事,就是曾经有个懂玄学的术士看到陈友谅,说了句,法当贵。

陈友谅听了这话后,就暗自欣喜,后来去当了个小吏。然后徐寿辉兵起,他就去参加起义军去了。这时候,他还记得他是个渔民吗?不记得了,早就追求富贵之路去了。

陈友谅性格当中的不择手段的一面,我简单介绍一下。

倪文俊想杀徐寿辉未成,陈友谅作为倪文俊的部下,反手把倪文俊杀了,接手了他的势力,后来又把徐寿辉的亲兵杀了,这时候的天完国(采用《明史》中徐寿辉的国号,另一个说法是徐寿辉的国号是宋),名义上还是徐寿辉的皇帝,实际上掌握大权的是陈友谅。

陈友谅挟徐寿辉号令这支部队,直到后来,陈友谅进驻采石矶,把徐寿辉杀了,自己当上了皇帝。

这种不择手段的方式,看起来是有可能走出大航海之路,假如,洪都之战,鄱阳湖之战,陈友谅都胜利了,那么,陈友谅胜利的原因就是更好的船只和武器装备。

无论是洪都之战,还是鄱阳湖之战,陈友谅的水上实力,都要远远高于朱元璋的部队,如果他成功了,平定了全国,船只和武器装备精良,那么后面他会干嘛?

他会走向世界吗?

我猜测不会,因为他的性格中的骄傲的一部分,会因为他取得的成绩而放纵他自己,你看洪都之战,鄱阳湖之战,他的失败,其实本身就是源于他的盲目自大,他过于相信他自己的实力,他相信绝对的暴力带来的绝对的统治,这种性格中的骄傲,是避免不了的。

而朱棣时期的下西洋,有一个原因是向世界展示明朝的强大,当然,史书还记载了一个原因,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明朝的海禁制度,早期是为了防止沿海的海盗骚扰,禁止民间和海外通商。

郑和下西洋,放开的是朝贡贸易,民间海外贸易仍然禁止,永乐年间海禁制度相对宽松点,但是永乐之后就越来越严,直到后来的隆庆开关,才算是废除了海禁制度。

你说朱棣时期搞没搞大航海?搞了,但不是以扩张为目的,来进行的大航海!

而且朱棣搞这个大航海,我个人觉得,还是因为他皇位来源的问题,想做出一番事业,所以他在位22年,确实是励精图治,勤政的皇帝。

换成陈友谅,他会有这个雄心吗?从一个渔民到后来的皇帝,他得享受一下啊!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完成了大业,其实更重要的是休养生息。

朱元璋辛辛苦苦从参加起义军到建立明朝,他把元顺帝赶跑,北方也没有彻底平定,然后他分封诸位皇子守卫,后来他就在南京处理政事了。这时候的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让人民先缓一缓,毕竟元末这个乱世里,百姓也是受苦受难的。

陈友谅想征服世界的话,得有这个实力,还得有钱,钱从哪来,人民穷得叮当响,国库就有钱了吗?所以你看明朝的政策,朱元璋的海禁制度,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朱棣时期有钱了,就可以搞出海了。

就算陈友谅有这个雄心,他出海,他也不会是以扩张为目的,他也会向世界展示他的丰功伟绩,也会是朝贡贸易。

当时的经济情况,就决定了诞生不了以扩张为目的大航海,因为当时的朝代,确实是领先于世界的,什么都不缺,怎么会搞扩张呢?

所以说,这个问题就在于,进入大航海时代这事,朱棣也搞了大航海,但是发展轨迹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经济形式决定的,主要还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那种巨大的经济需求的缺口。就算换成了陈友谅,还是这个结果,这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陈友谅也跳不出他自己的局限性,除非有人穿越成陈友谅。

史料参考:《明史》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2 阅读:242
书童读史

书童读史

希望是永远不会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