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戏之王》看似是一则美国梦式奋斗史,实则更是一位创业者成为营销大神的故事。
历史上的“马戏团鼻祖”、传奇人物P.T.巴纳姆巴纳姆,作为商人的真人真事确实了不起,神乎其神的营销技巧,各种暗渡陈仓、负面炒作都玩的得心应手。
一、引入期,精准抓住用户心理和市场的需求
巴纳姆深谙"怪东西才有市场,物以稀为贵"的经营理念,寻觅邀请了众多奇怪又“天赋异禀”的人。
纹身男、黑人女飞人、侏儒儿、2米高巨人、胡子女士、500磅胖子、暹罗双胞胎等类型化个人的集合,打造了独一无二的异人偶像团体,推出了独有的“异人秀”。
“异人偶像团体”包装和优化的同时,巴纳姆的"凡宣传皆好事"信条之下,全方位的地推和户外广告宣传并行,加上适当的“虚假营销”和创意标题噱头,成功拉新了首批付费种子用户。
二、成长期,借势“自黑”营销
新用户中总会有一批重要的公知群众,会成为正面或者反面的引导者。面对剧评公知的“权威恶评”,巴纳姆不急于公关,而是利用媒体事件发酵,自黑营销,借势花钱在各大媒体“铺水稿”,从此声名鹊起。一边连续被黑和被线下挑衅,一方面却票房节节走高。
三、成熟期,寻找新的增长点
马戏团的市场占有率和用户黏度得到提高时,急需拓宽新市场,来保证消费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全球化梦想。
巴纳姆凭借股利分红和痛点激励,成功吸引上流社会明星IP当合伙人,替其打通上流社会的资源。
low出身的马戏团得以面见英国女王,也找到了符合新市场定位的“高端产品”——瑞典夜莺。
经一番事件口碑和话题营销,瑞典夜莺红遍美利坚。
四、成功上市,新的商业模式追求和经营者理念的创新
公司成功上市后的,不仅产品需要新一轮的创意融合和异业合作,创业人也面临精神的洗礼。
创业者成功成为一届营销大佬,有名有利的时候,不可避免遇到初心和野心的摩擦。满足了个人梦想和事业成功后,选择继续前行还是隐退,是一个需要抉择的事情。从长期考虑避免股权之争,荣升董事长的男主,最终推出新的接班人和职业经理人,自己退休成为幕后的分红者。
历史上的巴纳姆通过真人海斯的广告、斐济美人鱼、拇指汤姆将军、瑞典夜莺珍妮·林德等事件,成功创造了美国19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show”的“巴纳姆时代”时代,也打造了史无前例的个人IP“传播天才+疯子”。这幅巴纳姆博物馆门口车水马龙的场景,是最好的证明,他的创业史值得研究,更值得分析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