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李世民正打算休息,突然想到了11岁进宫的徐惠。他心中悸动不已,赶紧召徐惠侍寝。怎料,徐惠却姗姗来迟。李世民等得不耐烦,正要发火,徐惠却淡定地提笔写了一首诗,让李世民转怒为喜。
徐惠其实只是简单写了一首五言诗: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李世民一看,忍不住笑骂道:“你呀!”
徐惠见状,俏皮一笑,她知道,这一步走对了。
其实这首诗的意思很简单,徐惠先以女儿家的心态,表现为了见丈夫,精心打扮,又担心不够完美的纠结羞涩,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可紧接着,她却笔锋一转:以前有人一掷千金只为了等美人一笑,要是陛下一纸诏书就将她叫来,她岂不是很没面子?
说实话,敢在李世民面前这么摆谱的,徐惠还是头一个。但她摆谱却摆得恰到好处,让李世民通体舒畅,自然就不会被李世民怪罪了。
不得不说,徐惠这一招极其聪明。
她虽然是李世民的妃子,但她不愿意像其他女人一样,以色侍君。
本来她就是因为才学才得以进宫,李世民召见,她当然要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身为才女的骄傲,表示自己初心不改。徐惠是刺史徐孝德的长女,出生才5个月,就能够说话,4岁便能熟读《论语》,堪称天才。
不仅如此,在父亲的严格教导下,徐惠在8岁的时候,就能出口成章,文采斐然。
徐孝德曾想试探一下女儿的本事,于是就让她仿写《离骚》。
没想到,年幼的徐惠毫不犹豫地挥笔而就: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也因为这首诗,后人封徐惠为桂花花神。徐孝德大喜过望,于是为徐惠著书,徐惠的才女之名就这样传了出去,甚至传入了李世民的耳中。
李世民素来爱才,听闻有这样一个才女,十分好奇,就将徐惠接进了宫,封为了才人。
按理来说,当时徐惠只有11岁,正是性子活泼的时候,不会喜欢深宫生活。
可她对于进宫却十分高兴,因为她知道,宫里有大量外人接触不到的名家著作,只有进宫,她才能在学问上继续深造。李世民自然也乐得给她提供一个学习之处,徐惠进宫之后,李世民并没有急着让她侍寝,反而允许她在书籍中肆意畅游,整日手不释卷。
徐惠勤奋好学的态度,让李世民十分欣慰,后来李世民随意抽问她的学业,徐惠都能流畅作答,可见的确下了苦功夫。高兴的李世民不仅给将徐惠从正五品的才人,升为了正三品的婕妤,还给她的父亲和兄弟们都封了官。
徐惠很感激李世民对自己的栽培和提拔,而在宫中的这些日子,她也深深爱上了这个雄才大略的皇帝。
虽然李世民已经40多岁了,比徐惠大了二十多岁,但美人素来爱英雄。
试问,看到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带领大唐走向盛世,哪位女子会不倾心呢?
徐惠也不能免俗,但她知道,后宫女子众多,谁都爱皇上,但皇上能分出来的爱,却太少了。
何况徐惠年纪还小,一没有侍寝,二也没有强大的家族,她想要得到李世民的偏爱,就只能依靠自己的才学。
于是,她更加发奋读书,而陪伴在李世民身边,也让她的见识越来越广,就连军事、民生等事,她也能发表出自己的见解。
她想要成为像长孙皇后一样,能让李世民依赖、信任,敬重的妻子,而不仅仅是一个整日在宫里等丈夫临幸的幽怨妇人。于是,在李世民晚年,四处调兵打仗,导致百姓流离,又大兴土木,搞得民不聊生的时候,徐惠出于对丈夫名声,以及社稷安危的考虑,大胆给李世民写了一封奏疏,史称《谏太宗息兵罢役疏》。当时李世民已经年迈,后宫能劝他的长孙皇后,已经去世多年,而朝堂上能直谏李世民的魏征,也因病逝世。其他妃子不关心朝政,剩下的大臣又不敢劝,因此徐惠此举,可谓是冒着极大的风险。
但徐惠却毫无怯意,因为她知道,李世民此时虽然渴望开疆拓土,再造功绩,但他还没有昏庸,听得进别人的劝谏。
果真,见到徐惠写的:“捐有尽之农,趋无穷之壑;图未获之众,丧已成之军。”时,李世民并未生气,反而对她切中时弊,句句有理的话大为赞赏,还将她升为了正二品充容。所谓的充容,不仅位列九嫔之一,而且位同宰相,可见李世民对徐惠的看重。
明朝的国子监博士杨以任就曾评价徐惠是“又一个长孙皇后”!
徐惠不仅得到了李世民的心,也得到了她李世民的尊重与敬佩。
只可惜,徐惠和李世民夫妻缘薄。
公元649年,李世民于含风殿驾崩,悲痛欲绝的徐惠,也因此病倒。
徐惠不愿吃药治疗,仅过了一年,她就追随李世民而去,年仅24岁。
唐高宗李治感念她的痴情,追封她为贤妃,陪葬昭陵。
徐惠在宫中立足,靠的不是容貌,而是才学和智慧。她是骄傲的,所以才会在李世民召她侍寝的时候,姗姗来迟。
但她也是自信的,相信自己的能凭真本事打动李世民的心,她也果真做到了。她深知,以才事君者短,容貌终究是会消失的,等年老色衰,就会被别人取代。但智慧、才学、能力都是自己的本事,不会被别人夺走,别人也无法取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