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贫寒,却与岑参、王之涣、高适合称为唐朝“四大边塞诗人”。他的七绝与李白齐名,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和“诗家天子”。他就是诗人王昌龄。
01
边塞留名的“诗天子”
公元698年,王昌龄出生于山西太原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十分懂事的他,总是一边干农活一边读书,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23岁那年,因生活窘迫,他加入修仙求道的潮流,在嵩山当道士,希望得到举荐,但是举荐无门。
眼看着家里日渐困窘,他想要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处境,于是想去长安谋求发展,可是因为没背景,求职无果。
就在他迷茫之时,边塞战事频传,征兵的告示点燃了他心中的报国理想。他决定西出长安,当一个战地记者。
27岁的王昌龄,终于迎来了他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在西北大漠军营里,他真真实实感受到了人间疾苦。苍凉辽阔的大漠,赐予了他素材和灵感,期间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就有那首著名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离家万里之外,至今戍守边关的战士和战死沙场的士卒都还没能回家。怎么才能把这些人们从困苦中解脱出来?如果卫青、李广这样的将军还在世,一定不会让敌人踏过阴山半步!
王昌龄的这篇“边塞日记”真是霸气十足,而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被后人称为“七绝压卷之作”。
虽然没有看到诗人的宝剑在战马上闪光,但他在油灯下那一首首边塞诗,很快冲出军营大帐,被战士们在烽火硝烟中传颂。
你可知,唐朝的边塞诗共计400余首,而王昌龄所作的就多达六分之一。还有那首《从军行》,也是此时写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02
仗剑江湖的“社交达人”
唐朝的大才子多如牛毛,但最令我钦佩的,当属“边塞诗人”王昌龄。不论身在何处,他都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社交达人”。
李白、高适、王维、孟浩然、王之涣、辛渐等等,有的性情豪放,有的性格清冷,却都能和王昌龄成为推心置腹的好朋友,真心让人羡慕。
当年,因为诗写得好,王昌龄声名远扬。但从边塞回来,王昌龄又一次备受打击,因为以他的出生背景,根本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工作。为此,他想通过参加科考,得到一官半职,而此时他已经29岁。
公元727年,王昌龄第一次科考就考中进士,却仅仅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这样一个闲职,而且升职加薪无望。同期参加科考的诗人还有39岁的孟浩然,但他却遗憾落榜,不过两人从此成为挚友。
七年后,心有不甘的王昌龄再次参加授官考试,并再次登第,却只获得一个县尉的官职,这让他倍感委屈。
公元738年,一代贤相张九龄被罢相,一向随性洒脱的王昌龄,酒后吐狂言,大肆发表对张九龄的同情,不料因此得罪李林甫,被贬岭南。
路过襄阳时,听说孟浩然在此,而且好友背上还长了毒疮,于是赶去探望。孟浩然写下《送王昌龄之岭南》相赠。
两年后,43岁的王昌龄获赦北归,途中他前去探访久病将愈的孟浩然。孟浩然看到好友回来喜不自禁,备好好酒和河鲜盛情款待,谁知他将医生的嘱咐抛之脑后,喝得酩酊大醉,结果导致毒疮复发,病势转重,没过几天便不治而亡。
对于好友的死,王昌龄懊悔不已,十分悲伤。没想到的是,正在悲恨交加之际,他又在巴陵和李白一见如故。在江边的小船上,他们一边泛舟饮酒,一边畅谈往事。临别之时,王昌龄以诗相赠: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后来在洛阳,王昌龄结识了岑参、王之涣和高适。当他赶去江宁任职时,又在芙蓉路偶遇好友辛渐,于是写下一首《芙蓉楼送辛渐》,表达自己的不舍之意: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好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
748年,李白对王昌龄这位好友一直念念不忘,听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还特意写诗寄送,予以安慰: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凭王昌龄的社交才能,本有心低调,但实力不允许。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已经59岁高龄的王昌龄选择辞官回乡,以避战乱。没想到第二年,当王昌龄途径亳(bo)州时,当地刺史吕丘晓因妒忌他的才能,竟对他痛下杀手。而后,心中一直愤怒不平的张镐欲替王昌龄报仇雪恨,便借机将闾丘晓除掉。
大唐是如此浪漫豪情,快意恩仇,而大唐诗人们的江湖,并非打打杀杀,而是笔墨抒豪。或许也只有大唐才能滋养出如此之人。
我们总以为那个时代潇洒、肆意,却没想到,在快意豪放的背后,也有侠骨柔肠的那一面。那是属于大唐诗人们的江湖侠义!
王昌龄这一生,经历过无数的岁月和风沙,一生都在于主流世界背道而驰。仕途失意,就连死亡,都是在回乡的路上。那盛世摇摇欲坠,但他却清醒无悔地死去。
也许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他想的,仍是年少时那个高喊着“仗剑江湖”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