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裁员10%超过14000名员工之后,特斯拉再一次宣布降价,Model 3和Model Y两大主销车型降价超过10000元,中国新能源车企一时间风声鹤唳。
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特斯拉都扛不住,规模更小,甚至是没有自研能力组装工厂的新能源车企,降价和不降价都是死路一条。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新能源汽车突然崩盘了?
车企减员可以是生产自动化和效率提高,减价也可能是规模优势带来的红利,然而,这一次却是新能源汽车产能与需求错配的极端表现之一。
供需矛盾在2024年被激化,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所有传统车企都进入了新能源汽车市场。
不像造车新势力几万辆或者十几万辆的产能规划,传统车企一个基地就是几十万辆的长期规划,而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增长并无法承接这突然释放的巨大产能。
于是,新车售价只有更低没有最低,直到熬不住了,车企就必须减少产量以缓和销量压力,同时又必须以持续的降价来获得市场上原本不多的增量。
特斯拉不是第一家减产和降价的车企,也不会是最后一家,部分跨国车企高呼承受不住中国汽车市场的内卷,已经无心恋战,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
铃木、三菱和雷诺等车企在全球市场依旧活得滋润,而现代、福特和标致雪铁龙等车企已经沦为三四线车企,就连大众汽车、通用汽车和丰田等头部合资车企也陷入了迷茫。
实际上,各大自主传统车企同样如履薄冰,没有谁能在这个内卷的时代置身事外,差别只在于谁能赢得多一点主动性。
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日子或许将越来越艰难!
造车新势力只有眼前的一亩三分地,PPT的故事快要讲到结局了,资本的要价也越来越高,剩下的就只有先发优势和新能源汽车政策红利。
然而,传统车企有燃油车市场积攒的根基,产业链和经销商网络的规模优势,而它们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迟疑,却让这些优势被吐槽为落后和不思进取的标志。
当传统车企开始不愿被孤立在新兴市场之外,从造车新势力般的模仿尝试,到如今燃油车的全面插电混动化,这一变化仿佛在一瞬间搅动了整个市场。
长城的Hi4、吉利银河的插电和纯电以及奇瑞的CD-M,自主头部传统车企一出手就是奔着比亚迪的光辉成就去的。
传统车企的实力不容小觑,曾经就有人说“当传统车企一发力,就要歼灭全部造车新势力”,然而,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开场并不顺利,这句话也就成为了一句反话。
于是,造车新势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优势被无限夸大,而新能源汽车市场也被奉为了完全跨界的市场,仿佛不是传统车企所能触及的圣地。
然而,从三电系统到智能中控系统,再到智驾系统,传统车企悄然间完成了蜕变,足以与造车新势力齐头并进了。
当车型设计、技术和流量玩法都摆在明面上,传统车企的规模优势就直接碾压造车新势力,对市场上原本就不多的市场需求的抢夺,意味着价格战不可避免,但传统车企的回旋余地要比造车新势力大得多了。
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真正发力,即便也将面临苦战,甚至退出市场,对造车新势力而言就是生死存亡。
造车新势力在汽车产业链、品牌形象力和发展基石上都远远落后于传统车企,一夜之间覆灭也不足为怪,比如曾经火热的威马、恒大和高合等车企。
造车新势力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这变化来得比它们想象得快,而头部的蔚小理等车企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就看看谁还会走错弯路,谁又能平步青云。
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同等竞争,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短兵相接,这都是中国汽车市场必然的发展趋势,强强相争,勇者胜!
此起彼伏的下一场价格战和下一次技术战,谁先迟疑,谁就输了,而特斯拉已经开启了下一场恶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