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意大利扬言退出中国东欧“17+1”,会像立陶宛一样被反噬?

堇色素颜 2023-05-07 23:12:13

5月2日,捷克外长在美表示,他提议捷克退出中国—中东欧“17+1”经贸合作,无独有偶,近期上台的意大利亲美派领导人梅洛尼也扬言称,将谋求在对华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那么脱离中欧经济合作是中东欧国家的一致想法吗?美国在背后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果真的退出,会像立陶宛经济那样被反噬吗?

捷意两国向美国“主子”表忠心

2023年5月2日,据美国新闻网站(POLITICO)报道,捷克外长利帕夫斯基在会见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后对媒体扬言,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以发展推进经贸合作的“17+1”已经失去意义,并表示此合作既没有实质内容,更没有未来。”

另外,据美国CNBC报道,2019年加入中国倡议的意大利,在新亲美领导人梅洛尼的操刀下,将谋求在对华问题上保持同美国的一致,这两国之所以采取这一系列违背全球经济互惠合作的措施,这背后,都若隐若现着美国的身影。

我国与中东欧17国的经济贸易合作简称“17+1”,这17国指的是中欧4国,东南欧10国,波罗的海3国。

2021年到2022年,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三国因为在我国岛内主权问题上做事不可原谅的事情,致使这三国被我国劝退,形成了目前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4+1的经贸合作模式。

中欧“14+1”的模式,是我国在2012年与中东欧国家共同创立的经济贸易合作平台,对中国和欧洲的全方位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次,捷克、意大利的方面的杂音,以及之前波罗的海三国被劝退,背后的实质性原因或许就是东欧各国对美国所谓安全需求的上升,是被动的,利益驱动和导向的。

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东欧各国对美国的安全保证需求大增,很多国家受到美国的压力,开始转变此前和我国经济合作的态度,美英等国对欧洲国家大搞选边站地的策略,致使一些国家采取了对我国谨慎的立场。

此次,捷克和意大利就是最好的例子,当然捷克的外长利帕夫斯基一贯对华不友好,在一年来多次发表对中国不友好的言论,此人的言论我们可以理解为其通过对美表明态度,获取美当局的好感。

意大利是最近这些年我国在欧洲的好伙伴之一,特别是2019年中意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的相关倡议,中国旨在提升全球基础设施的投资计划,引起了整个西方世界的轰动。

罗马方面的问题,和捷克是类似的,特别是意大利现在的梅洛尼当局,选择与美国靠拢,并试图脱离与我国的经贸合作,但是她所在的联盟,其他的支持者,依然保持着前任的温和态度。

世界原本应该是多极化的,中国和欧洲的经贸合作当然也是地区贸易合作的典范,但近一两年来,因为美国对我们的贸易遏制和孤立,欧洲国家内部也出现了分歧,比如4月到访我国的欧盟地区领导人以及法国马克龙、以及之前的德国朔尔茨,都是对华友好。

在中东欧14+1的合作机制中,中欧双方都互相享受着该机制的便利,对于中东欧国家而言,尤为重要。

“17+1”机制对全球意义重大

中欧“17+1”的合作机制,践行着全球合作的多边主义,有利于推动全球的经贸发展,形成一种高效率高水平的合作,是对单边主义的有效替代,有利于应对逆全球化的抬头。

作为中国和欧洲国家的跨区域合作平台,包含了20个领域的50多个合作平台,自从2012年正式启动以来,对中东欧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进出口贸易、科技服务水平等领域都有长足的帮助。

自从该机制成立后,从2012到2021年,我国与中东欧的贸易额年均增速8%,是我国与欧盟整体贸易的两倍以上。

在欧洲国家内部,参与中—东欧17+1的国家,经济的增速明显高于其他欧盟国家,中国与17国贸易的增速,也超出同期的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速11%。

另外,中国与中东欧的双向投资也达到了历史新高,中欧班列仅在2020年,就开行了超过1.24万列。

然后,随着近年来美国对我国的遏制政策的升级,其不仅联合日本、荷兰等对我国高科技领域进行限制,还施压全球其他与之保持利益关系的国家,对中国进行限制和脱钩,干涉我国的内部事务。

另外,在俄乌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对欧战略的成功,导致中东欧国家、乃至欧盟摆脱对美国的附庸,发展独立经济意图的期望落空。

原本是美国在欧洲搞平衡和分裂,但自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中东欧各国对美国的安全需求增加,受到美国的胁迫和压力,开始转变此前与中国的合作态度。

会像立陶宛经济一样被反噬?

无论是捷克还是意大利,目前的情况只是个别领导人的杂言,真正退出17+1的,也只有波罗的海三国,其中立陶宛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对于类似于捷克、意大利这些国家的言论,无论将来是否会在各自的国家被通过,我外交部早有发言应对。

2021年,立陶宛宣布退出17+1合作机制后,我外交部发言人就回应称,当前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成果稳步落实,中方愿意同各方继续共享发展成果和机遇,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行稳致远。

另外,我方还强调,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符合各方利益,机制成立以来成果丰硕,不会因个别事件受到影响。

在立陶宛被劝退退由我国主导的中东欧17+1的机制后,我国将与之的关系降为代办级,我国削减立陶宛贸易额达到99.7%,双方贸易额几乎直线降为0。

就在最近,网上不断有流传出立陶宛外债逾期470亿美元,国家即将破产的消息,虽然最后被澄清是有谣言的水分,但是其当局债务高企也是不争的事实。

立陶宛债务高企的原因除了俄乌危机,高能源价格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全面撤资的影响。

立陶宛退出17+1造成的后果,无疑是给捷克、意大利敲响了警钟,这也是捷克外长被问到是否退出的时候,没有给出正面回答的原因。

中国曾在关键时候支持过捷克,帮助过因为经济问题被称为欧洲“病猪五国”的意大利。

如今,立陶宛面临困境,竟然又希望我国伸出援手,称愿意将港口克莱佩来租赁给中国使用,至于我们是否会同意,还要看其国内的各方势力能否有诚意,即使国内当局更替,也更要改审慎地对待与中国的关系。

这样的前车之鉴,捷克意大利应该会看到,虽然这些国家迫于美国的压力,政策要与美保持一致。

但是这种单边主义一定不适合未来多元化和平等的全球经济新格局,一味地倒行逆施,只会被历史的滚滚车轮碾压在中国崛起的康庄大道上。

大家觉得怎么样对待这些恩将仇报的国家呢?欢迎大家点赞、转发、评论。

0 阅读:11
堇色素颜

堇色素颜

历史专研者堇色素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