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买合资燃油SUV还是自主品牌新能源?这大概是如今很多消费者纠结的问题。曾经加价神车途观L如今也放下身段,推出新款途观L Pro,试图在这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继续分一杯羹。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新能源浪潮,以及自主品牌不断提升的产品力,途观L Pro的未来之路,真的会像大众预期的那样平坦吗?
我们先来看看途观L Pro的改变。最直观的就是外观。告别了万年不变的大众家族脸,途观L Pro采用了更具现代感的设计语言。贯穿式尾灯、溜背式车顶、更具运动感的前脸,这些元素都让它看起来更像是一款新能源车型。不得不说,大众这次在外观上的改变,确实迎合了当下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趋势。但这种改变,是否足够吸引消费者为其买单呢?毕竟,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好看的车太多了。
进入车内,10.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和15英寸的中控大屏,营造出不错的科技氛围。MIB4第四代智能座舱系统,集成了GPS导航、OTA升级、智能语音互联等功能,也算是跟上了主流配置。然而,与造车新势力动辄20寸以上的大屏、更智能的语音助手以及丰富的车载娱乐系统相比,途观L Pro的内饰科技感似乎还是略逊一筹。更不用提一些自主品牌车型,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也已经走在了合资品牌前面。
空间方面,途观L Pro的长宽高分别为4735/1859/1682mm,轴距为2791mm,与现款途观L基本保持一致。这样的空间表现,在同级别车型中属于中规中矩的水平,满足日常家用需求不成问题。但对于追求更大空间的消费者来说,可能就不太够看了。毕竟,现在很多自主品牌SUV,在空间利用率方面做得更加出色。
动力方面,途观L Pro依然搭载2.0T发动机,提供高低功率两种版本,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162kW和137kW,与现款车型保持一致。这套动力总成,在燃油车时代,表现确实不错,动力输出平顺,油耗也控制得比较合理。但如今,电动车的强劲动力和低廉的用车成本,已经对燃油车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途观L Pro的动力系统,还能算得上是优势吗?
价格方面,虽然官方还未公布具体的售价,但预计会略高于现款途观L。而现款途观L,目前市场终端优惠力度较大,起售价已经下探到20万以内。这就意味着,消费者需要多花几万元,才能买到外观更时尚、配置略有提升的途观L Pro。这样的性价比,在竞争激烈的SUV市场中,真的有吸引力吗?
让我们来看看途观L Pro的竞争对手。在燃油车领域,它要面对的是丰田RAV4荣放、本田CR-V、日产奇骏等老对手。这些车型,在品牌力、产品力、市场口碑等方面,都各有千秋。而更大的挑战,来自于自主品牌的新能源SUV。比亚迪宋PLUS DM-i、唐DM-i等车型,凭借更低的油耗、更强的动力、更丰富的配置以及更实惠的价格,已经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宋家族的销量超过30万辆,远超途观L。
大众的“双车战略”,即同时销售途观L和途观L Pro,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为了清库存,消化老款车型;也有人认为,这是为了覆盖更广的消费群体,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但无论如何,这种做法,都难免让人觉得有些缺乏诚意。
那么,途观L Pro的未来在哪里?在我看来,它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下,找到自己的定位。如果只是在外观和配置上做一些小修小补,而没有在核心技术上进行突破,恐怕很难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毕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更加注重智能化、电动化、个性化。
大众品牌在国内市场深耕多年,积累了深厚的用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高枕无忧。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众需要拿出更多的诚意和创新,才能继续保持其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途观L Pro的推出,或许是大众应对市场变化的一次尝试。但它能否成功,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在竞争激烈的20万级SUV市场,消费者有太多的选择。途观L Pro想要突围而出,就必须拿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更真诚的态度。否则,它很有可能成为被时代抛弃的“旧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