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脑梗死

千儿康康 2024-11-11 13:56:46

脑梗死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临床特征为血栓栓塞后对应区域脑组织缺血坏死或颅内动脉血栓形成。脑组织支配区域的运动、感觉功能会在缺血缺氧损伤后发生障碍。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脑梗死的前驱症状无特殊性,部分患者可能有头昏、一时性肢体麻木、无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而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和程度轻微而被患者及家属忽略。脑梗死发病起病急,多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其临床症状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而糖尿病患者极易发生脑梗死,糖尿病患者体内自由基能够在糖基化终末产物堆积的情况下增加,并氧化损伤内皮细胞,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逐步形成,从而促进脑梗死发生风险的增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

糖尿病患者出现脑梗死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稠度较高相关,或是受到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降低和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纤维蛋白原等增高因素的影响。就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来说,糖尿病患者多表现出微血管病变,主要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和微血管网之间的循环障碍,易形成微血管瘤,从而导致基底膜增厚,使得豆纹动脉、丘脑深穿支小动脉等出现闭塞。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治疗

1.血糖控制

针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则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治疗主要是皮下注射胰岛素。但是使用胰岛素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一旦患者出现低血糖,便会导致脑组织损害的发生。脑组织对低血糖引发的能量不足耐受性较差,因此需要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和严密监测,并对用量进行及时调整,在血糖达标后,需要减少胰岛素用量。其次,也可以使用新型降糖药物SGLT2抑制剂。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控制脑水肿

脑水肿是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主要因素,在一般情况下,患者发生脑梗死后,24~48小时内是患者发生水肿的高峰期,直到发病后的3~5天,如果患者无明显高颅内压,则不需要给予患者大量的脱水药物,如果患者存在持续性颅内压升高,需要行减压术,并应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等缓解患者脑水肿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大面积的梗死情况,则可以给予开颅减压术和部分脑组织切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3.血管再通

临床对患者进行血管再通,通常应用溶栓药物,主要包括组织型纤维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等。

4.抗凝治疗

为了预防脑梗死患者脑梗死复发或避免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症状的发生,临床需要给予患者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其中最常用的为低分子肝素钠,主要采用皮下注射方式进行干预,每次干预剂量为5000IU/天,1次/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5.抗血小板制剂

抗血小板药物通常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小板凝聚和血粘度,降低患者脑损伤。就脑梗死患者来说,其在发病后,通常表现出血液粘度增加,血小板聚集率增加等情况,而纤维蛋白原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促进血液凝固,加强血小板的聚集。研究表明,早期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凝血纤溶系统干预,可有效治疗脑梗死,降低脑神经病变损害的程度。

6.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在临床逐渐普及,并受到人们的认可,主要包括颅内外血管经皮腔内血管形成术、血管内皮架置入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型糖尿病是对我国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疾病,患者的发病率表现出上升趋势。脑梗死是导致人类发生死亡的主要因素,患者一旦发病,对应的致残率也相对较高,而且就脑梗死患者来说,其对应的发病率在近些年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显著于未发生糖尿病的患者。因此,糖友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低盐低脂饮食,积极控制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当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能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

1 阅读:101

千儿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