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日本拥有6852座大大小小的岛屿,这些岛屿各有特色,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位于新潟县外海的佐渡岛就是一座非常有意思的岛屿。
佐渡岛位于日本海东部,属日本新潟县佐渡市管辖,面积854.76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262.7公里,岛上人口超5.5万人。佐渡岛是日本四大主岛以外的第二大岛屿。
佐渡岛外形类似“工”字或字母“S”。虽然属于雪国新潟县,但是佐渡岛受暖流黑潮影响,冬季比新潟县本土温暖且积雪较少。夏季则受海洋影响,昼夜温差比新潟县本土要小,气温也比新潟县本土凉爽。
佐渡岛历史悠久,《古事记》及《日本书纪》中也有关于佐渡的记载。大化改新后,中央政权在佐渡岛设立佐渡国,本土人口开始移民佐渡岛。同时佐渡岛也成为流放地。顺德天皇、日莲等人都曾被流放至佐渡。镰仓时代之后,本间氏被任命为佐渡的守护代。1589年后,上杉景胜侵入佐渡岛,此后佐渡岛成为上杉氏支配的地区。
1601年,采矿者发现了金银矿脉(佐渡金山),使得佐渡岛的地位一跃而升。1603年德川家康将佐渡岛划为幕府直辖领地,此后佐渡金山发展为日本最大的金矿,至幕末的金产量达41吨,在幕府的财政中有重要地位。
明治时代佐渡金山的产量恢复到了每年400千克的水准,从开采金矿到1989年佐渡金山关闭时,累计金产量达78吨,银产量达2300吨。
佐渡岛是日本海沿岸前往大阪路线上重要的贸易据点,因此文化上受近畿、北陆等西日本文化的影响较强。由于有众多文化人从京都到佐渡,带来了京都的传统表演文化,使得佐渡岛的传统艺能兴盛。能剧大师世阿弥曾被流放至佐渡,使得佐渡的能剧文化特别发达。江户时代的佐渡曾有超过200个能舞台。现在佐渡仍有超过30个能舞台,人均能舞台数居日本之冠。
佐渡岛是日本最后的朱䴉栖息地。朱鹮原本分布在日本各地,但在明治时代之后因为人类活动在佐渡岛以外地区绝迹。1981年,日本开始试图对朱鹮进行人工繁殖但告失败。2003年10月10日,日本最后一尾朱鹮死亡,日本产朱鹮至此在日本完全灭绝。但1999年,中国赠与日本的朱鹮成功实现人工繁殖。2008年,保育部门在佐渡岛放生10只朱鹮。之后保育部门每年均有放生朱鹮。现在佐渡的朱鹮已成功实现在野生状况下的繁殖。
佐渡岛的地形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北部是大佐渡山地,南部是小佐渡山地,两者之间是地形平坦的国仲平原。大佐渡山地的海拔较高,小佐渡山地则地形较为平缓,有自生蜜柑及茶树。国仲平原是佐渡岛的谷仓。国仲平原的东端有新潟县最大的湖泊加茂湖,加茂湖原本是淡水湖,后开通了和日本海之间的开口,变为潟湖,牡蛎养殖兴盛。佐渡岛部分地区属于佐渡弥彦米山国定公园。
由于是岛屿,海运是最主要的对外交通方式。佐渡岛和新潟县本土之间有轮船,有两津港至新潟港、小木港至直江津港、赤泊港至寺泊港三条航线。佐渡岛上有佐渡机场一处机场。佐渡机场于1958年启用,曾开设来往新潟机场之间的航线;但自2014年起再没有定期航线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