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率先推出“锁证”政策,主要是为了打击证书挂靠、虚假注册等乱象,规范建筑、消防等行业的执业行为,然而,这一政策实施后,部分证书至今未能解锁,证书彻底废了。
最近“锁证”重出江湖,天津公布了大批建造师、监理、造价师证书被锁名单,搞得行业内人心惶惶。
社保和证书单位对不上号,现在住建部门直接用社保数据联网查证书,比如你社保在A公司交,证书却挂在B公司,系统一抓一个准。
这摆明了就是“人证分离”的挂证操作,不锁你锁谁?以前还能钻空子,现在大数据一上,想跑都跑不了。
B证和建造师证“分家”了,B证是安全考核证,按规定必须跟建造师证绑在同一家公司。但有人为了挂证方便,把两证分开注册。
结果呢?系统定期一比对,发现你“拆CP”,直接给你锁证,比如之前福州查出来700多个人的B证和建造师证不在一块儿,直接就被拉进黑名单了。
被中介坑到“死锁”,有些人找黑中介挂证,结果中介用假材料注册到空壳公司。等你反应过来想换单位,发现证书被扣着不放,解绑得交“赎金”,或者得打官司折腾半年。最惨的是,如果注册时用了假学历、假项目经历,一旦被查实,直接3年禁业起步。
锁证之后,个人这边,证书直接变“板砖”——投标不能投,项目不能接,想跳槽转注册不可能了。
企业更惨,资质动态核查分分钟掉链子,搞不好直接被降级,要是安全生产许可证因为B证被锁失效了,工地都得停工,更狠的是,一旦上了行业黑名单,以后接项目、评奖全凉凉,罚款都是轻的。
想解锁?难如登天,要么和原单位撕破脸打官司,要么自己跑住建部门写材料自证清白,最恶心的是,有些黑中介专门卡着证书要钱,张嘴就是几万“解绑费”,就算最后解开了,前前后后耽误一年半载,黄花菜都凉了。
这波整顿绝对不是一阵风,现在全国每月通报异常数据,社保、税务、劳动合同信息迟早全联网。
企业和个人都别抱侥幸心理,赶紧自查证书和社保是否一致,B证有没有“分家”,挂靠的趁早断干净,这年头,合规才是保命符,为了那点挂靠费赌上前途,真不值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