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这首《送别》的词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叔同,李叔同作为我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他集美术、音乐、书法、戏剧等于大成,他中年皈依佛门,研习规诫极严的律宗,终成一代宗师。
李叔同的前半生异彩纷呈,后半生青灯黄卷,不论哪种人生,他都过得潇洒、坦然,而对于李叔同的情感生活,外界的评说却是褒贬不一。
他的妻子俞蓉秀外慧中,而他却又在留学日本期间另结新欢,随后又出家为僧。李叔同的行为不要说在民国那个时代,即使放在崇尚自由的当今也是令人难以理解的。
据说为了让妻子接受他的日本女人,李叔同把新欢的画像挂在了屋内,而俞蓉却始终没有表态,这让李叔同颇为无奈。
后来李叔同不顾两个女人的反对皈依了佛门,妻子俞蓉为了这件事,还在其出家三年后,亲自跑到杭州去寻他,想让他回心转意。
而这次久违的会面都发生了什么,李叔同到底最后都和俞蓉说了些什么呢?
01喜文厌商,婚后起争执
李叔同的结发之妻俞蓉,是在李叔同18岁的时候嫁给了他,俞蓉出身天津著名的茶商,而李家也经营着好几家钱庄,人称“桐达李家”,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
新婚不久,两人就爆发了一次冲突,起因是丈夫李叔同想要参加科考。
也许这是青年李叔同的一种情怀吧,他的父亲李筱楼是晚清进士,官至吏部主事,后弃官从商为李家挣下了一份家业,李叔同却不以为然,他一心想要读书从政。
对于李叔同的想法,他的二哥李文熙明确的表示了反对。
在李文熙看来已经成家的李叔同应该赶紧接手家族的产业,分担自己的重任,而不是去考什么虚头巴脑的儒学,毕竟父亲也是辞官不做后,才创下一大摊子的家当。
为此兄弟两人起了争执,而过门不到一年的俞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有她自己的见解。
她年长李叔同2岁,思考问题也比李叔同成熟一些,出身商贾之家,也让俞蓉看待事物能够更多的从实际出发。
她觉得丈夫已近弱冠之年,理应为这个家出一份力,而不应该总抱着不切实际的想法。
在这件事情上,俞蓉果断的站在了二哥李文熙的一边,这可让李叔同勃然大怒,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妻子胳膊肘往外拐。
“我这辈子就算去要饭,也不会去做什么奸商”。
李叔同在向俞蓉歇斯底里的大喊之后就拂袖而去了,而这一去前前后后就半年多,这期间俞蓉每天都愁眉不展、以泪洗面,她不知道自己与丈夫是否命里相克。
李叔同住进了一座叫做无量庵的寺院,或许这就是李叔同佛缘的开始。
他倒是躲了清闲每日读书看报的,眼看快到年底了,可是急坏了李叔同的母亲王氏,最后还是母亲出马把李叔同从无量庵里接了回来,回来后的李叔同也一改以往的脾气,没有再和妻子生气。
俞蓉算是摸准了丈夫的脾气,她心想:“这是一头顺毛驴”,于是往后凡是遇到事情她都是顺着李叔同。
为了讨好丈夫,俞蓉还开始了学习,什么四书五经、琴棋书画,她都有所精进,就连李叔同的一些文章都是由她进行誊写的。
不久后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葫芦”诞生了,孩子的到来为他们的生活平添许多乐趣。
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葫芦”便夭亡了,也许是过于伤悲,母亲王氏也病倒了,俞蓉一边照顾婆婆的身体,一边操持着家务。
但很快,俞蓉又为李叔同生下了儿子李端,这让夫妻俩的生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这一阶段他们一起照顾母亲和孩子,闲时李叔同就为俞蓉弹钢琴,要不就在一起写字作画,这也是俞蓉记忆中过得最为幸福的一段时光。
02南下沪上,立志渡扶桑
戊戌变法的时候,李叔同由于拥护康、梁,写了不少进步的诗文,维新失败后,他的处境变得十分危险,机敏的俞蓉便劝说丈夫要远离京津这块是非之地,于是李叔同决定带着一家人南下,开始他们寓居上海的生活。
在上海,李叔同一家住到了其好友许幻元位于城南的住所,而正是在这里,李叔同萌发了去日本学习的想法,百日维新的失败激发了李叔同探寻失败原因的想法。
他想弄清为什么明治维新可以在日本成功,并使其迅速的崛起,而在我们却行不通。
然而母亲的病情,却让李叔同不得不把留学的想法深埋于心底,而对于丈夫的心思,俞蓉早就已经猜到了,只是时机不到,大家也都没有点破罢了。
1905年,李叔同的母亲王氏病逝,李叔同留学日本唯一牵绊的理由没有了。
但当他鼓起勇气对妻子说出去日本的想法时,仍然感到莫名的紧张,他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他知道这一决定是自私的,对俞蓉是多么的不公平。
而俞蓉在听到丈夫终于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后,她似乎倒是冷静不少,好像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她还能说什么呢,她已没有理由阻止丈夫离开了。
余蓉看了看年幼的儿子李端,眼角湿润了,她对李叔同说:“你有自己的理想,我不阻拦,但你有为我们母子想过吗,你走之后我们娘仨该怎么活,该依靠谁呢?”
李叔同根本不敢看妻子的眼睛,自从“葫芦”夭折后,李叔同就见不得妻子的眼泪,此刻他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
对于俞蓉的担心,他不是没有考虑过,本来一家子寄居上海就是权宜之计,自己再一走,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在举目无亲的上海滩根本无法生活。
“我想过了,你带着孩子们回天津老家吧,反正南方的生活你也过不惯,我不在,你们住在许家也不合适”。
李叔同说这些的时候,眼睛始终的没有抬起,“你回去后,咱哥会照顾你们母子的,我在日本学成之后就回天津,最多也就两年”。
听完丈夫的许诺,俞蓉的心里好像有了底,悬着的心好像慢慢的平复了许多,“好吧,既然你都想好了,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不管以后有多难,我等你”。
俞蓉没有想到,她的一句“我等你”竟让自己足足等了5年。
回天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把王氏的灵柩送回老家,落叶归根,这是当儿子、儿媳必须做的事情,当披麻戴孝的一家四口人踏上北归之路的时候,李叔同和俞蓉的内心除了悲戚,还有一种对前路莫名的未知感。
俞蓉无法获知,以后自己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会在李家有怎样的境遇,婆婆不在了,丈夫离开了,前途未卜。
李叔同对即将开启留学生涯也是不能预知。
在那个时代,李叔同和许多的年轻人一样,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试图寻求一条救国之路,但到底哪一条布满荆棘,哪一条是康庄大道,李叔同也是非常的迷茫。
回到天津处理完母亲的丧事,李叔同就告别了妻子和两个孩子赶回上海,并从那里搭乘“大正丸”号邮轮前往日本。
矗立船头,看着茫茫大海波涛汹涌的浪花,李叔同的内心一样上下翻滚,而随着轮船的远去,他对妻子的愧疚之心竟越发强烈起来了。
03学成回国,抱得美人归
到达日本之后,李叔同就进入了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油画。
在这里,他的艺术天赋被彻底的释放了出来,也是在这里,李叔同组建了我们第一个话剧社,并成功的在话剧《茶花女》中反串饰演了玛格丽特,而他的卓越才华也吸引一位名叫春山淑子的日本女人。
极为仰慕李叔同的淑子竟然甘愿为他做起了裸体模特。
随着两人的不断交往,李叔同渐渐的感觉自己对淑子产生了一种超越普通朋友的情感,直到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女人,而他也一直在告诫自己:“我是有妻室的”。
此时的春山淑子已然完全陷入了对李叔同的爱恋中,她甚至在得知了李叔同有妻子的情况下,宁愿嫁给他做妾室也在所不惜。
这让李叔同非常感动,淑子日本女人特有的温柔、贤惠彻底的征服了李叔同。
不久后,李叔同和春山淑子在日本结婚,而婚后李叔同一直在思考的是,如何把这件事情告诉妻子,并且等够让妻子接受淑子。
在日本的第5年,李叔同决定带上淑子回我们,但也许是他还没有准备好,李叔同先把淑子安排在了上海,自己独自回到天津。
5年的时光让李叔同发现,妻子俞蓉的眼角已经爬出了鱼尾纹,头发也平添了些许的银丝。
他知道这些年俞蓉受了很多苦,但久别重逢的喜悦还是让夫妻两人感慨万千,当看到两个孩子知书达理、温文尔雅时,他知道妻子尽到了贤妻良母的职责。
面对这一切,李叔同更是不知道该怎么提起淑子的事。
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把自己给淑子画的裸替油画挂在了卧室里,就是想以此做一个试探,随后的几天李叔同若无其事的出门上班,下班回家。
其实敏感的俞蓉早就发现了不对劲,只是她没有想到,这个画中的日本女人竟然是丈夫的小妾。
她对这幅画极其厌恶,以至于每当李叔同刚想要和她讲述这幅画时,她总是提前堵住了丈夫的嘴:“我一看见这个光屁股的日本女人就想吐”。
眼见自己没有机会向妻子推出淑子,李叔同彻底不抱希望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直截了当的把事情捅破,那是要出人命的,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逃避。
这一天,李叔同对俞蓉说自己还要去上海,原因是目前在天津的工作不满意,面对丈夫的决定,俞蓉深感意外。
在她的感觉中这些日子的生活还是很幸福的,但她知道丈夫的决定是改变不了的。
俞蓉流着泪对丈夫说:“好吧,如果那边也不好找的话就尽早回来,孩子们还得等你来教育啊,如果要是在上海能够做长,我们母子就去上海找你”。
“好的”,李叔同最见不得俞蓉哭,他低着头说:“放心吧,我不会在那边很久,过些日子我就回来”。
俞蓉勉强的点了点头,她觉得丈夫是自己可以信任的人,可是她没有想到李叔同的这次离开竟再也没有回来。
04西子湖畔,缘尽玉泉寺
李叔同离开天津后,又辗转来到了杭州,在省立第一师范教学。
这里距离上海很近,她可以经常地回到上海与淑子共度良宵,虽然日子过得也挺浪漫,但李叔同始终无法给淑子一个正式的名分,甚至是妾这样的名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李叔同出家了。
1918年,李叔同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在杭州落发为僧,在这之前,他把自己的一部分财产分给了淑子,也算是对她的些许补偿,然后就让淑子回日本生活了,而他对妻子俞蓉竟然只字未提,后来俞蓉得知消息后,气的当场昏厥了过去。
俞蓉崩溃了,她想象不出是什么缘由让丈夫可以抛弃妻子,选择了出家这条路,他甚至没有来一封信“告知”一下。
与丈夫结婚以来,她除了等待就是再等待,而最后等来的却是形如活寡的日子,这让俞蓉久久不能释怀。
在同样气愤的李文熙的劝说下,鼓足勇气的俞蓉终于在丈夫出家的第三年后前往杭州,去找李叔同当面质问他。
俞蓉先到上海找了杨白民和黄炎培两位挚友的妻子,当她们见到俞蓉时,都不敢相认了,几年不见的俞蓉苍老了太多。
两人陪着俞蓉一起前往李叔同出家的杭州虎跑寺,而当他们来到虎跑寺后,却发现李叔同早已不在这里了。
他已经前往著名的灵隐寺受戒去了,而且他现在法名叫做弘一法师,俞蓉三人又马上赶往灵隐寺,可惜又来晚一步,李叔同于1年前已经离开了灵隐寺。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俞蓉的努力下,终于打听到了李叔同此时正在玉泉寺。
他们立即前往,并在寺外的一家餐馆内堵住了李叔同,而这时,一席灰色僧衣的李叔同让俞蓉差点没认出来,43岁的丈夫竟然貌似一名老僧。
“叔同”,一声呼喊可以看出李叔同的身形微微有了一丝颤动,但很快就有恢复了平静,在李叔同的脸上则看不出一丝的惊讶,俞蓉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眼泪夺眶而出。
而一向见不得眼泪的李叔同,此时却无动于衷,异常的平静。
看着毫无表情的丈夫,俞蓉想起了这些年来自己受的苦,她开始向李叔同发泄着自己的不满:“你怎么就能如此的狠心呢?”
面对妻子质问,李叔同一言不发或是无言以对,俞蓉越说越生气,她吼道:“你考科举我支持你,你留学日本我等你,你去上海我也等你,难道我就等来了一个和尚”。
李叔同依旧沉默不语,只有嘴角细微的抖动可以证明他是听了这些话的。
正当俞蓉还要再说些什么的时候,李叔同慢慢的站起了身形,双手合十说到:“贫僧要回去了,女施主请便吧”,说罢转身就走出了餐馆。
这一幕发生的如此突然,以至于俞蓉等人都呆若木鸡的立在了那里,当她们反应过来时,李叔同早已走远了。
“叔同,叔同”,俞蓉紧赶了几步大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可是李叔同头也不回的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俞蓉是知道李叔同的脾气的,他不会回头了,万念俱灰的俞蓉在两位挚友的搀扶下离开了这个伤心的地方。
回到天津后,俞蓉把自己关在宅子里不再见人,她独守空房,满脑子都是以往和丈夫在一起时的场景,常常哭着哭着就睡着了,却又睡着睡着又哭醒了。
就这样她悲伤过度、郁闷成疾,在5年后郁郁而终了,这一年她才48岁。
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但是这个世界上不单只有爱情,为什么偏要选择一个最虚无缥缈,变数最多的一个理由来惩罚自己,不是应该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反过来更爱自己吗?不理解
非常感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