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个刚硬朝代的历代君王用生命阐述了这句话的意义。
明朝一个历经16朝帝王,从不和亲,从不割地赔款的硬汉作风使周围的藩属国,无一不献供与他。
“得国之正,唯汉与明。”出自清代历史学家孟森的《明史讲义》。
他在这里所说的“正”是“为民除暴,无欲窥神器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被取代的政权必是早已丧尽民心的暴政。
起义初衷应是推翻腐朽除暴安民,而非实现个人野心。汉高祖刘邦推翻暴秦,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外族入侵的蒙元是再正不过的。
就是这样一个朝代,在与暹罗的交往中一直保持了友好关系。
明朝与暹罗的友好暹罗是中国对于泰国的古时称呼。而暹罗是自称本族为“泰”,《泰语大辞典》是这样解释“泰”字的,“泰”有“自由人、不为奴、人、族称”四种含义。
所以“泰”取“自由”之意,即该族群摆脱了高棉人的控制获得自由,故自称为“泰”即“自由民”。
当时和明朝交往的国家大的有18个小的有 149个,而在这所有国家中,犹以暹罗和明朝的关系最为亲近。
郑和七次下西洋,三次通过了暹罗。要知道郑和是明成祖朱棣亲自赐姓,且与明成祖朱棣是自小相识。
他从小服侍燕王朱棣,燕王看重他,后又随燕王起兵起兵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功劳。他本人的才干与胸襟也让燕王非常喜欢。
知晓郑和从小喜欢航海,也有这份才干,便将郑和选为下西洋的正使。郑和也没有辜负明成祖的殷殷期盼,将大明的国威宣扬海外,且为大明带回无数珍宝。
郑和在当朝皇帝明成祖的授意下把明朝先进的建筑技术传给了暹罗,暹罗也投桃报李将自己擅长的棉纺织技术教给了明朝。至今泰国仍存有三宝庙,用来祭奠郑和。
暹罗向明朝进贡次数多不胜数,而每一次他们的贡品都是最好的。明朝为了回报这段感情,将当时的天文历法《大统历》,度量衡制度传到暹罗,这大大方便了暹罗人民的生活。
明朝与暹罗的友好交流可以从明太祖朱元璋宣扬明朝为天朝上国,极力恢复对海外国家的笼络开始回忆,使臣吕宗俊带着明太祖朱元璋的诏书到达暹罗。
告知暹罗现在统治中原大地的国家是明朝,而以前的元朝廷已经灭亡了。这份告知无疑是在向暹罗主动表示友好,而暹罗当时的统治者反应也非常积极。
张廷玉的《明史》这样记载:“四年,其王参烈昭毗牙遣使奉表,与宗俊等偕来,贡驯象、六足龟及方物,诏赐其王锦绮及使者币帛有差。已,复遣使贺洪武四年正旦,诏赐《大统历》及彩币。”
这标志着明朝与当时的暹罗正式恢复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明太祖朱元璋在对外政策上促成了一个对于当时而言非常合理的外交格局,也让明朝中后期和暹罗的交往造就了一个良好开局。
暹罗除了向明朝进贡以外,还曾想主动为民政府分担倭寇之害。当时明朝正处在万历年间,当时的沿海地区深受的骚扰,这些倭寇也阻挠了明朝与海外各国的建交。
只是当时明朝与日本的关系还没有到达如此恶劣的地步,但万历二十年,日本大胆挑衅,他们派兵攻破了当时明朝的藩属国朝鲜。
当时的朝鲜国王李昖数次下明朝请求出兵援助。当时的明神宗朱翊钧也是派遣大军前往朝鲜作战。
当时暹罗使臣正好在明朝上贡,就上书明神宗希望让暹罗可以出兵帮助明朝来打击日寇。其实明神宗和当时的中枢石星认为可以答应暹罗使臣说的请求。
但两广督臣萧彦却极力反对:“暹罗否极,西去日本万余里,近有贡使请于兵部,愿效勤王。……念海道旷远,夷心叵测,要行请停。……檄宣谕暹罗国王,遵照明旨整顿舟师,回文奏报,另听敕书到日遵行。”
但一个督臣哪里大的过皇帝,所以其实皇帝是派了使臣去暹罗商讨了借兵的。但为什么是这个事,最后还是黄了呢?
一个是当时朝鲜非常害怕暹罗和其他被征调的藩属国会对朝鲜起意,还有一个就是暹罗当时也在和缅甸交战,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兵力可以被明朝征调。
而到了这个事后期,明朝其实已经要打败日寇了,特别是当时的日寇在平壤大败而后落荒而逃,所以也就没有了什么征调的必要。
这个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明朝与当时的暹罗确实是铁哥们,当然再铁的哥们也是避免不了利益纠缠的。
明朝与暹罗的矛盾据说,明朝初年时,明太祖就在《皇明祖训》上规定了后世子孙将来永远不得征伐的15个国家,暹罗国就在其内。
从这也足以见得当时明朝与暹罗的关系有多么的密切和睦。明朝在对外邦使臣上有四夷馆,而对暹罗使臣由专门的暹罗馆接待。
当时的朝廷严格规定了各国入贡频率,和使臣人数。但暹罗确实有特权,他们一年多贡,时常违背当时定下的一年最多两贡的规制。
而明朝廷对此也大多是接受的。甚至于在暹罗的贡品上还有各种的优惠措施。如果当时暹罗带来的贡品没有在民间售尽,明朝廷甚至会出大价钱将剩余的买下。
后来明太祖为了更加严格规范各国入贡的规制,颁发了勘合号薄。而这个勘合号薄竟是由暹罗第一个拿去,并且,后期暹罗的勘合号薄丢失或损坏时,可以向明朝再次申请颁发。
从这一点上也不难看出,明朝对于和暹罗的外交关系有多么的重视。
但再好的关系也会出现矛盾,特别是越来越大的利益会供养出野心。永乐二年的时候,暹罗就有表现出这一点点野心。
当时暹罗向明朝的进贡使臣在海上被风吹到了一个叫做安南的地方,而安南特别的不厚道,他们杀害了几乎所有使臣。
只留下了一个叫孛黑的使臣。这个使臣回到自己的国家后自然是满腹委屈害怕,向自己的祖国描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暹罗国自然是很生气,他们就扣留了安南向明朝的进贡使臣。到这,暹罗的所作所为都说得过。
你杀了我的使臣,我就把你的扣下。但暹罗毫无预兆的发兵去苏门答腊和满刺加抢了他们的印诰,这个性质就截然不同了,这属于什么行为?这属于强盗行为。
众所周知,永乐帝朱棣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他数次亲征,都为明朝抢下了大片疆域。
当时的永乐帝自己手握兵权,他的儿子下一任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在后方为永乐帝稳固朝堂,充盈国库,为永乐帝的数次出征做好后勤工作。
这让永乐帝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如果不是明太祖朱元璋下的命令,不准攻打暹罗国,恐怕永乐帝就不单只是向暹罗发出督促了。
当时永乐帝就向暹罗发出督促之声,告诉暹罗赶紧把抢来的印诰还给苏门答腊和满刺加。
并且警告暹罗不得再侵犯明朝其他的藩属国。而暹罗这次小小的越线就被强悍的永乐帝当场镇压。
永乐大帝深知打一棒子给一个甜枣,于是他又命郑和出使暹罗,用厚礼安抚暹罗,并命其厚葬被杀者,莫要亏待其逝者家眷。
暹罗也明白,现在的明朝不是自己可以惹得起的,于是当时的国王命使臣前往明朝,感谢明朝知罪不罚。
暹罗使团人数从一开始的几十到上百人,几百人之多。而人一多,心思不免就多,这就导致了成化年间发生的事。成化十七年,这时的明朝皇帝是明宪宗朱见深。
这位明宪宗前期也是做出了一些政绩的,但他独宠万贞儿,据传万贞儿在朱见深落难之时,一直持剑护在朱见深身边。
就是这份情谊朱见深甚至因为万贞儿废了他的第一任皇后。又迷信方术,听取那些方士的诡谲之言,消耗国库,而且因为自己的疑心滥用传俸官导致成化后期朝堂不稳。
而这时的暹罗似乎觉得机会到了,他们的进贡使臣明令违反了当时明政府有关进贡的法制规定,他们不仅大量携带了超过规定数量的私盐,还买卖人口。
事的起因是一个名叫谢文彬的汀州人,贩私盐下海,顺海飘到了暹罗,而暹罗不仅没有对明朝上报此事,还给了这位叫谢文彬的人官做,甚至后来让他冒充使臣。
明朝一个连和亲都不肯接受的国家,怎么可能允许他国在自己的土地上对自己的子民进行人口买卖,甚至是拐回别的国家当做奴隶,将女人当做妓子。
这是明朝绝不允许的,他们严肃处理了暹罗并借机警告了其他国家,不要在明朝的土地上做违背明制的傻事,不然你与我关系再好,下场也会入暹罗一般。
至此,明朝与暹罗的关系跌至冰点。直到后来才慢慢又恢复,却也在没有之前那般好了。